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始讀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因為是在某平台看的,不是紙質書,所以看書的時候,會有很多網友的評論和註解,這就很有意思。
就像是你看電視劇的時候,不斷飛出來的彈幕一樣。當然,這些評論不會自己飛出來,但它旁邊的那些數碼,總會提醒裏,這一段有很激烈的討論。
於是,我就會忍不住點進去看。然後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情,網友們看這本書的時候,居然就像是做中高考的閱讀理解題一樣,特別認真,而且答題話術都比較清奇的一致。
不得不說,九年制義務教務出來的學生,在閱讀理解這一塊,真的學得比較系統。
今天只看了第一部份:牌坊。
關於書的內容,我不太想做過多的概括,只說一說自己在看這部份內容時想到的一些東西。
如果有朋友看了我的一些想法,想去看這本書,那麽,你會自己去先生的文字裏去體驗,這是更好的感受。
我打記事的時候起,就記得牌坊。因為每年跟父親去大山裏給曾祖父上墳,我們就會路過兩座貞節牌坊。這兩座牌坊都在從前的官道旁邊,特別顯目。
其中一座是我們通常理解意義的石質門樓牌坊,而另一座則是廢在懸崖絕壁之上。懸崖上陰刻了「冰雪盟心」四個大字,以表彰一位丈夫早早過世,妹妹年幼,她則沒有再賣,一直撫養妹妹成年的女子。在並不長的一段快要風化完的文字裏,你能讀到百多年前這對姑嫂的情誼。
另一座石質門樓牌坊,表彰的自然是一位夫死守節的女子。
有人說,貞節牌坊是套住了女人的一生,用冠冕堂皇的名義,把一個女生枯死在那座門樓裏。那是壓迫,那是剝削,那是對婦女思想的禁錮。
但是,在余秋雨先生的「牌坊」裏,寫的卻是另外的故事。那些在曾經立下牌坊的女人,死了之後,盜墓的想盜些值錢的隨葬品出來,卻意外發現,墓裏是空的。於是,便得出了一個牌坊女人假死的故事。
或許,他們在某個夜裏,被家人偷偷送去了遠方,從此一個人開啟了遠方的生活。而父母則對外宣稱這個女人已經死了。父母之愛女,則為女計之。我相信,會有這樣的。
而那些逃出的女子,她們隱姓埋名,在新的世界裏開始生活,有了完全不同的故事。就像是那黎明時的熹微晨光,雖然微弱,但只待時間佳許,便會是朝陽的萬丈光明。
那是希望。
讀完先生的文字,當我再次想到去上墳路上的那座貞節牌坊時,心中是希望她們最後也去了新的世界,開啟了新的生活。
希望是好的,但我又深切地知道,她們沒有。養大妹妹的女人,後來也離開了人世。而為夫守節的女人,最終也變成了黃土一抷。
她們沒有那麽幸運。
於千百年後,後來的人再看到她們的牌坊時,不知道會不會跟我現在的心情一樣。世界那麽大,她們終究被禁錮在了那些石頭裏。熹微晨光雖然是希望,但她們沒能走在希望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