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頭童齒豁·韓愈

2024-06-30文化

【頭童齒豁】是一個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相關典故最早出自唐韓愈【進學解】:「頭童齒豁,竟死何裨?」

【釋義】童:原指山無草木,比喻人禿頂。豁:殘缺。禿了頭頂,缺了牙齒。形容衰老的樣子。

【進學解】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一篇散文,文章透過生動的比喻和深邃的思考,探討了學習的意義和價值。其中,「頭童齒豁,竟死何裨?」這句話更是直接觸動了我們對於學習的深刻反思。

「頭童齒豁」,這四個字描繪了一個垂垂老矣,白發蒼蒼,牙齒稀疏脫落的形象。這樣的形象,無疑讓人聯想到生命的衰老和歲月的無情。然而,韓愈在這裏並非只是單純地描繪生命的衰老,而是借以表達對於那些年歲已高,卻仍然未能在學問上有所建樹的人的深深憂慮。

「竟死何裨?」這句話更是直接揭示了問題的核心。一個人,如果一生都在渾渾噩噩中度過,未曾致力於學習,未曾努力提升自己,那麽即使他活到了生命的盡頭,又能有何益處呢?他的生活,他的存在,又能對社會,對他人產生何種積極的影響呢?

韓愈在這裏的提問,無疑是對我們每一個人的警醒。學習,不僅是我們獲取知識,提升自我能力的途徑,更是我們實作自我價值,貢獻社會的重要方式。無論我們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無論我們面臨怎樣的困難和挑戰,我們都不能放棄學習,不能停止探索。

因為,只有透過學習,我們才能不斷地豐富自己,提升自己,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實,更加有意義。同時,透過學習,我們也能夠更好地理解世界,理解他人,從而為社會,為他人做出更大的貢獻。

因此,讓我們銘記「頭童齒豁,竟死何裨?」的警言,始終保持對學習的熱情和追求,讓我們的生活因學習而更加精彩,因學習而更加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