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馬正德:讓儺面傳承跟上年輕的步伐

2024-05-21文化

工作室在山上的平房裏,家在山下臨河的樓房裏。每天從家到工作室的距離,就是馬正德從理想到現實的路程。

清晨行至工作室,開啟小院的門,伏案構圖,畫小樣,挑木材,再一刀一刀下去,一點點細細雕琢。此刻的馬正德全神貫註,木頭上的線條已經隨著刀剝落了,可圖案已了然於心,現在只需要將多余的木材剝落掉。就這樣,從打胚到上漆經過16道工序之後,一張儺面具呈現在馬正德的面前。當他凝視著自己的作品,如同喚醒了一段記憶。

初見儺面便「似曾相識」

「我初見儺面時,就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馬正德說,他的感覺來自於家鄉的社火。馬正德是甘肅慶陽人,自幼喜愛美術的他對家鄉的社火、戲曲、剪紙、皮影等民俗文化藝術有著特殊的情結。2002年,大學畢業的藝術生馬正德偶然間看到儺面具,從中看到了與故鄉社火上相似的符號。

慶陽古稱豳地,有著非常深厚的儺文化底蘊。時至今日,儺文化在當地人的生活中仍然分量不輕。馬正德說:「在我們老家,每到過年,都要耍‘地攤社火’,‘地攤社火’其實就是儺舞的一種演變和遺留。」

被儺面深深迷住之後,經過再三地思量後,馬正德決定投入到儺面制作中。「儺面具是古老文化的記錄,它不該被遺忘,需要傳承下去。」他說。

從搜集民間臉譜草圖,到挑選儺面的材料,再到鉆研刀法,馬正德沈浸其中。儺面的每一個制作的步驟,他都認認真真地對待。他說,剛開始做儺面的時候,手生,一個儺面要刻四五天。儺面制作也是一個體力勞動,常常一天的雕刻下來,他的手腕疼痛,腰臂酸麻。20多年的時光下來,他的技藝已十分嫻熟,但他並不求速度,每一張儺面都要做到自己滿意為止。在他看來,儺面是有生命的,因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每一張儺面都各不相同。

20多年雕刻了5000多個儺面具

在馬正德工作室的墻上掛著形態各異的儺面具,有的面容慈祥、有的威風凜凜、有的則顯得兇神惡煞……透過這一張張古樸而傳神的儺面,我們感受到非遺的無限魅力。

20多年來,馬正德已經雕刻了5000多個儺面具。2005年春節他代表慶陽地區參加甘肅儺儀臉譜面具展的三件作品被甘肅文化館收藏。2019年第十七屆蘭州春節文化廟會上,表演軍儺舞所佩戴的面具都是由馬正德制作的。也是那年春節的軍儺舞讓更多的蘭州人知道了儺舞與儺面,一直默默堅守儺文化的馬正德出現在公眾面前。

從青年開啟的熱愛,到中年才被肯定。長年專註於儺面制作的馬正德已經不在乎得失了。為了熱愛,他以副業養主業,開過雕塑公司,掙來的錢除了維持生活外,全投入到了儺面制作上。他說自己現在還為養家糊口奔波,儺面具並沒有給他帶來什麽財富,可是,他依然要將儺面文化傳承下去。

近幾年,馬正德嘗試著在儺面中加入文創的元素,讓儺文化走向社會,比如:把浮雕的內容用儺文化代替,在家居裝飾中融入儺文化,把儺面縮小化,做成祈福、辟邪、納財的掛件等。他說,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非遺文化的傳承發展也要跟隨著社會發展的腳步,以更加生活化、年輕化的方式展現古老文化的魅力。這樣才不會讓它泯滅於當下,成為一段冰冷的歷史。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巧靈 彭維國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