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和合二仙:傳統與現代的和諧象征

2024-04-24文化

和合二仙,這一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象征著「家庭和合,婚姻美滿」。隨著歷史的演進,它們不僅保留了傳統的寓意,還被賦予了新的象征意義,成為「和合文化」、「和諧社會」乃至「和平世界」的代表。

和合二仙的形象通常描繪為兩位笑容可掬、蓬頭垢面的和尚,一位手持荷葉蓮花,諧音「和」,另一位手捧寶盒,諧音「合」。他們的形象不僅代表著對新人的美好祝願,也象征著家庭的團結與和睦。在民間傳說中,和合二仙即是寒山、拾得,兩位天台山的高僧。清朝雍正帝在1733年封寒山為和聖,拾得為合聖,從而官方確認了他們的身份。民間將他們視為婚姻的喜神,並賦予了「歡天喜地」的別稱。人們繪制或塑造他們的形象,以表達祝福。

和合二仙的形象多在婚禮上展示,或常年懸掛於家中,以期帶來和諧與吉祥。盡管它們不像其他傳統圖案如魚紋、龍鳳紋那樣歷史悠久,但其影響力和流傳度卻非常廣泛。它們具有與時俱進的生命力,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被賦予新的象征意義。

唐末禪意詩僧形象

和合二仙的形象源自寒山拾得兩位高僧,同時也是無錫民間吉祥大阿福的對映。他們手捧的寶盒象征著財富,而他們形影不離的形象則象征著夫妻之間的和睦與美滿。寒山拾得的形象最早可追溯至唐末五代,當時的畫像展現了一種狂放不羈的氣質。晚唐著名詩僧貫休所作的寒拾像,展現了兩位高僧蓬發長袍、面目古怪的經典形象。

寒山拾得形象的廣泛流傳

寒山拾得的形象因寒山詩的流傳而廣為人知。寒山詩的思想深刻,對世俗名利榮華持超然態度,其詩作不僅在僧侶中流傳,在文人中也產生了深遠影響。王安石、朱熹等文人都對寒山詩推崇備至。寒山詩的流行,以及佛、道者的渲染和神化,使得寒山拾得的形象深入人心,為「和合二仙」的象征形象奠定了基礎。

民俗化的形象轉變

隨著時間的推移,寒山繪畫開始走向民俗化,形象變得更加喜慶吉祥。如羅聘所繪的【寒山拾得圖】中,兩位人物張嘴相對而笑,衣紋筆觸奔放,展現了一種親切而自然的形象。

明清時期象征形象的確立

明清時期是「合和二仙」象征形象的成熟期。在這一時期,象征圖形達到了鼎盛,民間裝飾紋樣和書法圖形符號被廣泛用作吉祥的象征。吉祥圖、吉祥俗、吉祥語的流傳對社會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確立了「和合二仙」作為象征形象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