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擦淚擦臉擦桌子的「擦」,山西方言叫qiè(音竊),這個字怎麽寫

2024-02-02文化

我的家鄉山西省平定縣,地處太行山腹部,四面群山環繞,相對來說比較閉塞。也正因為如此,平定方言中保留了眾多的古聲、古字,承載著太多歷史文化資訊,堪稱語言演變史上的「活化石」。

或許是歷史太過古老,或許是文化太過厚重,有時候,一些方言真的讓人感到「莫名其妙」,怎麽也「鬧不機密」。

山西平定天寧寺雙塔

比如,擦臉擦淚擦桌子,不叫「擦」,而是叫qiè(音竊)。這個qiè字到底該怎麽寫,多少年來,可把鄉人愁壞了,【康熙字典】都翻爛了,到了也沒找到。

其實,這個字一直就在【康熙字典】裏躺著呢,但它沒有呼呼睡大覺,而是在現實生活中廣為人們所使用,它就是「揩」。

揩,現代漢語普通話讀作kāi(音開),意思的擦抹,常見的組詞有「揩拭」「揩抹」「揩桌子」等等。還有一個詞非常流行,差不多盡人皆知,叫「揩油」,意思是比喻占別人或公家的便宜和好處,也指風月場所男人對女人的輕佻行為。

上海老城區弄堂

「揩油」是個方言詞,上海人經常說,所以有人認為這個詞是上海人發明的。的確,「揩」這個字,基本不見於現代漢語普通話,多在蘇滬一地的方言口語中使用。

蘇州人說話軟軟的,他們把「揩」字讀作ka(音咖),「揩面,揩布,揩台子」,聽上去燕語鶯聲一樣,令人春心蕩漾。

「揩」這個字非常古老,早在東漢時期就見於典籍了。【文選·張衡〈西京賦〉】:「揩枳落,突棘藩。」唐代李善註:「【字林】曰:揩,摩也。」

【字林】是一部按漢字形體分部編排的字書,晉呂忱撰,七卷,今已佚。三國魏張揖【廣雅】亦曰:「揩,磨也。」意思都差不多,即摩擦。

古代典籍

「揩」字不見於許慎【說文解字】,卻在與他同時期的張衡【西京賦】中出現,搞不清楚這是為什麽,或許是「揩」字比較生僻,不常用,故不為許氏所重吧。

事實上,「揩」字在漢代之前的典籍文獻中的用例非常少見,除了東漢張衡【西京賦】之外,似僅在形成於戰國至東漢時期的【黃帝內經•靈樞•九針十二原】中可以看到:「員針者,針如卵形,揩摩分間,不得傷肌肉者,以瀉分氣。」此處的「揩」為「摩擦」義。

雖然許氏【說文】無「揩」字,但有「摡」。【說文•手部】:「摡,滌也。【詩】曰:‘摡之釜鬵。’」

【周禮•天官•世婦】亦雲:「世婦掌祭祀賓客喪紀之事,帥女官而濯摡」東漢鄭玄註:「摡,拭也。」

【詩經】和【周禮】中的「摡」,都有「洗滌、洗拭」之義。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解釋說:「今揩抹之揩當作摡。 溉為灌溉, 摡為滌摡。」章太炎先生認為,今天表擦拭義的「揩」,其本字為「摡」,似可作一說。

古代典籍

「揩」字被【廣雅】【字林】收錄之後,成為一個常用字,在典籍中出現的用例也有所增加。

如魏晉時期,賈思勰【齊民要術】中先後17次出現「揩」字,皆為「摩拭」義。擦拭的物件主要有木器(木畫、木箱、木枕等)、動物皮毛(羊毛、豚毛)、用具(釜)、農產品(瓜、藕)、人體部位(唇)、傷口(疥)、建築(墻壁)等。

如,【齊民要術•菹綠第七十九】:「凈揩釜,勿令渝,釜渝則豚黑。」是說在做白煮乳豬的時候,要把鍋擦拭幹凈,一定不能讓鍋變色,否則作出的乳豬也會變黑。

【舊唐書·音樂二】記錄了一種打擊樂器:「答臘鼓,制廣羯鼓而短,以指揩之,其聲甚震,俗謂之揩鼓。」

中唐 敦煌莫高窟第112窟中的「答臘鼓」

揩鼓,在莫高窟第112窟壁畫中可以見到。為鼓面向上,左手持鼓,橫向置於胸前,以右手手指在鼓面作揩拭的敲擊動作。類似今日手鼓的演奏方式,但揩鼓只能單面敲擊。

北宋蘇軾【如夢令】中,也有「揩」字:「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元豐七年(1084)十二月十八日,蘇軾調任汝州的途中,在泗州(今江蘇省盱眙縣境內)雍熙塔下的浴池洗浴。估計搓澡工下手有點重,或許是東坡居士自己心裏有些什麽感慨,便開玩笑似地寫下了這【如夢令】詞,說水和汙垢什麽時候在一起共存過?仔細看這兩個東西在我身上都沒有。我告訴擦背的人,勞您整天揮手動肘了。只希望能輕點再輕點,我的身上本來也沒有什麽汙垢。

古代典籍

北宋沈括【夢溪筆談·技藝】中也提及到「揩」這個字:「後有太常少卿舒昭亮用苦參揩齒,歲久亦病腰。」

在古代,人們管刷牙叫「揩齒」,就是用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蘸上藥物或鹽,抹到牙齒上摩擦刷牙。

敦煌莫高窟159窟【彌勒經變】壁畫畫面顯示:一人光頭,裸上身,脖圍圍巾,蹲於地,左手持凈瓶,右手的大拇指微彎,中指、無名指和小指輕握,用食指揩齒。旁邊還立有一人,穿紅袍,雙手捧巾侍候。研究者認為,此窟建於中晚唐,是中國較古的一幅有關口腔衛生方面的繪畫。

敦煌莫高窟159窟揩齒圖 是中國最早的刷牙圖

古人有時候不太註重口腔衛生,難免會得齲齒,就是蟲牙。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中醫講究標本兼治,故多用苦參漱口進行治療。

司馬遷【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中就有記載:「齊中大夫病齲齒,臣意灸其左手陽明脈,即為苦參湯,日漱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是說齊中大夫得了齲齒病,名醫淳於意(即倉公)一番望聞問切之後,開了個方子,讓用苦參湯漱口,沒幾天蟲牙就不疼了。

但是苦參傷腎,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一則記載苦參有傷腎之弊的筆記。

中草藥材苦參

他說自己經常覺得腰很疼,每次久坐之後,起身行走,先得慢慢挪動十幾步,才能正常行走。一次,一個武官見沈括行走困難,便問:「您是不是經常用苦參湯漱口刷牙啊?」沈括說:「是啊,都用了好些年了。」武官說:「苦參這種東西對腎不好了,時間久了,會導致腰疼,行走不便。」

後來有位太常少卿叫舒昭亮,也和沈括一樣,經常用苦參刷牙,同樣有腰痛的毛病,自從知道這個病因,就不用苦參漱口刷牙了,沒過多長時間,這腰疼的毛病就好了。

到了元明清時期,「揩」的用例就更多了,主要見於小說、戲曲中,而且用法跟今天幾無二致。

元代高文秀【雙獻功】第一折:「有人唾在兄弟臉上呢?宋江雲:‘揩了。’」

古代典籍

明代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六回:「小人走上假山,扒在墻頭,閉上樓窗,把樓上血跡揩凈,一路並無一點血痕。」

明代吳承恩【西遊記】第三十七回:「(三藏)欲待要哭,又恐那寺裏的老和尚笑他,但暗暗扯衣揩淚,忍氣吞聲,急走出去,見了三個徒弟。」

明末清初西周生【醒世姻緣】第三十四回:「狄員外一面叫人揩桌子端菜。」

綜上,「揩」表「擦拭」義,在歷朝歷代的典籍記載中,均與山西方言中的「qiè(音竊)字」相符。但問題又來了,雖然義同,但音不合。無論是漢代【說文】中的「摡」,還是三國時期【廣雅】中的「揩」,都與晉方言中的「qiè(音竊)字」音不相同,如何斷定此「揩」即彼「qiè(音竊)」呢?

古代典籍

摡,章太炎先生認為是「揩」的本字,【說文】註音為「古代切」,這是古代的一種註音方法,叫反切法,即用兩個漢字相拼給一個字註音,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

比如「古代切」,前字聲母為g[哥],後字韻母為ai[哀],聲調為去聲,用現代漢語擬音,可折合為gài(音概)。

我們都知道,漢字的語音是發展變化著的。如果你穿越到漢朝唐朝,根本就聽不懂人們在說什麽。「揩」字的讀音,也是這樣的,在不同時期的發音各不相同。

揩,在三國時期的【字林】中註音為「口階切」,唐代【唐韻】為「口皆切」,其在中古為溪母皆韻平聲字。說明漢朝到唐朝一千多年來,「揩」字的讀音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古代書籍

所謂「溪母皆韻」,是指古代音韻學上的一個專業術語。古代沒有漢語拼音,便用一些漢字來表示聲母和韻母。人們可以透過這一套字母和韻母,追溯上古的語音系統,也可以由此研究現下的方言語音,以及用來說明語音發展的規律。

溪母有[kʻ] [tɕʻ]兩讀,對應的今音分別是k[科]和q[欺]。皆韻為[iɛ],對應的漢語拼音為ie[耶]。因此,「口皆切」在中古語音系統中有兩讀,折合成今音,一是kai(音開),一是qie(音竊)。

【康熙字典】中的「揩」字條

這一點,在【康熙字典】中有明確記載:「揩,【集韻】【韻會】【正韻】丘皆切,並楷平聲。」是說「揩」字在宋朝【集韻】、元朝【韻會】、明朝【正韻】中,有兩讀,一是「丘皆切」,折合今音為「qie(音竊)」;一是「楷平聲」,折合今音為「kai(音楷)」。

山西平定方言中,把「揩」讀作「qie(音竊)」,正是將已經消失了的一個中古語音很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另外,表「擦拭」義的同義詞,無論是在普通話中,還是在各地方言中都有很多,除「揩」之外,比較常見的,還有「拭」「抹」「擦」「搌」等。

這幾個詞,在山西很多地方方言中皆有使用,雖然它們歷史層次、意義範疇皆有交叉,但在日常使用中,很少會造成混淆。

古代典籍

「拭」出現得最早,【爾雅·釋詁下】:「拭,清也。」東晉郭璞註:「抆拭掃刷皆所以為潔清。」【廣韻·職韻】:「拭,拭刷。」

不過,此時的「拭」使用範圍相對較窄,物件主要是「圭」「璧」等玉器。如【儀禮·聘禮】記載:「賈人北面坐拭圭。」「陳皮北首西上,又拭璧。」

東漢以降,「拭」的套用範圍逐漸擴大,可用於人的目、面等身體部位,又可指物與物的磨擦,而且還具有抽象意義。

今天我們常用的成語「拭目以待」,就出自【漢書·趙尹韓張兩王傳·張敞傳】:「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傾耳,觀化聽風。」

南京博物院館藏【紅樓夢】線裝本

「抹」出現得比較晚,似為唐宋文獻中首見。

唐代詩僧寒山有詩雲:「買肉自家噇,抹觜道我暢。」此例可解作「擦拭」,似亦可作「塗抹」講,語意兩可。

白居易【琵琶行】亦雲:「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這裏的「抹」,指彈奏弦樂器的一種指法,即食指向內為抹。

明代以後,尤其是到了清朝,「抹」子用例的數量明顯增多,套用範圍也大大擴充套件,不僅有「塗抹」「塗敷」「擦拭」等意思,又擴充套件出「割」「撚」「繞」「看、瞄」等義項。

古代典籍

如,【紅樓夢·第九二回】:「把帶的小刀子往脖子裏一抹,也就抹死了。」

【儒林外史·第三三回】:「韋四太爺兩手抹著胡子,哈哈大笑。」

【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遺恨鴛鴦絳】:「抹過林子,顯出一個大寺院來。」

【董西廂·卷一】:「見人不住偷睛抹。」

「擦」在明代【篇海】【字匯】中有收錄,意為「摩之急也」,就是快速地摩擦,顯然不能用於「擦淚」「擦臉」之例,主要表擦用具。

古代典籍

如,【西遊記·第七四回】:「(長老)急喚仙童看茶,當有兩個小童,即入裏邊,尋茶盤,洗茶盞,擦茶匙,辦茶果。」

【西廂記·第三折】:「皂角也使過兩個也,水也換了兩桶也,烏紗帽擦得光掙掙的,怎麽不見紅娘來也呵?」

到了清代,「擦」字的使用範圍得到進一步擴大,既可擦「眼」「臉」等人體部位,又可擦「桌」等用具。

如,清代李綠園【歧路燈·第八七回】:「心中好不喜歡,不禁掉下淚來,暗暗的擦眼。」

【紅樓夢·第七六回】:「眾媳婦另行擦桌整果,更杯洗箸,陳設一番。」

古代典籍

「搌」字在【唐韻】中有收錄,宋朝李誡【營造法式·彩畫作制度·煉桐油】中有具體用例:「如施之於彩畫之上者,以亂線揩搌用之。」這裏的「揩搌」,就是「拭抹」的意思。

「搌」作為方言詞沒有多大變化,始終居於次要地位,文獻用例甚少。在山西方言中,只有「搌布」這一用法,而且與「抹布」有著明顯的區別:搌布多用來擦拭鍋碗等潔凈的用具,抹布則是用來擦抹鍋台、桌椅等非清潔物品。(張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