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如何把握時機?觀謀聖張良此生中最重要的一場「生命教育」與「道術傳承」

2024-06-06文化

葉欣 梅花流泉圖卷局部

圯上 受道

良嘗間從容步遊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 「 孺子,下取履! 」 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彊忍,下取履。

這是子房命運的轉折點。在他藏匿下邳時,一個隱者老父看上了這個青年,想給子房一場機緣,那就看子房能不能透過考驗。第一關就是無來由地為難人,都不認識,就讓人下橋去撿破鞋,這是什麽事兒?神經病吧!作為一個血氣方剛的青年人,這個時候是「鄂然,欲毆之」,真想揍這個無禮的老頭一頓,正當此時呢,張良內心起一善念,看到這個老者很老,憐憫心升起了,忍住了憤怒,算了吧,就下去撿吧。當然是不情不願。

就是這一念啊,至關重要,如果真的毆打了,這剛強的氣血控制不住了,那麽啊,也就沒有謀聖張良了。這是這一善念,這一收手,或者我們生命中的猛一回頭,這一低頭,新的生命氣象就開始開啟了。

父曰: 「 履我! 」 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

撿上來來了,老頭的第二個過分要求來了,「給我穿上吧」,想必那些脾氣不好的,直接把鞋扔到老頭身上了吧。可是子房想,既然都撿過來了,那就再忍一忍,幫忙穿上吧。「長跪履之」,做起事來,很有禮貌,這就是子房的涵養。「父以足受,笑而去」,這個笑,非常有意思,可以說是一種提醒。這個時候,子房終於醒悟過來,發覺這個老人可能有特別的用意。「良殊大驚」,這個反應,老者也是看在眼裏,樂在心裏的,不然可能就沒有之後的返回來了。

我想到在桃花源記裏,有這樣的一段「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在豁然開朗之前,有「初極狹,才通人」,這個過程中,要耐著性子堅持著往前走,「復行」,這裏如果哪一步退縮了,害怕了不敢走了,就不會有後面的桃花源了。「復行數十步」,這是很關鍵的數十步啊,這是黑暗的數十步,有多少人能跨過這黑暗的數十步?可以想見,有多少人錯過了自己的生命的桃花源啊!

而張良以禮,調和著自己的澎湃的氣血,按照老人的要求做了。這第二關的考驗,就被他透過了。緊接著,他看到老人離去後「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張良有所醒悟,這很關鍵啊,真的是孺子可教啊,這個覺很重要,所以他沒有錯過這個神奇的老師。

父去裏所,復還,曰: 「 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 」 良因怪之,跪曰: 「 諾。 」

老人走了一段路後,綜合評價了張良的應對、反應,覺得孺子可教,所以返回來了。這樣,又是無來由地和子房約定,咱們五天後,半夜,我們還在這裏相見。子房自然覺得很奇怪了,這又是什麽要求?雖然如此,他出於對老人的尊重和好奇,跪著答應了老人。為什麽跪著,可能子房心中隱隱約約覺得這是一場難得的機緣。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 「 與老人期,後,何也? 」 去,曰: 「 後五日早會。 」

這裏開始, 就有了對子房性情的精微調節,精微就體現在對「時機」的把握,這個時機,要考慮多種因素,不僅僅是客觀的時間約定,還有主觀上的時間 ,「與老人期,後,何也?」這就是主觀的時間,你要考慮到對方是什麽樣的人,他對時間的看法和與不同樣的人的不同的相處方式,這種時機是變動不居,因人而異的,要恰到好處地把握好,這裏就體現了智慧之所在。「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仁者靜,知者動」,仁智雙運之士,不僅僅在於守那個準時,還要把我那個「動時」,這樣才能做到隨時,「隨時之義大矣哉!」這裏就體現了大智慧。一個頂級謀士,運籌帷幄之中,之所以能決勝千裏之外,就是對這個時機的把握,在任何情況下,不失其時。該韜光養晦的時候一定要韜光養晦,該出手的時候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所以張良能輔助弱勢的劉邦戰勝強勢的項羽。

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 「 後,何也? 」 去,曰: 「 後五日復早來。 」

第二次相見,這個老人家提早來了,比子房的預判還早來,可以說是預判了子房的預判,你看這裏就是考驗,就是鬥智,這個關頭,就是教學的當下,學問的傳承就在這裏發生。這就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機鋒對決」,對時機的把握的敏感度問題,看看學生能不能把握住。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 「 當如是。 」

這一次,子房來得很早,一會兒後,老人家就來了,「有頃」,這是很關鍵的。就比老人家多來了一會兒,這是最關鍵的。來得過早,不行,那就是愚笨。來得過晚,就是不尊重老人。能預判老人提前多久來?比老人提前來一會兒,這個時機準確很難的。戰爭也好,商業競爭也好,國家競爭也好,對未來趨勢的把握很重要。你過於超越時代不行,恰好領先時代,引領時代,這個時候有市場,這是最好的。這一次,老人家很滿意這個後生,第一次開口贊道「當如是」。和就對了嘛,心意對接上了,這就是傳道的過程。

出一編書,曰: 「 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矣。 」 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下面是傳承的內容和對未來的趨勢的預測。什麽叫「真傳一句話」,這就是。但是呢,前面的準備,考驗,更為重要。在橋上的第一次相遇之前呢?這個老人肯定對張良有一段時間的觀察,有了這樣的觀察,老人上心了,然後在進行「層層設計」,這是一種沒有設計的設計,無為而成,即興設教,這個發生在橋上的私教課,上得驚心動魄,可謂秦漢之際的最重要的一課。

老師預判了兩個時間點,十年,十三年,一個是成就之期,一個是相見之期。這就是對未來趨勢的預判。「遂去,無他言,不復見」,神龍見首不見尾,這就是道家的傳承方式,幹凈利落。「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這是傳承的內容,核心的心法,已經傳承了,具體的內容靠學生的自修,自學是學之本。「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這本兵書有奇妙的地方,子房「因異之」,「常習誦讀之」,這是子房的學習方式。看起來很平常,沒有什麽奇觀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