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民間故事:男子新婚,洞房花燭夜,新娘悄悄從袖中摸出一把剪刀

2023-12-28文化

明朝洪武年間,江南常州府無錫縣東門外有戶姓程的人家,房主程仁同,生了兩兒一女。

大兒程元正,為人老實本分,是個正經過日子的人,像極了父親。唯有小兒程元剛,喜歡結交朋友,仗義疏財。每有朋友求助,必施以援手。

大兒深受父親喜歡,偏讀書不行,書本拿到跟前,就好似催眠一樣,要打瞌睡的。

小兒聰明,讀書能一目十行,過目不忘。七歲入學,已能日誦千余言;十一歲透過縣試、府試,成為童生,被鄉裏稱之為神童。

程家自祖上起,就沒有讀書人。是以,程仁同常說祖墳不知冒的什麽煙,弄出這個小兒子與人不同。

有鄰居跟他開玩笑,你們程家怕是要出個當官的了。話是說著玩,可程仁同當真了,時不時地給先生送些禮物,請他好生培養程元剛。

程家勤勞致富置下了一些房產、地產,靠著租金過生活,日子還算可以。擔心程元剛在學堂裏受委屈,程仁同常會拿些散錢給他。

程元剛其實沒有用錢的習慣,這些錢就攢了下來。

有朋友相借,他便會爽利地給人家。有人逾期不還,他也不去催促。久而久之,個別有心人,幹脆就不還了。

玩得好的同窗善意提醒他,但程元剛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他說向人借貸者,往往因資金周轉之困。若未能如期還款,或因經濟確實拮據。此時若過於催促,恐怕會使人陷入尷尬之地。

程仁同知道後,氣得罵這個兒子讀書讀迂了。

程元剛十五歲這年,參加院試。

考完,他自以為文章寫得行雲流水,妙筆生花。哪知發榜時,卻是名落孫山。

程仁同叫他默寫一遍,拿著文章去問先生。先生搖頭,說此文文過飾非、空洞無物。

程元剛聽了,不吭聲,只是從此再不去學堂。

氣得程仁同想拿棍子抽他,但因他年紀尚小,以後還可以再考,於是強行忍住了。

只是沒想到的是,好似從這年起,程元剛開始走背運了。

年年參加院試,年年落榜。

十八歲這年,毫無例外,程元剛又落選了。

偏偏這年還出了一場事,因這件事惹出的禍還不小。

程元剛有個做生意的朋友,叫沈清明。聽人講泰州因受蝗蟲侵害,糧食減產。此時城內的糧價不僅短缺,價錢還高。若是能從此地販糧食去泰州,必能賺得盆滿缽滿。

他手中余錢不多,便去宏生商行借貸兩千兩白銀。人家倒是肯借,但需要個中間擔保人,且要簽名立契書。

契書上的條款規範嚴謹,是商行東家請本地劉秀才擬的。沈清明有幾個好友,但人家沒念過書,看到這復雜的契書就發怵。不好理解,怕日後會吃虧,便不敢做這擔保人。

情急之下,沈清明便想到了程元剛。程元剛沒有推諉,看過契書後對沈清明說:「擔保於汝,固無妨礙。然誠信者,乃天下之通途也。望汝恪守盟約,如期清償債務,勿負吾之信賴。」

沈清明連忙答應,並向他發誓,保證一定會如期償還錢款。

就這麽著,程元剛在契書擔保人處,簽下自己的名字,並按了手印。

然而,世事難料,往往非人所能完全掌控。有時,縱使百般不願,某些事情仍舊避無可避,終至發生。

從無錫到泰州,走的是水路。途中遇到了水匪,殺人越貨。糧食沒了,沈清明人也沒了。

到期還不了款,宏生商行便來找擔保人要錢。程元剛一介讀書人,哪來的錢啊,只好硬著頭皮向父親討要。

程仁同氣得要命,但也沒辦法,白底黑字寫得清清楚楚他的名字。如要耍賴,不僅要吃官司,官差會上門查抄家產,以抵借款。

程仁同低聲下氣,好說歹說求人寬限幾日。賤價賣了幾處房產,把借款給還上了。

沒跟程元剛商量,程仁同跑到沈家問人要錢。沈清明是不在了,但他爹娘老子不是在嗎?子債父還,天經地義的事。

等到了那兒才知,沈家能做主的,不是沈清明的父親,而是繼母尤氏。

尤氏說,家中沒錢已經許久了,否則,清明也不會到外頭借貸。如程家一定要沈家還錢,她倒是有個好法子。

沈清明的妹妹清羽尚待字閨中,他們家可以不要分文彩禮,將人嫁去程家。

程仁同回家與妻子商量,也只能如此了。怕被沈家耍弄,還特意去看了清羽姑娘長得如何。

滿意後,與沈家簽下文書,擇日成親。

而這些,程元剛並不知曉。成親頭日,程母才將這些告訴他。

得知新娘是沈清明的妹妹,程元剛並沒有說什麽。不喜不怒,表情平靜。

雖說新嫁娘是以妹抵債,但對於這場婚禮,程家還是辦得相當隆重熱鬧的。

席間,程元剛被灌了不少的酒,最後被人擁去新房。

洞房燭影搖曳,挑了新娘的喜帕,燈光下,佳人愈發顯得嫵媚動人。

程元剛心旌搖曳,忍不住伸手去撫摸新娘的面龐。

哪知就在這時,沈清羽突然從袖子中摸出一把剪刀,對準了自己喉嚨。

「汝若輕舉妄動,吾便橫刀自刎,血濺當場。」

程元剛嚇得一個激靈,酒醒了大半。

他往後退了兩步:「何為至此?」

沈清羽聲淚俱下,據她說,繼母為人刻薄,不顧她有婚約在身,執意拿她來抵債。

最後說道:「卿乃讀書明理之人,亦為重諾守信之君子,想必不欲見我背信棄義也。」

程元剛連連搖頭:「罷了罷了,你走吧。」

他把婚約撕毀,放沈清羽歸家。

一場喜事,最後變成一場鬧劇,程仁同氣得要昏倒。

十五歲那年沒落下的棍子,在這回,終於抽在了程元剛身上。

很快,此事傳遍鄉間。昔日的神童,如今成了眾人口中的笑話。

程仁同認為,這些年來,實是兒子讀書讀傻了。勒令他把書本放下,跟著大哥元正出門去學做生意。

然而,程元正對這個弟弟是有些看法的。常年以來,他在外面風餐露宿,為家中掙得錢財。而元剛呢,只知讀書倒也罷了,還經常性地資助他人,甚至不惜錢財。

兄弟倆沒有分家,他損失的兩千兩白銀,有一半要算在自己身上,這讓程元正怎麽咽得下這口氣?是以,他決定,要伺機給弟弟一點教訓,讓他認識到錢財的來之不易。

起初,程元正好好地在教程元剛如何做生意。半年後,途經重慶府時,他謊稱出外尋訪舊友,把程元剛一人留在了客棧,實則自己踏上了回鄉的路途。

當然,他也怕弟弟出大事,自己不好回家跟爹娘交代,故而留下了足夠的盤纏。

程元剛在客棧中等了兩日,不見哥哥歸來,便出外尋找。哪知正好就遇到叛軍作亂,對百姓燒殺搶掠。程元剛跟著人們逃跑,別說身上的盤纏,命都差點丟掉半條。

程元正是在武昌府聽說了叛軍作亂之事,嚇得魂飛魄散。後悔得不行,當即返頭前往重慶府,去尋弟弟。

等好不容易到了那裏,哪還有程元剛的身影。

一個月後,無奈返家,向父親如實稟報。

程仁同氣得吐血,拿了根碗口粗的棍子往他腿上抽去。

「常謂汝為忠厚老實之人,豈料竟蓄險惡之心,欲陷害同胞兄弟。」

程元正羞愧不已,跪地磕頭認錯。

我們回過頭來,再來說程元剛,他到哪裏去了呢?

後有追兵,逃跑的百姓都是慌不擇路的。稍個不慎摔倒,便會被後面跑來的人踩踏。

程元剛一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在這種時候,是相當吃虧的。

一位老婦牽著個幼童被人撞倒,程元剛好心去攙扶起他們。

這時,斜刺裏突然沖過來一個人,把他撞到一邊。而後面的人又在往前奔,他一個趔趄就摔倒了。

沒有人來扶起他,不知道有多少雙腳印留在他身上。程元剛痛到失去了知覺,最終昏厥過去。

當他蘇醒時,發現自己周圍躺滿了屍體,地上到處是血跡。那位老婦和幼童也慘遭殺害,倒臥在血泊之中。

顯然是叛軍追了上來,對這些無辜的人進行了屠殺。而他恰好在此之前昏厥,因此僥幸躲過了一劫。

程元剛慢慢從泥濘中爬起,踉踉蹌蹌地往前走著。

此刻,他的身體疲憊不堪,衣物已經被泥濘和血跡浸透。每一步都似乎耗盡了他所有的力氣,好幾次險些跌倒。

但他不敢停下,心裏很明白,自己絕對不能在此地停留,叛軍可能還在附近,必須盡快找到安全之處。

正是內心深處強烈的求生欲望,驅使著他拖著沈重的步伐,一步一步地向前行去。

不知走了多久,天色已漸暗。就在他幾乎要絕望的時候,看到了遠處的一絲光亮。

那是一戶人家的窗戶透出的光,程元剛的心中燃起了希望。身體裏突然就迸發出一股力量,令他加快了腳步,向著那束光亮走去。

敲門敲了許久,沒人應。也是,在這兵荒馬亂的時候,誰都不敢輕易開門。

程元剛能理解,故而大聲懇求:「能從窗戶口遞給我一點食物嗎?」

過了一會兒,有人從裏面把門開啟,是位慈祥的老者。

見到他狼狽的模樣,老者了然。立刻將他引進屋內,端來了熱飯熱菜,還有湯水。

程元剛很感激,緊張的心一放松,居然又昏了過去。

太累了,醒來已是第二日。老者姓丁,留他在家中多住些日子,以好恢復體力。

這日,外頭又響起了馬蹄聲。但與前些日子紛亂的馬蹄聲不同,這次的很整齊。

程元剛覺得奇怪,問過丁老才知,朝廷派兵來平息叛亂了。

只不過,此地地勢特殊,是座山城,易守難攻,官兵們一時難以取勝。

丁老長嘆一口氣,道:也不知什麽時候能過上太平日子了。

夜裏,程元剛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他的腦海不時回蕩著那日的慘狀。

奔跑的腳步,驚恐的臉龐,還有那位老婦和幼童的遭遇。

他感到一陣陣的悲痛和憤怒。

翌日,他向丁老打聽官兵的駐紮之地,打算前去獻言獻策。

丁老雖說對他的能力有所懷疑,但還是把準確的位置告訴了他。

同樣,軍士面對這個外地來的讀書人,也持有強烈的懷疑,一時猶豫著要不要稟報將軍。

程元剛拱了拱手:「汝等尚未覓得良策,何不嘗試以死馬當作活馬醫,姑且一聽吾之兩句,或許能有所啟發。」

軍士想想,此話也有一定的道理,道:「你先說說你的計策,我去轉告將軍。」

程元剛搖頭:「既然是計策,就只能將軍知,而不是盡人皆知。」

此次帶兵的將軍姓洪,對於叛軍久攻不下,覺得頭痛不已。在轉角處正好聽到程元剛的話,便讓人把他帶到跟前。

「公子有何良策?還請告之。」

程元剛很平靜:「能給我紙和筆嗎?」

等拿到紙筆,他把自己的計策在紙上畫下,並為之解釋。

看完,洪將軍未發一言。

過了良久,才贊嘆道:「妙哉!」

他沒有想到,一介書生居然精通軍事戰略。

後面的事情,不難猜測。

采用程元剛的計策後,洪將軍帶人打了個漂亮的勝仗,叛亂很快平息。

洪將軍舍不得放程元剛離開,欲留他在身邊做幕僚。

程元剛搖頭:「書生無用,唯知讀書,不識實務。若將軍真心道謝,給我點盤纏可否?」

洪將軍大笑,給了他一百兩銀子。

事後,跟旁人說道:「此人能在順境中執著,在逆境中沈著,日後必成大器。」

程元剛拿出二十兩答謝丁老,然後雇了船,跟丁老告辭,踏上回家的路。

日夜兼程,一路艱辛無比,好不容易進入常州府無錫縣境內,卻又遇上了一件事。

一位衣衫淩亂的少女慌慌張張地從巷子裏跑出來,一不小心撞到程元剛雇來的騾車上,跌倒在地。

程元剛下車扶她,才發現是沈清羽,奇怪地問道:「怎麽是你?」

如遇救星,沈清羽眼前一亮:「程公子快救我,有人要把我賣到青樓去。」

不敢耽擱,程元剛趕忙把她扶上了車廂。

騾車剛開始往前跑,就見從巷子裏又跑出來幾個人。

好險吶!

程元剛和沈清羽都感到慶幸。

脫離了險境,沈清羽才把自己的遭遇娓娓道來。

沈母過世半個月後,沈父把尤氏迎娶進門。

尤氏為人潑辣,家中的錢財都被她把控住。

當初沈清明會借錢做生意,也是因為此,尤氏一文錢都不肯給。

清明出事情後,尤氏把清羽拿出去抵債,但沒想到程元剛會放她回家。

這事情對於尤氏來說,並不難過。

因為她又計謀著要把清羽嫁去另一家,以收取一筆可觀的彩禮錢。

恰巧此時沈父突然病倒了,沈清羽在旁服侍,使得尤氏一時放過了她。

說起沈父的病,跟尤氏還是有很大關系的。

沈父的年紀比尤氏大一輪,房事上早就力不從心。尤氏得不到滿足,與鄰居鄭時祥勾搭到一起。

鄭時祥是個鰥夫,與尤氏年紀相仿。尤氏去他家中私通,沒人管,方便得很。

日子一久,被沈父瞧出了端倪,質問尤氏。尤氏死活不承認,並撒潑打滾說他誣陷。

就這麽著,沈父沒問出奸情,反倒把自己給氣病了。

尤氏為了讓他死得快些,時不時地故意氣他,甚至藥錢也不肯拿出來。

最後,沈父是被活活氣死的。

不過,死之前,他道出了一個驚天大秘密。

那日,沈清羽親耳聽到他跟尤氏說:「我真的很後悔,當初不該為你毒死我的原配妻子。如今想來,全是報應。」

頓時,沈清羽驚呆了。

沒想到母親的死,居然會跟父親有關。

沈父死後,尤氏和鄭時祥聯手,開始對付沈清羽。

既然沈清羽不肯聽從她的安排嫁人,那就賣去青樓,對外則謊稱她嫁去了遠處。

鄭時祥是個色胚,對沈清羽垂涎很久。今日趁著尤氏出外聯系青樓老鴇,他實在忍不住,強行闖進清羽房中,欲行不軌之事。

沈清羽自知不是他的對手,沒有拒絕,假意迎合。趁其不備,操起書桌上的硯台砸向他的後腦勺。

也許是上蒼保佑,平常柔弱的她這一擊之下,把鄭時祥砸昏了過去。

沈清羽趕緊收拾了一些首飾,逃出家門。但很快被帶人回來的尤氏發現,他們追了上來。

還好,幸得遇上了程元剛。

沈清羽把事情講完,程元剛楞了半晌。

自上回兩人成親到現在,已過去一年多了。沒想到在這段日子,沈家發生了這麽多事情。

一陣沈默後,程元剛問她:「你不是有婚約嗎?你夫家為何不出來相幫?」

沈清羽不好意思了,道:「其實,不算什麽婚約,兩家並無信物。兄長離家之前告訴我,已替我找到一位好夫婿,人品很好,等他回來就為我定親事。」

如此回答,讓程元剛覺得不可思議:「清明為你定好的夫婿,你可知姓甚名誰?」

沈清羽搖頭:「不知,但哥哥說,對方是知曉我的,且答應了親事。」

程元剛再次沈默,不曉得說什麽好。

過了一會兒,他問:「你打算去哪裏?可是要投靠親戚?」

鄭時祥不知是死是活,沈清羽無法在此地再待下去。

「去山西,找我哥哥。」沈清羽說得無比堅定。

程元剛很吃驚:「清明沒有死?」

「嗯,還活著。」沈清羽點頭,隨後解釋。

「那日遭遇水賊搶劫,船傾覆了。幸得他在落水時抱住了一塊浮木,才沒有溺水。在水上漂浮一日後,又幸得一艘路過的山西商船搭救。」

「之後,他便隨人家去了山西做生意。他托人帶訊息給我,讓我轉告你,他一定會連本帶利將錢款歸還給你。」

程元剛沒說話,氣氛這會兒有些僵。

良久,才緩緩開口:「我護送你去山西吧。」

沈清羽雖然驚訝,但沒有拒絕。現在這種情形,她也沒誰可信任了。

路過家門而不入,程元剛心裏是說不出的滋味。

沒辦法,回了家,爹娘是不可能讓他再護送沈清羽的。而沈清羽不離開這,那境地會很危險。

托人帶話回家,說自己一切安好,讓他們放心。

然後,騾車轉去了官道。

此行去山西,其間的艱辛就不必講了,好幾次還遇到了危險。

不過,在半道上遇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

那日,程元剛為了保護沈清羽,只身對抗山匪。

對方的大刀當頭向他砍來,就在他自個兒以為快沒命了時,一支利箭刺中山匪的前胸,令他當場斃命。

是洪將軍救了他。

洪將軍笑得爽朗,再次邀請他入軍營:「跟著我,功名不會少你的。」

程元剛思忖過後,決定聽從安排。

跟著軍隊走,一來沒有危險,二來可以盡快找到沈清明。

洪將軍驍勇善戰,程元剛擅長出謀劃策,兩人可謂是強強聯手,每戰必勝。

至於沈清明,進入山西後,很快便找到了。

他見到自家妹妹和程元剛在一起,很是驚喜,問沈清羽:「你怎麽知道我為你找的夫婿就是他?是元剛告訴你的嗎?」

沈清羽吃驚不小,偏轉頭問程元剛:「洞房那夜,你為何不說明白?」

程元剛很無奈:「我說了,你會信嗎?」

了解到來龍去脈後,洪將軍笑道:「你們倆啊,還真是好事多磨。不過,我得感謝沈小姐,她若不在洞房拿出剪刀,我就得不到元剛這個好幫手。」

眾人一陣大笑。

只是,沈清羽笑得羞愧,而程元剛笑得無奈,天知道他吃了多少的苦。

洪將軍沒有食言,他提升時,必定少不了為程元剛求功名。

再加上程元剛本人也很努力,後來做到了兵部侍郎一職。

期間,回過幾趟家。

程仁同夫婦見他安然無恙,成了親,還帶了一雙兒女回來,感到特別的欣慰。

鄰人也沒想到,自己一語成讖,程家小兒子真的做了官。

程元正很慚愧,向弟弟道歉。

程元剛笑了笑,安慰他:「大哥,我早就忘了。」

鄭時祥並沒被沈清羽砸死,他與尤氏成了親,過了幾年的快活日子。

不過,這日子隨著程元剛夫婦的到來而終結了。

兩人都被投進了大牢。

尤氏被判了絞刑,鄭時祥挨了一頓板子,被判流放。結果因傷口感染,死在了獄中。

程元剛的經歷很傳奇,也很勵誌。

他和沈清羽的感情一直很好,後來,子孫繁盛,人丁興旺,日子過得很是順遂。

附:

有一年,一位自覺遇到頗多坎坷的後輩寫書信向他請教,程元剛在給他的回信中,有這麽一段。

「人生浮沈,得失相伴。然,生命中最佳之貴,乃自強不息也。今日之苦,明日之光照。所受之虧,所擔之責,所扛之罪,所忍之痛,皆化作前途之光輝。非生活之好轉,實乃自我之奮發。勉之。」

誠然,程元剛是個非常努力的人。

同時,他的故事告訴我們, 心存善念,天必佑之;心若善良,行必久遠!

(此文由笑笑的麥子原創正選)

生活是很真實的柴米油鹽,一簞食,一瓢飲。我是笑笑的麥子,謝謝您的閱讀,歡迎在下方評論或留言!如果大家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希望大家能為我點個贊,並關註我一下,最後別忘了幫我分享,轉發一下哦!特別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