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華南清明時節祭祖好熱鬧:談談北京歷史上是怎麽過清明的?

2024-04-07文化

「太公一句風水好,兒孫翻山少不了,又到了華南F3特種兵拜山祭祖的季節……」

這是最近網上流行的一個熱梗:所謂的「華南F3」,其實就是福建、廣東、廣西三地。因為這三地都處於東南丘陵,傳統村落一般沿河谷分布,祖墳則大多位於深山之中。所以每次去掃墓都要披荊斬棘翻山越嶺,仿佛特種兵拉練和戶外探險。實際上不僅這三地如此,華南大部份地區的情況都很類似。

清明節南北變異數異

而這些地區又往往特別重視清明,甚至比春節還熱鬧,連過年沒回的人都會盡量趕來。華南「拜阿公」還講究人越多越好,無論男女老幼都參加。筆者在瀏覽相關熱帖時,看到有女網友分享自己給曾外公上墳時丟臉的經歷:因為深山老林根本沒路又過於陡峭,上山後自己下不來,最後被長輩背下了山,成了村裏的段子。

正因如此,華南往往吐槽清明假太短:時間根本不夠大家進山出山,而且清明期間要準備的美食也很多,諸如五色飯、青團(有的地方甚至要擡整只燒豬上山!)所有祭品會在祭拜後由全家一起吃掉,代表逝去親人對生者的祝福,過得相當熱烈繁忙。

相比之下,北方的清明就很難用「熱鬧」來形容了。筆者長居北京,對此很有感觸。然而這並不是北方的傳統,只要翻閱一下古籍和各地縣誌,就會發現一直到民國,北方的清明節都熱鬧非凡,甚至比現在的南方還要歡騰有趣:要知道清明節原本就發源於北方,而且在古代本來是春遊節和情人節(上巳節),掃墓反倒只是郊遊時的附帶專案。

傳統北京清明節:遊神、佩新柳

尤其是明清到民國時的北京,清明不僅隆重還要開始迎神賽社,相當於今天閩南地區的「營老爺」。比如1906年出版的【燕京歲時記】,就提到北京每到三月,各大神廟競相開放,遊人如織,士女雲集。到了四月五月更是大肆遊神,場面與如今東南的營老爺如出一轍:神像坐在八擡大轎之上,由眾人擡著繞城而行。神轎旁邊還有許多表演者,打扮成判官鬼卒等形象。而當時的文人也很喜歡觀看遊神,認為其中還蘊含著教人向善的道理:「四月二十二,宛平縣城隍出巡。五月初一日,大興縣城隍出巡。出巡之時,皆以八人肩輿,舁藤像而行。有舍身為馬僮者,有舍身為打扇者,有臂穿鐵鉤懸燈而導者,有披枷帶鎖儼然罪人者。神輿之旁,又扮有判官鬼卒之類,彳亍而行。亦無非神道設教之意。」

同樣是清代成書的【帝京歲時紀勝】,則描述了老北京歡樂的清明節——這天全北京的男女都出城遊玩,帶著美酒佳肴和風箏,去郊外掃墓。掃完墓就直接在墳前比賽放風箏,看誰的風箏放得最高:「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擔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京制紙鳶極盡工巧,有價值數金者,琉璃廠為市易之。清明日摘新柳佩戴,諺雲:‘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又以柳條穿祭余蒸點,至立夏日油煎與小兒食之,謂不齼夏。」

這段文獻還提到了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清明節佩戴新柳。這個風俗本身沒什麽奇怪,由來已久各地多有。但是關於戴柳的諺語,較流行的版本是「清明不戴柳,紅顏變白首」。而清代北京的版本居然是「來生變黃狗」,看來這柳枝是非戴不可了。而且祭祖剩下的糕點,還會用柳枝穿起來曬幹,曬到立夏再用油煎,作為小孩子的立夏零食和祈福糕點。

【帝京歲時紀勝】也同樣提到了北京的遊神,而且說清明就已經開始:「是日設儀仗陳鼓吹前導,舁請城隍聖像出巡。於城南隙地奏樂薦享,中設神位,傍列孤魂座祭賽,焚其楮帛,名曰濟孤魂會。」

出來迎神賽社的老北京們,敲鑼打鼓彩旗飄飄,把路堵得和今天的北京一般。拜完神還會在河邊曲水流觴,喝醉的就直接在草地上睡覺:「都人治酌呼從,聯鐮飛鞚,遊覽於此。長堤縱馬,飛花箭灑綠楊坡;夾岸聯觴,醉酒人眠芳草地……都人陳鼓樂旌旗,結彩亭乘輿,導駕出遊,觀者塞路。進香賽願者絡繹不絕。南城右安門內橫街之東,亦有廟祀,兩廡為十地閻君之殿。凡有向涿鹿山進香者,預期致祭於此,名曰發信。各廟遊人了香願畢,於長松密柳之下取醉而歸。」

元明時北京清明節:打秋千

而元明時北京的清明節,還要比清代更熱鬧,簡直玩成了春季秋千運動會。明代【酌中誌】就記載:「清明則秋千節也,戴楊枝於鬢。坤寧宮後及各宮,皆安秋千一架。」元代【析津誌】也說:「寒食清明,宮廷於是節最為富麗。起立彩索秋千架,自有戲蹴秋千之服。金繡衣襦,香囊結帶,雙雙對蹴。綺筵雜進,珍饌甲於常筵。中貴之家,其樂不減於宮闥。達官貴人,豪華第宅,悉以此為除祓散懷之樂事。」秋千上以彩索為系,而且還有專門蕩秋千用的「運動服」:「金繡衣襦,香囊結帶」,除了單人蕩秋千外,還要炫技,「雙雙對蹴」。在白塔寺有專門的蕩秋千表演,那簡直是類似於雜技的精彩存在。而百姓人家也尋個平整粗壯的樹杈,就掛起秋千來戲耍,那時節,滿城都飄蕩著隨秋千起伏而呼嘯的笑鬧聲。

在清明節蕩秋千,並非是元明時北京人的創新,而是直接繼承自唐宋。【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競豎秋千,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蹴鞠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裏」(王維【寒食城東即事】),可見唐代寒食節京城長安蹴鞠、秋千的熱鬧情景。而由杜甫的「十年蹴鞠將雛遠,萬裏秋千習俗同」(【清明】),更可知清明秋千戲在全國之流行程度。唐以後,蕩秋千一直在寒食清明最為流行,宋代皇帝祭祀祖宗的慣例是「上元結燈樓,寒食設秋千,七夕設摩喉羅」(【宋史·禮誌】)。

唐宋時歡樂的清明節

唐宋的寒食清明節,都是連放七天的國家法定節日。除了蕩秋千,還要春遊、踏青、河邊野餐。唐代還會故意重演一下周禮中的改燧,舉辦「鉆木取火大賽」。參賽者都是小朋友,獎品則是三匹禦絹和一個金碗:「長安清明尚食內園官小兒,於殿前鉆火,先得火者,進上,賜絹三匹,金碗一口,都人聚門外以觀。」小朋友們在皇宮大殿前面比賽鉆木取火,誰先鉆出火來,就能得到名副其實的金飯碗。而宋代也恢復了周朝古禮,在清明時開放皇家園林,設定彩棚出演百戲,供百姓遊玩觀賞。

對於今天的北方人來說,古人這過清明節的熱鬧勁,可能多少有些奇怪:清明的主要任務不是掃墓嗎,不應該寄托哀思嗎?——還真不全是,從唐宋一直到清代民國,清明節就是男男女女帶著食物,去郊外春遊和玩水。吃飽喝足,談情說愛,順便掃個墓——感覺純粹是來都來了,就順路去看看老祖宗。因此寫清明的唐詩裏,還有不少愛情主題的,比如白居易的【寒食夜】:「抱膝思量何事在,癡男騃女喚秋千」。而崔護那首著名的「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就是寫他清明出去踏青掃墓時的艷遇。

實際上,不僅清明很歡樂,像端午節、中元節和重陽節這些以祭祀為主題的節日,古人們也同樣過得熱鬧非凡。另外別忘了,春節這個最強調快樂的節日,也是以祭祀為核心展開的——畢竟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祀沒有什麽好陰森的。相反,它就像一場歡樂的大聚會:不僅親朋好友歡聚一堂,還要請逝者好吃好喝。是放松又溫馨的時刻,也是凝聚共同體的時刻。

對了,說到唐朝清明放七天假這事兒,還有個小插曲:唐會昌五年,唐武宗於長安大築仙台,每日動用三千人,加緊趕工。時逢寒食節,本應放假七天,但為了皇上的享樂工程,朝廷仍命這些人節假日上工,「不蒙放出」。於是這些人大惱,鬧起工潮,玩起罷工,丟下手中工具,「怨恨把器伏,三千人一時銜聲」。如此事態,直弄得「皇帝驚怕」,於是乎「每人賜絹三匹,放三日假」,這才平息了這場風波。

•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南海墨

責編 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