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1989年,老紅軍陳復生再遇前妻,對著兒媳哽咽:我太久沒見到她了

2024-06-29文化

前言

老紅軍陳復生的命運是非常坎坷的,自從他1938年入獄後,在這之後的幾十年裏幾乎一直身處逆境。

但無論他遇到什麽挫折,有一個人始終讓他思念不已,這個人便是他在延安時遇到的愛人薛玉蘭, 幾十年裏,陳復生有一件事一直沒有停止做,那就是尋找她的下落。

陳復生和薛玉蘭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感情甚好的他們為何以離婚收場呢?

薛玉蘭主動向陳復生提出離婚

1937年,老紅軍陳復生在部隊見到了老朋友吳自立的妻子和孩子,他完全不知道他們會突然來到部隊。

經過一番了解後,才得知在不久前,陳復生給生活在老家的妻子寫了一封信,信裏面裝著自己的一張照片,照片裏的吳自立把頭發給剃了,說自己現在延安。

他老婆看著吳自立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再看看他那沒有頭發的頭頂,便有了想要來延安探望的打算,他究竟在幹什麽?為什麽要把頭發給剃了呢?

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大致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因為他不好在信裏面直接表明自己的職位是什麽,第二個原因是他想用剃光頭的方式側面轉達家人,我現在一心都在事業革命上,你們不要擔心我了。

然而,他妻子並沒有理解到他的意思,還是帶著孩子來了。

母子倆之前,沒有得到任何特許,那時候中央是按照人頭發津貼的,他們沒有,而且還帶著孩子,這可怎麽辦?

重情義的陳復生安慰吳自立: 「你不要擔心,辦法我們幫你想。」

後來為了幫吳自立解決問題,陳復生、龍飛虎和黃赤坡各自拿出三塊接濟吳自立。

整整10個月,都是陳復生他們三個人幫吳自立養老婆和孩子,終於到了最後,組織上把他老婆的津貼批了下來,這才不用再繼續借錢給他。

雖然吳自立因為要養老婆孩子,經濟壓力很大,但看著和睦幸福的一家三口,獨自一人的陳復生有了想要成家的打算,況且,眼下他都26歲了。

那天,陳復生經過再三思考後,終於給河黃部隊司令員楊至城寫了一封信,他寫得很含蓄,只是說: 「青年的切實問題請你幫忙解決。」

看到信的楊至向果然楞了一下,但隨後立刻明白了陳復生的意思,他立刻讓龍飛虎去軍營裏了解了解,看看有沒有適合陳復生的女戰友。

作為好戰友,龍飛虎自然不敢怠慢,這可是事關到陳復生的幸福,他一下子給陳復生領回來四個小姑娘。

當龍飛虎把她們帶到陳復生面前時,陳復生頓時啞口無言,腦袋都懵了。

「你這是在幹什麽呀?我只是想讓你給我介紹個合適的物件而已!」 陳復生指責道。

龍飛虎大大咧咧說: 「我怎麽知道你喜歡怎樣的人呢!」

龍飛虎的話讓陳復生啞口無言,不過他倒是第一眼就看中了一位名叫 薛玉蘭 的姑娘。

薛玉蘭是四川省旺蒼縣白水區薛家橋人,她的父母都是農民,家裏的經濟來源就是販賣農作物,後來由於家庭情況實在不好,為了能生活下去,13歲的薛玉蘭便加入了紅四方面軍的隊伍。

從家庭情況來看,薛玉蘭和陳復生確實有著相似之處。

1911年,陳復生出生在江西省吉安府泰和縣塘洲鎮洲頭村的一個非常普通的農村家庭,他的父母也都是勤勤懇懇種地的農民。

雖然每天都在辛苦勞作,但是收獲的卻總是很貧窮,由於貧困和其他原因,導致他們家的孩子沒有留住幾個,後來為了養活自己,陳復生便走上了革命道路。

雖然有著相同的經歷,但是薛玉蘭並沒有同意跟陳復生結婚 ,看著身邊的人都有了美滿家庭,這也讓陳復生感到非常郁悶。

陳復生是喜歡薛玉蘭的,他不想就這樣放棄,後來,陳復生把薛玉蘭安置在距離自己部隊不遠處的房子裏,每天讓通訊員楊首先給薛玉蘭送飯送菜,楊首先自己是四川人,所以知道同是四川人的薛玉蘭喜歡吃什麽,就這樣,薛玉蘭漸漸發現陳復生的細膩之處。

那天,薛玉蘭沒有等到來給她送飯菜的楊首先,就以為是陳復生放棄自己了,就在她感到難過的時候,楊首先將前不久陳復生患病一事告訴了她。

得知陳復生生病,薛玉蘭立刻來到陳復生身邊照顧他,在這個過程中,薛玉蘭也了解了陳復生的為人,漸漸對他產生了感情。

1937年8月16日,也就是薛玉蘭來到陳復生這裏的一個月後,薛玉蘭和陳復生在大家的祝福下結婚了。一年後,他們有了女兒,也就是他們的大女兒陳瑛。

然而,陳復生還沒有來得及享受和妻兒其樂融融的美滿日子, 就因和康生起了沖突,導致他被關押到了牢房裏面。

關押他的地方是位於西山上的一個偏遠小廟,1米寬,2米長,這裏真的不是人能生活的地方,當陳復生住在這裏後,才漸漸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他剛跟薛玉蘭結婚不久,孩子才剛滿月,沒有自己在身邊照顧,他們母女倆的日子自然不好過,再加上自己被康生盯上了,保不齊康生會去找孤兒寡母的麻煩。

陳復生猜對了。

為了不要讓陳復生好過,康生的人幾次來找薛玉蘭麻煩,搞得她們母女倆天天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甚至要逼迫薛玉蘭將孩子送人。

1940年大年初一,薛玉蘭抱著孩子去監獄看望陳復生,她哭著將自己的苦楚全部說給陳復生聽,為了孩子跟自己的安全,薛玉蘭想跟他離婚 ,只有這樣,他們一家人才能有活下去的機會。

看著妻子布滿淚痕的臉,陳復生毫不猶豫同意了,他不能再讓她們為自己吃苦了。

但是,一樣分別兩樣情,沒有親身經歷的人是很難體會陳復生內心的痛苦的。

四年後,陳復生被釋放出獄,第二天,薛玉蘭就來到高等法院看望他,大難之後的相逢讓彼此感慨萬千,他們看著彼此熟悉的面孔,似乎有傾述不完的感情。

薛玉蘭看著陳復生消瘦的面孔,緩緩說了一句: 「我們走到這裏,也只能這樣了,沒有辦法了……」

陳復生立刻明白了薛玉蘭的意思,隨後只是說了一句: 「可以把孩子給我嗎?」

第二天,薛玉蘭把孩子給陳復生送來,從這天開始,他們便天各一方,各過各的日子去了。

跟薛玉蘭分開的第八年,陳復生跟一位名叫沈桂明的女同誌結了婚。

從1946年到1988年,陳復生和沈桂明互相扶持,相依為命,度過了不穩定但還算幸福的家庭生活。

1989年沈桂明因病逝世,陳復生用自己節省下來的錢,在他們共同戰鬥過的地方——昌平,買了一塊墓地,讓她有了固定的家,陳復生在碑文上還刻下了自己的名字,他內心默默念叨著: 「你先去,我隨後去陪你。」

時隔44年的訊息

1945年9月,出獄後的陳復生返回前線,從此,他徹底斷了跟前妻薛玉蘭的聯系。但是這些年,他始終惦記著自己的這位老戰友,她在什麽地方生活呢?她生活得好不好呢?女兒陳瑛也多次跟自己提起過她。

「如果你的母親還在,她生活困難,就把她接到你家住,你要照顧她,你要為她養老送終,那是你媽媽……」 陳復生不止一次叮囑女兒。

可惜,這幾十年裏,他始終沒有薛玉蘭的下落。

為了尋找薛玉蘭,陳復生問遍了所有自己熟悉的戰友,後來又托在四川工作的韋傑幫忙打聽,甚至給四川省民政廳寫了好幾封信,但仍然沒有她的下落。

1989年,陳復生依舊在尋找薛玉蘭,他先在【四川日報】後在【北京日報】上刊登了「尋人啟事」。

時隔44年後,陳復生終於有了薛玉蘭的訊息。

1989年,四川省民政廳給陳復生寫了一封信,將薛玉蘭的情況告訴了他,隨後薛玉蘭在成都軍區文化站工作的女兒小春的丈夫看到了他發的尋人啟事,主動和他取得了聯系。

1989年4月22日,陳復生在兒女們的陪伴下來到北京車站,看著眼前呼嘯而過的列車,陳復生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距離上次跟薛玉蘭見面,已經過去了44年,不知道她現在如何了。

薛玉蘭沒有讓陳復生等太久,不到一會兒,載著薛玉蘭跟她家人的列車便穩穩當當停在北京月台上。

一場未經過排練的場面出現了,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帶著女兒、兒子、女婿、兒媳、孫子、孫女十幾口人在月台等候著,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在女兒的攙扶下急忙下了列車……

看著那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面孔, 陳復生內心一陣激動,他對著兒媳蔣德瓊哽咽道:「你不知道,我太久沒見到她了。」

兒媳雖然沒有聽陳復生說過關於薛玉蘭的故事,但此時此刻,她也意識到眼前這位老太太對陳復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老戰友終於重逢了,兩位老人緊緊握著彼此的手,沒有說一句話,但他們從彼此的眼淚中讀懂了一切。

從聊天的過程中,陳復生也了解到薛玉蘭這些年的經歷,她曾經結過兩次婚,一個丈夫是軍隊裏的指揮員,但是因為生病早早去世了,一個丈夫因為跟自己脾氣不合,結婚後沒多久就離婚了。

雖然感情生活不順,但好在薛玉蘭身體健康,子女也都非常孝順,她的晚年生活還算舒適平糊。

見到雙方子女後,陳復生還給他們講了當年自己是如何跟薛玉蘭相識的經過,他講的繪聲繪色,反倒是薛玉蘭有些不好意思地呵斥道: 「你跟孩子們說這些幹嘛!不正經!」

看著薛玉蘭的笑顏,陳復生吐露道: 「你一點變化都沒有,如果我們當初沒有分開就還好了……雖然我後來也組織了家庭,但依舊想念你。」

陳復生的話絕對不假,這麽多年過去了,薛玉蘭早就成了他的家人。

薛玉蘭沒有接話,只是留下一聲嘆息。

雖遺憾,但圓滿

雙方的家人了解了他們的故事後,都為之感到惋惜,懂事的後輩也希望他們可以再續前緣,然而,薛玉蘭和陳復生都沒有同意,經歷過那麽多年的艱難後,婚姻這個形式對他們來說沒有必要,也沒有意義。

雖然兩位老人沒有繼續在一起生活,但是彼此約定,每年都要去看望彼此一次。

或許有人會為這樣的結局而感到遺憾,但是這樣的結局對於兩位老人來說,卻是最好的選擇了,至於那點遺憾,有就有吧,畢竟生活也不一定都是以完美結局落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