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傻瓜的「瓜」,到底是個什麽瓜?

2024-01-25文化

不知為什麽,四川人特別喜歡說「瓜」。不管惹到沒惹到,也不管高興不高興,一張嘴往往就會說:「你個瓜 娃子喲!」

「瓜 娃子」就是傻瓜的意思,多用來罵人或開玩笑,是對人智力上的缺陷,或言談舉止不得體、糊塗而不明事理等的嘲弄、諷刺和調侃。有時候也不一定用作貶義,也可以是親人之間一種親昵、俏皮的稱謂。

年少時讀書,曾記得宋代周密【齊東野語】說過:「方言俗語,皆有所據」。傻瓜也好,瓜 娃子也罷,這一被人們天天掛在嘴邊的俗語,想必也應該是有出處的。

在茶館喝茶的四川人

可是,幾十年過去了,腦瓜子都快想破了,怎麽也想不出傻瓜的瓜到底是個什麽「瓜」?

「傻瓜」一詞,宋元之前不見於任何文獻典籍,似為只在民間流行的俚俗詞語。

「傻」字出現較晚,宋以前各類字書未見。北宋陳彭年【廣韻】、丁度等【集韻】、司馬光【類篇】,以及元代黃公紹【韻會】開始收錄此字,但字義不夠明確、穩定。

【廣韻】釋曰:「傻偢,不仁。」【集韻】釋曰:「輕慧貌。」【韻會】釋曰:「傻俏,不仁。」

「傻偢、傻俏」為同詞異寫,是唐宋之際出現的新詞,始為同義連文的連綿詞,表「呆傻愚笨」,後則單用「傻」。

【康熙字典】中的「傻」字條

「不仁」,指肢體麻木無感知,後引申表愚蠢無知。「輕慧」,則指聰明機靈,偏向正面,與後世的負面理解並不一致。

「傻」表愚笨義的用例,較早見於宋梅堯臣(1002~1060)【宛陵集】卷四八【李審言相招與刁景純周仲章裴如晦馮當世沈文通謝師厚師直會開寶塔院】詩:「酒半時謔劇,揣狀類模寫。或譏項發禿,或指舌端傻。」 大意是說,喝酒喝多了,朋友之間就互相開起了玩笑,你笑他腦袋禿得沒幾根頭發了,他笑你笨嘴拙舌不善言辭。

「傻瓜」一詞,最早見於文獻,似見於元代雜劇中。

元雜劇壁畫

元雜劇【十探子大鬧延安府】:「〔探子兩個上〕〔雲〕身輕能過嶺,腳疾走如風。俺兩個是元帥府裏勾軍的,一個是喬搗碓,一個是任傻瓜。奉著元帥的將令,著俺拿李圭去,來到這衙門首也。李圭快出來,元帥勾你哩。」

又,元雜劇【宋大將嶽飛精忠】第二折金將鐵罕針對當權者任人唯親、弄權謀私的腐敗現象,發了一通牢騷:「老子當甲首,姑夫做總甲。叔叔是鏖頭,妗子是歪剌。嬸子是腳稍,梅香是野鴨。大疙疸、小疙疸,老的少的是一家,趓奸避懶怕廝殺。大傻瓜、小傻瓜,好吃川炒癩蝦䗫。臨上陣不披甲,精脊梁去廝殺。得了勝的著他帥府裏就掛元帥印,輸了的都罰去史家胡同吃把把。」

古代書籍

這兩處的「傻瓜」,一是明抑暗揚,表面上是調侃,實際上是誇自己忠懇樸拙;一是譏罵他人,有明確指人愚蠢之義。

瓜,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曰:「㼌也。象形。凡瓜之屬皆從瓜。」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註】進一步解釋說:「在木曰果,在地曰蓏。瓜者,藤生布於地者也。象形。」

蓏,讀作luǒ(音裸),草本或蔓生植物所結的果實。㼌,讀作yǔ(音雨),南宋戴侗【六書故】釋曰:「㼌,瓜實繁也,故引之有本不勝末之義。」意思是說,一根藤蔓上掛滿了很多瓜,沈甸甸的,導致「本不勝末」,即藤蔓快支撐不住了。

「瓜」字的演變

「㼌」和「蓏」的本字就是瓜,「瓜」是個象形字,金文和小篆的「瓜」像藤蔓上所結瓜果之形,其本義即是蔓生的瓜類植物,這是「瓜」最為常用的一個意義。

凡是形狀如瓜的物品,甚至人體部位,都可以叫瓜,比如臥瓜(古代一種儀仗)、金瓜(古代一種武器)、瓜皮帽、腦袋瓜等等,再後來又引申出瓜成熟、瓜分等含義。

瓜,作為一種果蔬,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種質資源豐富,自古以來在人們的經濟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也由此產生了許多美好的生活情趣,並被賦予了豐富的人文意義。

在【詩經】的三百零五首詩中,與瓜相關的篇目就有十一篇,出現「瓜」及其同義詞匯共十二次。

比較著名的,如【大雅·綿】:「綿綿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大意是說,先周時的太王——古公亶(dǎn,音膽)父,率領部族,拖兒帶女地由豳(bīn,音斌,也作「邠」,古地名,在今甘肅省寧縣、正寧、陜西彬州市、旬邑縣一帶)地遷徙到了漆水和沮水,即岐山腳下的渭河平原定居了下來。後人常用「瓜瓞綿綿」比喻子孫繁盛、傳世久遠。

又,【幽風·七月】雲:「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這裏的「壺」,據【毛傳】:「壺,瓠也。」瓠,讀作hù(音戶),是一種瓜類蔬菜,莖蔓生,花白色,果實長圓形,表皮淡綠色,果肉白色,可供食用,今稱瓠子。一說為葫蘆。

【毛傳】又解釋說:「叔,拾也。苴,麻子。」苴,這個字讀音有七個,在這裏讀jū(音居),意思是麻籽。這句詩的意思是說,農歷的七月有瓜吃,八月能摘葫蘆,九月可采麻籽。

古人是很重視「瓜時」的,【左傳】莊公八年(即齊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齊侯使連稱、管至父戍葵丘,瓜時而往,及瓜而代。」

是說,齊襄公派連稱和管至父去駐守葵丘(今山東臨淄西),他們兩人在瓜熟季節,即農歷七月前往赴任。當時齊襄公答應說「等到明年瓜熟的季節就派人去接替你們」,結果一年的駐守期滿,襄公卻食言了。連稱和管至父請求替換,襄公不允許,最後這兩個人氣不過,就發動叛亂。

古代典籍

瓜時,一般以為即指七月瓜熟之時,後世遂以瓜時、瓜期、瓜代指任期屆滿由別人接任,這一典故在士大夫文人寫作中廣泛使用。如唐駱賓王【在軍中贈先還知己】:「蓬轉俱行役,瓜時獨未還。魂迷金闕路,望斷玉門關。」明傅光宅【鏡歌三章贈張都護】:「閨人爭解從軍樂,總到瓜時不憶歸。」

此外,葫蘆瓜與婚姻還有一層特殊的聯系。據【禮記·昏義】,當男女結為夫妻時,要「共牢而食,合巹而醑」。巹,讀作jǐn(音僅),一種瓠瓜,味苦不可食,俗稱苦葫蘆,多用來做瓢。在古代,結婚時人們用它作盛酒器。

合巹杯

合巹,即破匏而再合之,為舊時夫妻結婚的一種儀式。把一個匏瓜剖成兩個瓢,而又以線連柄,新郎新娘各拿一個飲酒。同飲一巹,象征婚姻將兩人連為一體,現代婚禮上的「交杯酒」就是打這裏來的。

關於「瓜」的俗詞諺語更是舉不勝舉。比如,「瓜熟自落蒂,水到自成川」「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果苽失地則不榮,魚龍失水則不神」「胡荽不結瓜,菽根不產麻」「苦瓠連根苦,甜瓜徹蒂甜」「糖瓜祭竈,新年來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吃瓜莫吃蒂,做官莫作卑。瓜蒂十分苦,官卑萬樣虧」等等。

瓜的俗語

這些俗語中的「瓜」,大都是指葫蘆科食用植物及其果實,唯獨傻瓜的「瓜」,似乎是個另類,跟瓜類植物的瓜毫不相幹。

那麽,傻瓜的瓜,到底是個什麽「瓜」?

關於傻瓜的「瓜」,清梁章鉅曾做過一番考證,他在【稱謂錄】卷六引黎愧曾【仁恕堂筆記】:「甘州人謂不慧之子曰‘爪子’,殊不解所謂。後讀【唐書】,賀知章有子,請名於上。上笑曰:‘可名之曰孚。’知章久乃悟上謔之,曰:‘以不慧故,破孚字為爪子也。’則知爪子之呼,自唐以前已有之。」

甘州,在今甘肅省張掖市,地處河西走廊。那裏的人們把不聰明的人,叫「爪子」。這個「爪子」,實為「瓜子」的訛寫。三國魏張揖【廣雅】雲:「瓜部與爪部相濫,爪音,側絞反。」

古代典籍

清翟灝【通俗篇】中也記載了「瓜」「爪」相混,以致張冠李戴的現象:「俚俗謂補不足曰找。據【集韻】,找即劃之變體,而俗讀若爪,蓋以劃音胡瓜,誤認瓜為爪焉耳。俗字之可笑,類如此。」

「瓜子」在元明戲曲中多作「爪子」,如元無名氏【村樂堂】第二折:「兀那爪子也,你不要言語,我與你這枝金釵兒。」

唐代賀知章生了個兒子,請皇上給起個名字,皇帝說就叫「孚」吧。賀知章回去想了半天,認為皇帝那他開玩笑。因為「孚」字拆開來,便是「爪子」,爪子就是傻子的意思。

古代典籍

今人顧頡剛對傻瓜的「瓜」也做過一番解釋,他在【瓜州】一文中舉友人所告另一語源: 「秦嶺之中,有民一族,號曰‘瓜子’。其人甚誠慤,山居艱於自給,多出外賣其身,作耕種、推磨諸事,極苦不辭。每有勞役,雖胼胝困頓,而勞作終不輟。以其慤也,人謬謚之曰‘傻瓜’,而‘瓜子’之族號反隱。」

顧氏認為,秦嶺山區的瓜州人地處偏僻,資訊閉塞,在經濟比較發達的秦人眼裏,瓜州人是非常愚蠢的。因此,關中的秦人便把瓜子族的族名作為愚蠢的代名詞。

不過呢,靜下心來,仔細琢磨,無論是古人的「不慧子」說,還是今人的「瓜州之戎」說,都非常地牽強,都不足以作為元明之際「傻瓜」一詞的語源。

有學者考證,「瓜」表示傻、笨的義項的地區分布,主要在陜西、甘肅、四川等地。元刊本【西蜀夢】第三折有「瓜關西」一語,瓜關西,是說關西人愚蠢。

古代典籍

時至今日,陜西人跟四川人一樣,一張嘴也總愛說「兀人是個瓜女子」「你真是個瓷錘瓜娃」,所謂瓜,即傻瓜,指人愚昧、湖塗。

無論是四川的「瓜 娃子」,還是陜西的「瓜女子」,都與莊稼地裏長出來的瓜果梨棗的「瓜」沒有絲毫關系。因此,要究其本源,應該從語言語音學的角度去考證。

考之典籍,【尚書·盤庚上】中有這麽一句話:「今汝聒聒,起信險膚,予弗知乃所訟。」這句話中的「聒」,讀作guō(音國),東漢許慎【說文】釋曰:「歡語也。」秦李斯【蒼頡篇】亦曰:「聒,擾亂耳孔也。」表示發出刺耳的聲響或雜亂的聲音。

古代典籍

在現代漢語中,「聒」不太常用了,主要留存於方言中,表示「聲音嘈雜, 使人厭煩」。

比如在我的家鄉山西平定,人們午睡時,被外面嘈雜的聲響驚擾,便會說:「剛剛瞇著,就被聒醒了。」

不過,在晉語區,「聒」字多讀作入聲,聽上去跟「瓜」的發音非常相近,且急促且短、一發即收。如果用拼音標註一下,大體上是guat,這裏的-t,是塞音韻尾,屬不送氣音,發時無需出聲,只要將舌頭放在準確的位置上,並協助喉嚨把尾音「吃掉」就可以了。

古代典籍

聒,除了「話多」「聲音雜亂喧吵」這個意思之外,還有一個義項,不太為人所註意,即【尚書孔傳】:「聒聒,無知貌。」

【尚書·盤庚上】中的「今汝聒聒」,後世註家多有解釋。除【傳】中解釋的「無知貌」之外,還有【尚書鄭註】:「難告貌」,【尚書正義】「多言亂人之意」,【尚書王氏註】「拒善自用之意也」。

聒聒,釋為「難告」也好,「拒善自用」也罷,抑或「多言亂人」,都是指聽不進別人的好言善意,剛愎自用,自以為是,讓人不待見,惹人心煩,這不就是孔傳中說的「無知貌」嗎,換作今天的話,那就是「瓜瓜」。

古代典籍

關於聒的讀音,【唐韻】註為「古活切,音括」,與「栝」均音括。栝樓的「栝」讀作guā(音瓜),以之可證聒讀瓜。括今有二讀音:kuò(音闊),guā(音瓜),後者為古讀音,即括音瓜。

要之,瓜 娃子、傻瓜的「瓜」,其本字當為「聒」。

聒,在上古語音中讀作guā(音瓜),意為「無知貌」。到了中古漢語中,聒讀音演變為guō(音國),義項也多了起來,加之「提筆忘字」的原因,人們便借用同音字「瓜」來表示「無知貌」。後來,到了近古漢語中,特別是「傻」字出現之後,人們便把傻和瓜連起來用,組成了一個同義復詞,沿用至今。(張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