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選擇伴侶,是相似型好還是互補型好?

2024-04-30文化

最近大火的一部電視劇【城中之城】裏面的陶無忌是一個小鎮青年,他熱情、富有理想,夢想有一天成為像偶像趙輝一樣的銀行家。他有一個在大學就交往的女朋友上海本地姑娘——田曉慧。

一開始,兩個人的感情很好,為了在上海能有一個自己的小房子而努力打拼。這樣的愛情很是令人羨慕。後來田曉慧被表姐利用,在紙醉金迷的生活中漸漸迷失自我,與陶無忌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兩個人的感情也因為三觀的差距產生嫌隙。

陶無忌的優秀吸引了同事胡悅的愛慕,許多網友說,胡悅家庭背景、成長經歷和陶無忌相似,兩個人的理想也一致,找伴侶結婚自然要找這種相似型的才好。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矛盾心理:渴望在茫茫人海中尋找一個三觀相似、同頻共振的靈魂伴侶,卻又擔心,太過相似的人在一起時間長了,就像左手摸右手,失去新鮮感;找一個互補型的伴侶,一時間可能新鮮刺激,充滿激情,但時間長了,難免矛盾叢生,一地雞毛,恐怕難以一起穿越歲月長河。

那麽,選擇伴侶,究竟是相似型好,還是互補型好?

是什麽讓我們如此相似,又那樣與眾不同?一本由高校青椒王坤編著,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的書籍【社會心理學入門】帶你了解吸引與親密的心理法則,洞悉人性的91個心理學常識。

王坤認為人們的行為與社會環境及個人內在心理特性之間的聯系,可以學會從社會、文化以及人際互動的視角來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社會心理學可以更好地幫助人們了解自己,提高行為的自覺性,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充分地發揮個人的心理潛能,使人們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

在【社會心理學入門】這本書解釋了兩性之間吸引與親密的心理法則,它告訴我們以下幾個道理:

一、 我們喜歡和自己相似的人

在人際交往中,人們往往喜歡在信念、價值觀、態度、個性特征、年齡、社會地位等方面與自己相似的人;對方越是與自己相似,人們對對方的好感度就越高。

就像俞伯牙和鐘子期能夠成為知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兩個人都擁有對音樂的高超鑒賞力。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你是什麽樣的人,你就會吸引什麽樣的人」。因為和自己相似的人交往,會增加「自我正確」的安心感,彼此之間更容易得到對方的支持和理解,很少發生爭吵,減少對自己的傷害。

這種感覺就像是在茫茫人海之中,你突然間發現了另一個自己,你們之間惺惺相惜,只要一個眼神就能明白對方的想法、感受,更容易產生共情。

二、 互補型也會使雙方產生吸重力

【社會心理學入門】告訴我們,互補性是人際吸引的規則之一,當交往雙方的需要和滿足途徑恰好成為互補關系時,雙方也會產生強烈的吸重力。

人不僅有認同的需要,也有從他人身上獲取自己所缺乏的東西的需要。每一個人都難免存在一些不足,為了彌補自身的不足,我們在尋求生活伴侶時,往往會尋找那些能夠彌補自己缺點的人。

網友小蕊最近陷入了困惑,她在同一時期認識了兩位性格迥異的異性朋友,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兩位朋友都提出想和小蕊成為男女朋友的想法。

這兩位朋友一位幽默、開朗,擅長運動,交際,透過和他的相處,仿佛是為文靜的小蕊開啟了一個新世界,他點燃了小蕊對生活的熱情,就像是開心果,一想到他,小蕊就忍不住嘴角上揚。

另一位性格沈穩,做事果斷,雷厲風行,對小蕊溫柔包容,在事業上、生活上能夠引領小蕊,每當小蕊遇到挫折、困難時,總是第一時間尋求他的幫助和支持。因此,小蕊陷入了兩難的選擇,她不知道該選擇哪位追求者。

三、 互補和相似並不矛盾

王坤在書中這樣寫到,互補和相似並不矛盾,有差異不一定都可以形成互補,互補的前提是彼此都能在交往過程中獲得滿足。雙方要在大的方面相似,比如人生觀、價值觀等;而在相對小的方面互補。

就像電視劇【城中之城】裏,田曉慧後來漸漸迷失了自己的初心,把追求財富當做人生唯一的目標,在對人、對事的看法和處理上和陶無忌的矛盾也是越來越大,兩人的分手也是早晚的事。

【社會心理學入門——洞悉人性的91個心理學常識】內容通俗易懂,適合沒有心理學背景的普通讀者,是一本適合廣泛讀者群體的入門書籍,它以簡潔明了的方式介紹了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知識,有助於讀者在社會生活中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