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倪匡把遊坦之寫成【天龍八部】第三主角,金庸卻為何硬扶虛竹上位

2024-10-07文化

在金庸一枝筆寫社評,一枝筆寫武俠之後,他的【明報】可謂洛陽紙貴,如日中天。
而此時的金庸也迎來的自己武俠創作的巔峰時期,因為【天龍八部】正在連載。
可是金庸卻在此時要出國且行期較長。

那時候的通訊器材不像如今這麽方便,而且金庸的外國行程較緊,根本無時間進行【天龍八部】的連載,必須得找一個信得過的朋友來接續【天龍八部】。而在金庸心中至少有三個人最合適。

其一是老哥梁羽生。
金庸和梁羽生曾經是【大公報】的同事,而且梁羽生還算是金庸武俠創作的領路人。對於梁羽生,金庸是很佩服的,但此時梁羽生的武俠連載也是無法分身,而且梁羽生的創作更多的是慢工出細活,所以梁羽生不太適合。

其二是小弟溫瑞安。
溫瑞安是馬來西亞華人,曾求學於台灣省,後因詩獲罪,輾轉到香港,為了生計,溫瑞安一邊自寫武俠小說,一邊又給亞視當編劇,忙的不亦樂乎。雖然溫瑞安文筆奇崛,創作力驚人,速度也快,但從武俠的創作理念和風格上來看,他與金庸還是有本質上的不同,所以溫瑞安也被排除。

其三是好友倪匡。
金庸和倪匡是多年好友,倪匡有三絕,那就是創意多,寫文快,質素高,所以金庸直接找到倪匡,讓他來幫忙續寫【天龍八部】,但卻提出一個要求,就是現在已經出場的所有人物,一個都不準死,倪匡很高興,所以就滿口答應下來了。

倪匡可是金庸的頭號書迷,從金庸的【書劍恩仇錄】開始,倪匡就一直追看金庸小說,所以他對於金庸的風格了如指掌,而且金庸在【明報】上連載的武俠作品,倪匡是一個字都沒有落下,所以他幾乎沒怎麽構思,就直接開始續寫【天龍八部】了。

但倪匡並不是遵循金庸的情節來推進故事的,而是他發現了兩個非常喜歡的人物,一是遊坦之,一是慕容復。這兩個人物,一個與喬峰仇深似海,一個又是江南慕容家的公子,具有非常強的可塑性,於是倪匡索性把筆墨全都放在了遊坦之和慕容復身上。之後再安排一個反派人物,就是星宿老怪丁春秋,於是【天龍八部】番外故事就從倪匡的筆下開始了。

遊坦之是倪匡重點打造的主角,為了讓他的故事更出彩,倪匡直接給他取了個化名叫王天星,並且讓遊坦之得到了許多奇遇,像給阿紫試毒卻意外習得冰蠶神功,之後又得到了少林至寶【易筋經】,在多次與星宿老怪的對抗中,還能巧妙的救下阿紫,並且得到了阿紫對他的垂青。

本來按倪匡的想法,遊坦之應該會和阿紫成為一對兒,之後或許能讓他與喬峰相逢一笑泯恩仇。但倪匡又實在不太喜歡阿紫這個人物,所以就惡搞了一下,把阿紫的眼睛給寫瞎了。但憑借倪匡的筆法,讓遊坦之成為天龍第三主角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沒想到金庸回來之後非常生氣,直接在後面來了個大反轉。

金庸回來一看,我的天,倪匡你在搞什麽?把我的阿紫給搞瞎了,還扶上了遊坦之這麽一個貨成為第三主角,這不是扯嗎?這就看出金庸和倪匡對於作品的視角有不同了。倪匡是個打工的,看的只是局部,而金庸則是老板,看的是作品整體。

在【天龍八部】中,金庸是想塑造八個重要人物來體佛法中八部天龍各自的宿命,而遊坦之肯定不是被重要打造的物件,因為在【天龍八部】中,金庸雖然想寫佛教的事,但也要兼顧佛家、道家、儒家三派。

在金庸筆下,儒家的代表是喬峰,最後殺身成仁,完成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由儒入佛的轉變。
道家的代表是虛竹,但卻是由佛入道的一個全過程。
而道家的代表是段譽,從佛國走出來的皇子,卻心懷一顆道心,最後走上了一條由道入儒的道路。
所以這才是金庸本來想表達的想法,這一點只有金庸最清楚,而倪匡根本無法理解。

倪匡只從小說精彩的本身出發,沒有想到這麽深,這麽全面,所以金庸才要在後面不斷黑化遊坦之,甚至不惜讓遊坦之斷了雙腿後,從第三主角上結束。

金庸後來著力寫虛竹爆棚般的好運氣,就是在盡力的扶植他為第三主角,不過金庸的努力沒有白費,因為虛竹這個小和尚的出現,讓【天龍八部】的故事更有返璞歸真的意味,著實是難能可貴。

雖然有人說虛竹的形象沒遊坦之那麽真實和立體,也有人說虛竹真的不具備第三主角的魅力,但這些都不重要,因為金庸就是金庸,他認定的事,別人根本無法改變,連耶穌也不好使。

金古武俠
聊聊武俠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