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紅樓夢】中的賈家到底是漢人家族還是滿人家族(一)?

2024-02-29文化

上回我們說到一個問題,我們既然知道了作者寫的這賈府就是皇宮,那到底是明朝皇宮還是清朝皇宮呢?換一種說法就是,這紅樓夢裏的賈家,到底是漢人家族還是滿人家族?

其實書裏有關這方面的線索非常多,我們還是只解讀第五十三回文字,看看僅從五十三回中,能找到哪些線索。

上回說到這賈氏宗祠,是在 「寧府西邊另一個院子」 裏,咦!這不是線索嗎?

肅慎

我們知道,滿族的先祖被稱為肅慎,是古代通古斯人群的一部份。他們起初生活在貝加爾湖地區,後來向東遷移。滿族的祖先來自西方,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麽他們在文化中尊崇「西」。在滿族文化中,特別是家庭居住習慣和宗教信仰中,西方被視為至尊至貴的方向。滿族有一句古老的諺語:「以西為貴,以南為尊」,這句諺語反映了滿族文化中對「西」方的尊崇,在他們的家庭和房屋中,天地神牌位通常位於東南角,而祖先的神龕則位於西墻或西北角,滿族人非常孝敬長輩,西屋多數用於長輩的居住。

中國滿族

憑這一條線索,就能證明賈家是滿族人家嗎?就能證明這紅樓夢的作者,寫的是滿清的皇宮嗎?哈哈!不要這麽輕易被作者騙了去!評書人脂硯齋在第一回裏就就說過,紅樓夢作者在此書中運用的筆法是「一擊兩鳴、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雲龍霧雨、兩山對峙、哄雲托月、背面傅粉、千皴萬染諸奇」,還警告讀者「作者用畫家煙雲模糊處,觀者萬不可被作者瞞蔽了去」。。。

這裏正是作者狡猾之處,其實呢,寧府、榮府要視作一整個賈府,寧國府本就在東邊,在整個賈府的東邊,之所以這麽寫,就是為了混淆視聽,在清朝,如果寫成東邊,那就是找死,所以是故意這麽寫的!何以見得?因為孤證不立啊!你們倒是看其他線索啊,看看作者寫的整個祭祀過程,到底是滿人風俗,還是漢人風俗麽!

首先, 在除夕之日祭祖,就是漢族的最明顯特征。

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中元節,是漢族傳統節日裏祭祖的四大節日,來源已久,從古自今。除夕祭祖主要是表達對祖先的尊敬和懷念,是要後代子孫對於死去長輩盡孝,孝順的表達除了在生前的奉養,還包括死後的祭祀。在辭舊迎新之際表達對祖宗先輩的孝敬之意和懷念之情,是漢族人每逢除夕總要舉行的重要儀式,感恩祖先,祈求保佑。這幾乎是漢地百姓人人都知道的習俗,不用多解釋。

漢族除夕祭祖

滿族許多節日均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和中秋節。除此之外,滿族的「家祭」也是他們重要的節日。然而,「 家祭」活動一般是安排在春耕之前或秋收之後舉行,所以俗稱為「春秋大祭」。 因滿族信奉多神,所以 滿族家祭 所祀神靈,是把祖先與各路神靈放在一起祭祀的 這與漢族明顯不同。 除愛新覺羅氏的祖先神外,還有其他各路神(什麽天神、地神、蒼天神紐歡台吉、英雄神咯屯諾廷...還有田苗神、如來、觀音、關帝等佛教與道教「客神」,神太多了,背都背不下來),另外祭祀程式也與漢地祭祀程式有很大不同,家祭分三天進行,第一天朝祭、夕祭,第二天祭天,第三天換索。 滿族家祭的主持稱為「察瑪」,也稱薩滿,是人神的中介,誦祭詞、跳神舞...滿族人祭祀所用的祭品也很獨特,如索羅桿、子孫繩、達紫香...

察瑪

皇家歲末的祭祖活動稱為 祫祭 ,一般由皇帝親自主祭。 祫祭是集合遠近祖先神主在太廟進行合祭的活動,明初在年終之日舉行,與四時祭祀合為五享,嘉靖十年(1531年)改為每年十一月中旬舉行。明朝每三年舉行一次,清朝改為一年一次。 清朝的歲暮祫祭定於順治元年,本來在除夕那一天,順治四年改為除夕前一天或臘月二十八。

滿族的春節祭祖活動,也是很隆重的,所不同的是, 春節祭祖時間是要從除夕開始直至正月十五結束,時長半個月,在這段時間內,滿族人認為是人與神共處一室,世俗與神聖融為一體,也讓人們之間的親情更加濃郁。

亮譜 (除夕下午三四點左右把家譜從祖宗匣中請上供桌)是滿族春節祭祖儀式開始的標誌,午夜12點開始 請神 (滿族春節祭祖儀式的高潮) 請神時人們只在院中點燃木火,族人站立等候,所有族人再次向祖先磕頭。從請神開始,族人和祖先共同度過了15天。在這期間,人們虔誠地為祖先準備食物、磕頭祭拜。每餐飯前,亮譜之家都要燒香,再將供桌上的飯菜更新,如有族人前來,也可給祖先磕頭拜年。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族人們開始準備將祖先送回,即「 送神 」。送神的時間是下午飯後。送神之前族人要齊聚在西屋內,族長首先在西面供桌上點燃香燭,然後家中老少再次向吊雜處的祖先跪拜3次。之後,人們將吊雜撤去,把家譜收起放入祖宗匣中,完成本年祭祖儀式。

滿族薩滿家祭

我們再來看下賈府在宗祠中祭祀的程式: 只見賈府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賈敬主祭,賈赦陪祭,賈珍獻爵,賈璉賈琮獻帛,寶玉捧香,賈菖賈菱展拜毯,守焚池。青衣樂奏,三獻爵,拜興畢,焚帛奠酒, 禮畢,樂止,結束。

主祭人領著眾子弟 侍奏樂起上香、獻爵、獻帛、讀祝、下拜、焚帛奠酒…。程式出自禮記,是正宗的漢地禮節 ,整個祭祀過程中沒有女性參加!這些都是承襲秦漢傳承下來的禮制。現今很多地方的宗祠祭祀依然是這套程式。特別是客家人聚集區廣東、福建、浙江、江西、廣西…

禮記上記載了祭祀共分九個儀程,即迎神、奠玉帛、進俎、初獻、亞獻、終獻、撤饌、送神、望燎等。獻爵,獻帛、展拜毯、守焚池這些人叫執事,還有樂手。整個過程會演奏不同的音樂,古人認為樂屬陽,也是迎神於陽,樂起就代表開始迎神了,然後主祭詣神位前,跪奠帛,奠爵,俯伏興,平身、然後到讀祝位,讀祝在獻官左側,樂止,眾官皆跪,讀祝,讀畢繼續奏樂,眾人俯伏興,平身。焚帛奠酒指的是撤饌、送神、望燎這一階段,透過焚祝文、焚帛,上達於天。如果用的是紙制牌位,則亦當焚燒。今日若不能舉火,則封存。望燎就是指焚燒紙錢時主家人要站在月台西南角的「望燎位」上觀看(燒紙錢的位置在西南方向),以盡孝道。是祭祀最後一道程式, 「送神」、「望燎」之後即代表祖先神靈領祀已畢,走啦!

禮成,散胙。凡與祭者,皆受福胙,也是恩禮廣博也。古代的家族祭祀一般以宴會告終,蓋於先人同時也。所以祭以示敬,宴以盡歡,正是禮之用,和為貴。

所以前面講到光祿寺時,光祿寺有一項職能就是祭祀之後負責宴席,對吧。

註意,這一段為宗祠祭祀,我們可以看作是官方祭祀。從影射來看,多數研究者認為這是在影射明朝皇帝祭祀歷代帝王廟的情形。

可是接下來作者又寫道: 眾人圍隨著賈母至正堂上,影前錦幔高掛,彩屏張護,香燭輝煌。上面正居中懸著寧榮二祖遺像, 皆是披蟒腰玉;兩邊還有幾軸列祖遺影。賈荇賈芷等從內儀門挨次列站,直到正堂廊下。檻外方是賈敬賈赦,檻內是各女眷...俟賈母拈香下拜,眾人方一齊跪下,將五間大廳,三間抱廈,內外廊檐,階上階下兩丹墀內,花團錦簇,塞的無一隙空地。鴉雀無聞,只聽鏗鏘叮當,金鈴玉佩微微搖曳之聲,並起跪靴履颯沓之響。一時禮畢...

咦,不對啊!祖宗不是都走了嗎?怎麽又拜上了?

欲知端的,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