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關羽從樊城退回南岸後,本有五次活命機會,卻屢次錯失

2024-02-20文化

撤回襄江南岸

勝敗乃兵家常事。作為主帥的關公卻看不破,以至功敗垂成,壞了兄長皇叔大事。同是兄弟領兵,換作是對手曹仁,肯定是首選保命。正所謂「地失人在,則人地皆在」。關公的舍命冒險,實在自我局限。

本可退守襄陽

從樊城順利撤回南岸,這時本應止步調整,踞江而守,即使不足於踞江而守,也大可退入襄陽大城,叩待增援到齊,再圖南下奪回荊州。這是第一次止損防止事態直落惡化的措施,身為主帥,就應臨變不亂,無疑這一步沒做到,錯過逆轉的關鍵節點。

沒有退守襄陽,即後有曹兵過江緊隨,必然就再失襄陽,首尾失踞,陷入兩頭合逼的窮途窘勢。

借失二次撤離機會

半路決定棄守襄陽,反攻荊州,一面派馬良、伊籍兩位文官連夜往成都求救。這是第二個逃生絕好時機,兩位文官都可從容入川,全軍向川撤退絕對毫沒壓力。而且眾將都有提出勸言,偏是關公放不下這一現實,亂了冷靜務實,仿如奪回荊州會如過五關斬六將一般順利,完全沒有評估自身箭瘡毒發攻心的惡況,可見慌亂迷失了認知。

最不明白的是荊州的治所本來就在襄陽,襄陽城絲毫不比荊州城差,為何棄襄陽而急下荊州,可能以為公安、南郡還在,半路知悉這兩處已降,放棄的襄陽又已落入曹營。這裏就有個重大失算的感覺。放棄襄陽真的很難理喻。只要守住襄陽,調養充分,援軍一到,再拿回荊州是沒什麽懸念的,畢竟荊州在江北,與襄陽陸路相連,與東吳反而隔江相對,東吳要守住荊州,交通上不是易事。關公這第一步走得是不是太猴急了點?韌度還是欠缺,用兵保力的門道還沒看破。

初到麥城是第三次撤離機會

初到麥城,派出廖化向就近的上庸求救,廖化成功突圍,可見吳兵初到還未圍穩,這是第三次全軍突圍走上庸的機會。廖化能夠到上庸,關公那就更不用說了,可見又白白浪費了第三次絕佳的時間節點。

若親自突圍到上庸調兵是第四次機會

等了幾天,不見救兵到,糧盡兵困,沒辦法才想到要突圍入川,這真是後知後覺了,前面這麽多次機會都不能當機立斷,這時吳軍早已層層圍住了,布局就緒,靜待入甕。最後一次決定突圍還是毫無謀劃,漏洞百出。首先,觀看北面兵稀,問後得知有小路可入川,嘿嘿,這都不想一下為什麽?「圍三留一」,這兵法上明擺著就是趕魚入甕的架勢。王甫都提醒突圍要走大路為好,偏偏還預測不到絕境的兇險。實際上走小路入川不如走大路突圍去就近的上庸。

若走大路北上突圍入川或全軍突圍是第五次機會

等不到廖化訊息, 如果再親自突圍去上庸搬兵或全軍突圍去上庸是第四個機會,那麽全軍突圍走大路入川也算是第五個機會。就算走小路,如果全軍突圍,就不會落下周倉,周倉是步將,遇伏被擒的機率也會大大下降,當然遇伏得脫的機率不大,這第六個機會就放過不說了。

起碼在麥城是有三次機會的,廖化突圍一次,全軍向就近的上庸突圍也可預設為一次,全軍走大路向北突圍入川還能一次,加上前面守襄陽如若一次、半路派馬良、伊籍入川又是一次,一共有五次機會,雖然一次比一次難度大,但如果走大路,估計最後一次機會還是有很大的成功率。即使親自去上庸搬兵,關公親自擔責上庸之失,劉封、孟達自當無慮,哪怕怒砍孟達,也能把兵搬到,再回救麥城,估計時間上也能來得及,棄上庸回救麥城,還是能保證大員齊整撤入川的。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若是,後面夷陵之戰完全都不用劉備親征,前出關張兄弟父子五將東取荊州必然呈現摧枯拉朽之勢,關公真正用兵還是有看地形的,這點從水淹七軍中得到佐證,經驗要強於劉備,領兵多年,還是能識破陸遜的堅守不出之詭計,從而避免對方火攻得逞,自沒火燒連營國運衰敗這一浩劫,還能再復荊州。

說回出麥城走小路還有一個對地形的判斷,假如發現兩邊雜草叢生,心醒的話,何不先放火燒光了再過?這樣估計裏面的伏兵夠嗆。也是突發奇想,反正明著來,關公還是占優的,看不到暗處的危險才是致命的。

可惜了,「臨危不亂」沒做到,「當斷不斷」反而做到底了。最後一道選擇題:大路、小路也沒選對。

正所謂:拿得起,放得下。整劇一路下來偏偏就敗在「放不下」這三個字上,深知創業艱難,責任壓力山大,也可能是上得太高,下不來。長期盡力盡力的經營所不舍,以致完全沒了東山再起,二次創業的激情和勇氣。開頭一句「我兄荊州托我,荊州就是我的死地」毫無余地可轉,「輸不得」最壞的結果莫過如此。

這或者就是:

千秋遺憾一團亂,一線生機全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