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倉頡造字,「耍」字下面,為什麽有個「女」字?

2023-12-31文化

上古時期,沒有文字。

當表達一件事物的時候,他們只能指指點點,無法確定分清事物的區別。

黃帝擊敗蚩尤之後,垂衣裳而治天下,命史官倉頡造字。

也不知是確有其事,還是先人們杜撰神跡來欺騙後人。

歷史留下了明確記載,倉頡造字之後,「天雨粟,鬼夜哭。」

天雨粟,好理解。

文言文喜好以名詞做動詞,「雨」可以理解為降下,降雨。

天雨粟則是說天空像降雨一樣,降落了大片大片的粟(粟為小米)。

上天有感於人類的聰慧,用文字留下了歷史。

從此人類便具備與天交流的本領,上天便賜予人類糧食。

至於鬼夜哭則不好理解,為何鬼要夜哭呢?

難道倉頡造字觸犯了他們的利益?

一切還需要從漢字的起源和演變去理解。

文字的流傳使得國人更加睿智,一些藏在迷霧裏的鬼哭狼嚎。

再也無法迷惑人類的心靈,人類得以窺見某些事物的短處。

從而迅速出手,使得某些「鬼物」沒了生存的空間。

「耍」的含義

不妨讓我們走進漢字的國度,去領略漢字的內涵與美感。

從而提升我們作為華夏兒女的自豪感。

首先出場的是「耍」字。

這是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詞匯,可以組詞:玩耍、耍賴、戲耍等。

「耍」是一個動詞,組成的詞匯也都是各種動作,幾乎都是褒義詞,也有貶義。

但是一旦詞匯中有了「耍」字。

總感覺貶義中也透著幾分可愛與有趣,猶如面對一對少女。

有人說,或許是因為「耍」字中藏著一個女孩,所以才會呈現出少女的活潑。

仔細觀察「耍」字的結構,上為「而」,下為「女」。

古籍記載:下垂者為而。

解釋為白話文,則是胡子下垂的狀態稱呼為而,胡子是男性的專屬。

因此,「而」在某種程度可以代指男性。

類似的用法有很多,比如巾幗不讓須眉,巾幗是女性的飾品。

可用來象征女性,須眉則可以用來代表男性,都是某種象征性的事物,來代指某個群體。

【紅樓夢】有一句話:我堂堂須眉誠不若彼裙釵。

如果不懂「裙釵」的意思,從「須眉」兩個字就可以推斷出,「裙釵」指的就是女性。

再比如,【論語】當中經常出現「千乘之國」、「萬乘之國」的詞匯。

轉譯成白話就是有一千輛車的國家,有一萬輛車的國家。

這到底什麽意思?

孔子所處的時代是亂世,戰爭不斷,衡量各國實力的是兵力的強弱和戰車的多寡。

因此,國家的車輛多。

證明這個國家強盛,車輛少則證明這個國家羸弱不堪。

有了以上的基礎,再理解「耍」就輕而易舉。

「而」是男性,「女」不言而喻,是女性。

千萬不要覺得古人思想行為低下。

遠古時期,還沒有被繁文縟節所玷汙,他們完全是發乎情意,並沒有給這件事掛上罪惡的標簽。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多麽美好的感情,愛了就大膽追求。

表明心意,不扭扭捏捏,不暗藏心跡,在大膽示愛的時空裏,盡情享受生命的賜予。

到了這裏,再理解「耍賴」兩個字。

貶義的含義也去掉了幾分,畢竟是心儀的人在耍賴,換一種說法,就是對方在撒嬌。

撒嬌女人最好命,疼惜都來不及,怎麽會討厭她呢?

「耍」的使用

當然,也不能把「耍」字,簡單化地理解成這一種行為。

在時代的演變中,「耍」字的含義也在不斷地豐富。

古代農耕社會的家庭分工十分明確。

男耕女織,其實也是一種「耍」,日子耍著耍著就到了盡頭。

兩人耍了一輩子,白頭偕老,生則同衾,死則同槨。

古人造字有幾種方法: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

「耍」字,到底應該歸於哪一種呢?

首先,其可以作為象形,也可以用來指事。

這個字的含義也相當豐富,有個北方人就曾鬧出個笑話,南方人喜好使用「耍」字。

比如,某個南方人要和朋友出去玩耍,他不會說得很文雅,而是用一種口語化的表達說:「明天一起去耍啊!」

某些北方人理解對方的意思,北方人出去玩一般直接用「玩」字。

玩」字的意思就是出去花錢,消費者因為在花錢,故而可以短暫地當一次「王」。

南方人的表達,會給北方人一些想入非非的聯想。

於是,那個北方人率先在賓館開了一間房子,而後給南方的女同事的打電話,在電話裏他略帶曖昧地說道:

「你什麽時候來耍啊?」

南方人問他在什麽地方,他直接答復了兩個字:「賓館!」

一男一女,再加上一個賓館,但凡不傻,都知道什麽意思。

南方人直接回復了對方兩個字:「流氓!」

這個事情不是用來貶低某個地方的人,而是為了說明地域的差異。

中華民族地大物博,地域遼闊。

在不同的地區,同一個字的使用方法和含義會略有出入。

因此,當了一個陌生的地方,面對拿不準的字,一定要細心詢問當地人。

這也是一種禮儀,【論語】記載了孔子的一個小故事。

孔子第一次到太廟的時候,做每一件事情都要詳細第詢問他人。

有年輕人覺得孔子名過其實,出去就詆毀他。

逢人便說:「都說孔子懂得多,我看未必,到了太廟裏,什麽都不懂。」

孔子聽到這句話後,笑著回復道:「這就是禮儀啊!」

經過社會的淬煉後,再讀這個故事,方能深切體會到孔子的睿智與細心。

方能知道華夏文化積澱之深厚;方能明白五千年的文化絕非浪得虛名。

一個小小的漢字,都蘊含著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