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今日大暑,夏天最後一個節氣,你了解嗎?

2024-07-22文化

2024年7月22日(農歷甲辰年六月十七日)15時44分,迎節氣「大暑」。

熱氣猶大,濕熱交蒸。翛然臥,碧筒飲,紫薇肆,竹露清。

大暑·三候

一候 腐草為螢

流螢卵化,熠耀宵行。

二候 土潤溽暑

土壤濕潤,悶熱蒸郁。

三候 大雨時行

大雨頻至,應時而降。

大暑·農事

大暑時節,農作物生長最快。農業生產要加強田間管理,重點做好抗旱保收、防洪排澇、防台風及病蟲防治。畜牧生產做好防暑降溫、疫病防控和環境消毒。

「大暑不澆苗,到老無好稻。」「大暑無汗,收成減半。」

華北、東北地區棉花結鈴進入需水高峰期,要及時灌溉,確保土壤濕度。大豆開花結莢正值需水臨界期,出現旱象及時澆灌,做好中耕施肥。

華東、華南地區晚稻適時栽插、施肥,雙季稻區早稻適時收獲。

大暑·文化習俗

浙江沿海尤其是台州地區,有送大暑船的民間傳統習俗。清同治年間,葭沚一帶病疫流行,沿江漁民為祈求平安,按舊時三桅帆船縮小比例後建造大暑船,並裝載祭品一同送至椒江口外,寓意送「五聖」出海,送暑保平安。

大暑時節,旱、澇、風災頻繁,遂燒伏香,祈盼風調雨順。伏香還與中醫灸法相近,在伏天用藥香熏烤特定穴位,可治療多種頑固疾病。

大暑是鄉村田野蟋蟀最多、最活躍的時節,在許多地方都有鬥蟋蟀的傳統風俗。大人會帶著小孩到田野捉蟋蟀,然後聚在樹蔭下一起玩鬥蟋蟀遊戲。

在京津、江浙等地,還有大暑時節賞荷泛舟的習俗,風雅且愜意。

大暑·食養

在山西、河南等地,於三伏天將生姜切片或榨汁後與紅糖攪拌,裝入容器蒙上紗布在陽光下曬制,待充分融合後食用,有溫暖保健功效。

山東部份地區有「喝暑羊」的習俗,即在大暑這天喝一碗味道鮮美的羊肉湯,溫補腎陽。

在溫州,有大暑飲伏茶的習俗,這種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的茶水,可清涼祛暑。

在福建莆田,有「過大暑」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親友間常以荔枝、羊肉為禮互贈。

在福建、廣東、台灣等地,有大暑吃「仙草」消暑解毒的習俗。仙草作為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莖葉曬幹後可做成燒仙草和仙草凍,是常見消暑涼品。

在台灣,有大暑吃鳳梨習俗,不僅因此時的鳳梨最好吃,還因鳳梨在閩南語發音與「旺來」相同,寓意吉祥興隆。此外,還會在過完「半年節」後吃上一碗「半年圓」,寓意甜甜蜜蜜、團團圓圓。

在湘中、湘北等地,有大暑吃童子雞的傳統進補方法,有助改善因暑熱導致的胃口差、出汗多、身體虛弱等癥狀。

大暑飲食宜清淡,可多吃綠豆、黃瓜、苦瓜、蓮藕、山藥、大棗、陳皮、薏米、百合粥、菊花茶、西瓜、梨、提子等,清熱解暑,補氣健脾,養肺潤燥。

大暑·詩詞

大暑時節,旱雲飛火,極之所悟,應感天擇。

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

桂輪開子夜,螢火照空時。

——唐·元稹【大暑六月中】

大暑運金氣,荊揚不知秋。

林下有塌翼,水中無行舟。

——唐·杜甫【毒熱寄簡崔評事十六弟】

隆暑方盛氣,勢欲焚山樊。

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間。

——宋·鄭剛中【大暑竹下獨酌】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驚秋。

——宋·司馬光【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須無欲,於斯患不能。

——元·方回【乙未六月大暑】

火伏朱明溽暑濕,暑猶可當濕毒亟。

冰壺廣廈不延涼,雖有絺绤汗流汁。

——清·弘歷【大暑日作】

夏已至杪,節已過半。

願大暑,笑語炙熱,生息歡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