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尋求對紅色精神的詩意表達——紅色詩歌采風系列活動會同行側記

2024-09-30文化

以詩會友,雅韻流殤。近日,由【詩刊】社、會同縣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紅色詩歌采風系列活動在會同舉行。全國詩壇名家齊聚會同,在悠悠巫水河畔,碰撞詩歌靈感,追尋紅色足跡,共慶祖國華誕。

白露為霜詩意濃。9月7日,恰值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詩刊】社向會同授予「懷化會同中國紅色詩歌文化教育創作基地」牌匾。該縣相關縣領導在致辭中表示,此次研討會和授牌儀式,既是賡續紅色血脈、講好會同故事的重要舉措,又是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的生動詮釋;既是傳承優秀詩歌文化、探索中國式現代化詩歌道路的具體實踐,也是打造書香會同、賦能跨越發展的現實需要。會同將進一步加強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利用和傳承發展,認真抓好紅色詩歌文化研究、教育和創作,為紅色文化事業高質素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在會同,我們置身於火熱的生活場景,沈浸在悠久的文化傳統裏。革命年代的金戈鐵馬與沸騰熱血激勵著我們,讓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能夠以詩歌這種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創作出反映時代特征、蘊含時代精神的文學佳作。期待此次采風活動能讓會同作為一個獨特的意象系統,進入詩人的創作之中,成就寫作者的夢想,在詩歌的天空中留下銘印。同時,也希望會同因詩人的到來,透過詩人的抒發與闡釋,以詩歌的形式被重新命名,讓這裏的山水永恒,讓這裏的革命文化與新時代奮鬥事跡借助詩歌的翅膀發揚光大。」中國詩歌網總編輯、【詩刊】社主編助理金石開在授牌活動中說。

授牌儀式結束後,以「紅色精神與新時代主題詩歌創作」為主題的研討會也在此召開。詩人們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紅色精神在新時代詩歌創作中的價值與意義。同時,為促進會同文旅融合發展、推動新時代詩歌的繁榮發展建言獻策。

筆者了解到,去年「多民族作家看懷化」采風創作團走進會同,今年屈原愛國懷鄉詩歌節「福地懷化」采風團也來此采風,如今,來自國內多地的詩人作家再次來到會同。著名詩人、魯迅文學獎獲得者、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曹宇翔便是第二次來到會同,在他眼中,會同本身就是一首詩,是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典範。曹宇翔認為,會同山河秀美、生態宜人,又有著深厚的詩歌資源,還是一片紅色熱土。對他而言,會同更像是人生的大學院,心靈的加油站。

詩人、中南大學湖南紅色文化創作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聶茂在研討會上作「紅色精神與新時代英雄頌歌」主旨發言。他說,紅色精神是新時代英雄頌歌的書寫動因、價值引領、思想載體,紅色精神與英雄情懷是永不過時的創作主題。要關註時代,謳歌誕生英雄的土地和堅貞不屈的人民,自覺地把創作的焦點同祖國的發展和人民的命運聯系起來。

「會同的詩歌已經有一個很好的起點,就是我們都知道會同的‘田野詩班’,成為了會同的一個名片。」著名軍教詩人、原【解放軍文藝】雜誌主編姜念光在接受采訪時說,「會同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山川毓秀、文脈源長,正好詩歌是表現人文精神、表現自然風光最快捷、最重要的一個方式,我覺得在這個地方可以多做一些文章,這個地方肯定會產生更多的好詩歌。」

軍教詩人、國防科技大學原校務部副部長、大校劉起倫在研討會發言中說,紅色精神是詩歌創作的沃土,紅色精神能為詩歌創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和靈感,反過來詩歌又是傳承與弘揚紅色精神的重要途徑,兩者相互促進,共同構成紅色文化的重要部份。紅色精神是歷史的,也是時代的;是傳統的,也是創新的。它不僅是過往的輝煌,更是未來的希望。我們要用詩歌來贊美粟裕這樣的老一輩革命家,贊美發生在會同這片土地上的新的山鄉巨變,用一句句詩行對紅色記憶進行追溯,對革命理想進行頌揚,讓紅色精神穿越時空,連線過去和未來。

「名字就是你人生的第一首詩,詩歌就是對萬事萬物的反復的無限可能的命名。」著名詩人、中國詩歌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詩歌委員會副主任盧衛平表示,將用好的詩歌對會同進行更多新的命名。他認為,優秀的詩歌作品總是與時代同頻共振的,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紅色詩歌在當下的詩歌創作當中就要註重時代性、社會性、人民性和藝術性的結合,為人民而歌就是最好的詩歌。

詩人、中國金融作協副主席,湖南省詩歌學會創始人羅鹿鳴對粟裕大將人格風範高度概括,指出了紅色詩歌包含深厚的人格內涵,體現創作者的人格特征;詩人、【湖南日報】高級編輯陳惠芳表示,紅色詩歌創作要成為喚醒人們內心深處英雄情懷的嘹亮號角,在新時代樹立起崇尚英雄、學習英雄、爭做英雄的良好風尚;青年詩人、青年評論家黃成松說紅色精神與新時代主題詩歌相伴相隨,詩歌創作者作為詩歌創作的主體,要從書寫新時代、反映時代意象著手,說真話、抒真情,引領和形成詩歌審美框架……大家旁征博引、各抒己見、共話發展,現場氣氛熱烈,掌聲此起彼伏。

研討會前,采風團先後走進粟裕故裏景區、高椅古村、連山神農大健康產業園等地實地采風,感受會同深厚的歷史文脈、澎湃的詩歌力量。同時,紅色詩歌文化進一步走進校園,受邀的詩歌名家張戰老師和盧衛平老師分別在會同粟裕希望小學和林城鎮一完小開展現場授課,並在互動環節對學生詩歌作品進行點評、解答問題,讓孩子們張開想象的羽翼,點燃學生們對紅色文化、詩歌文化的熱忱,潤澤青少年的心靈,護航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

會同地處湘西南邊陲、懷化市南部,是一片擁有光榮革命傳統和深厚紅色文化的熱土,是革命老區縣,全國雙擁模範縣。境內紅色文化和紅色旅遊資源相當豐富,有紅軍長征過會同留下的系列故事,有侗鄉女傑賀瓊烈士和解放初期剿匪的故事,有聞名遐邇的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粟裕同誌紀念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粟裕故居,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粟裕故裏景區,連續六次榮獲「全國雙擁模範縣」稱號,連續八次獲評「全省雙擁模範縣」。會同亦是一塊有厚重文化底蘊,充滿詩情詩意的沃土,雖然地處山區,但一直秉持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形成獨具特色的文學傳統和文化特征。采風團將用詩人的筆觸講述新時代會同故事,展現會同風采,並在中國詩歌網、詩刊社公號展示宣傳,【詩刊】雜誌還將擇優選發采風創作詩歌作品專輯,為會同的文化建設和發展註入新的活力。

(毛羽 梁珺)

采風團參觀粟裕故居

采風團邂逅高椅古村,在歲月雕琢的畫卷中,探尋詩意的棲居。

采風團走進粟裕同誌紀念館

詩人、中國詩歌網副總編輯、中國詩學會副秘書長符力指導粟裕希望小學學生寫詩。

在連山鄉大坪村,采風團觀看村民的傳統民俗表演鬥牛舞,詩人們紛紛用鏡頭記錄下這精彩的瞬間。

在粟裕同誌紀念館內,采風團認真聽粟裕希望小學紅領巾講解員講解。

中國詩歌網總編輯、【詩刊】社主編助理金石開向會同授予「中國紅色詩歌文化教育創作基地」牌匾。

著名軍教詩人、原【解放軍文藝】雜誌主編姜念光贈詩集【我們的暴雨星辰】給「田野詩班」,並和孩子們合影。

著名詩人、湖南省詩歌學會副會長張戰在粟裕希望小學給孩子們授課。

著名詩人、魯迅文學獎獲得者、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曹宇翔在研討會上發言。

著名詩人、中國詩歌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詩歌委員會副主任盧衛平在林城鎮一完小給孩子們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