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歷史的塵埃——中國古代神話的宇宙觀

2024-02-14文化

閆德亮 /文

▲[明代]佚名【瑤閣仙台圖】,絹本設色,127×30cm。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中國古代神話的第一母題是天地開辟宇宙形成。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宇宙觀念是:天地萬物都是神所化所生,圓圓的天是用擎天柱支撐著的,浮在水上的四方大地是由神龜馱負或神人手托舉著的,地與天有天梯相連相通,整個宇宙空間是三分的世界,時間與空間是相互認同的。

一、創世神話與宇宙起源

「邃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誰能極之?馮翼惟象,何以識之?」這是我們很熟悉的【楚辭·天問】的開篇辭,屈原對天地開辟提出了疑問。天地開辟問題即宇宙起源問題。

中國的創世神話記敘的就是宇宙起源、世界誕生之類的主題。因為,只有有了天地,才可能有人類與一切動植物,才可能有一切生物活動的空間與場所,也才可能為後世的各種文化事項的產生創造條件。在中國,為人們所熟知的創世神話是盤古開天辟地神話,此神話可以分為三類。一類為卵生型,或曰天地分裂型:

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裏。(【藝文類聚】卷一引徐整【三五歷記】)

另一類為屍體化生型:

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裏,肌膚為田土,發髦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虻。(【繹史】卷一引【五運歷年記】)

除此之外,還有一類創世神話,即世界父母型,或曰自生型:

古未有天地之時,惟象無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閔,澒濛鴻洞,莫如其門。有二神混生,經營天地,孔乎莫知其所終極,滔乎莫知其所止息,於是乃別為陰陽,離為八極,剛柔相成,萬物乃形,煩氣為蟲,精氣為人。【淮南子·精神訓】

上面的古籍記載了卵生型、化生型和自生型三種創世神話,回答了宇宙的起源問題。在天地未開辟之時,整個宇宙是混沌一片的,沒有光明,沒有方向,沒有時間;盤古死後屍體化生了萬物;陰陽相混,共生天地,共成萬物。這種神話的宇宙觀不僅是民族性的,也是世界性的。

二、天圓地方與大地環水、地載於水,擎天柱與負地龜

天地形成之後,先民們憑著自己的觀察和想象認為,天如鍋蓋一樣籠罩著大地,而大地像一塊大方木板由神人托起或神龜等神物馱著漂浮在大海上。這就是古人的天圓地方、大地環水、地載於水的宇宙觀。

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念即所謂的蓋天說,發源於殷商,是神話宇宙觀的遺存,很多古籍都有記載:天道圜,地道方。(【呂氏春秋·圜道】)法陰陽者,德與天地參明,與日月並精,與鬼神總,戴圓履方(高誘註:圓,天也;方,地也)。(【淮南子·本經訓】)「天圓」的觀念很容易理解,舉頭望天極目環視,天的確象一個大圓蓋子扣在大地上。再者,在先人的觀念中,太陽執行是由東(左)升起至頭頂(上)而西(右)沈至地下(下),第二日又從東復升,這樣太陽走出了一個圓弧線,那麽這又說明了天是圓的。

屈原在【天問】中說「地方九則,何以墳之」。那麽,「地方」觀念是怎麽產生的呢?原始人根據太陽執行所獲得的四方方位觀念,認為有限的大地在四個方向上均有盡頭,因而大地也就被想象成是四邊形的實體了。大地之所以是有限的,又同大地四面由大水圍繞的神話觀念有關,由此還衍生出了中國上古的「四海」之說:認為在地的每一條邊上都有一個海,即東海、南海、西海、北海。而古之「四海」是相連相接的,它呈一個環形環繞在大地四周。大地不僅四面環水,而且還是浮在水面上的,即「地載於水」。在長沙出土的一號馬王堆漢墓的覆棺銘旌帛畫上,大地下畫了很多水生動物,就能說明這個問題;另外,中國傳統文化中把地下面稱「黃泉」也能說明這個問題;再有,一些「天橋」、「渡船」的喪葬習俗都是「地載於水」的宇宙觀的遺存。

天圓地方、地載於水,但天和地是靠什麽固定的呢?在中國神話觀念中,懸在頭上的天是靠擎天大柱子的支撐得以穩固,浮在水上的地是由神龜、大魚背負著或由神人雙手托舉著才得以穩固。這樣就形成了擎天柱與負地龜之說。

「天柱」在中國神話中是普遍存在的。【淮南子·覽冥訓】言「斷鰲足以立四極」。可見天有四極(即四柱),是以四鰲足充當的。其實在典籍中不光是獸足作為天柱,山體其實也是可以作為天柱的,像昆侖山:

「昆侖山,天中柱也。」(【藝文類聚】卷七引【龍魚河圖】)

「昆侖山為地首,上為握契,滿為四瀆,橫為地軸,上為天鎮,立為八柱。」(【太平禦覽】卷三十八【河圖括地誌】)

上面的典籍告訴我們,天有八柱。「天之八柱」的概念還可以在古籍中找到很多佐證:【楚辭·天問】曰:「天極焉加?八柱何當?」王逸註曰:「言天有八山為柱」。【淮南子·地形訓】曰:「天地之間,九州八柱」。這說的都是八柱撐天。「八柱」又稱「八極」,實乃八山。

八纮之外乃有八極:自東北方曰方士之山,曰蒼門;東方曰東極之山,曰開明之門;東南方曰波母之山,曰陽門;南方曰南極之山,曰暑門;西南方曰編駒之山,曰白門;西方曰西極之山,曰閶闔之門;西北方曰不周之山,曰幽都之門;北方曰北極之山,曰寒門。(【淮南子·地形訓】)

這西北方的天柱,後來被共工「怒觸」而「柱折」,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雖然天空和大地穩定了,但從那以後,天空向西南方向傾斜,日月星辰都圍繞這個方向執行;大地則向東南方向傾斜,江河都向此方向流動。

在神話中,天是由天柱撐起的;那麽載於水的地,又是怎樣浮在水面上的呢?

在【金文編】附錄上有兩個常見的至今尚未破解的符號(【父戊盉】、【婦未於鼎】),葉舒憲先生認為它們是一種宇宙模式的擬象。處在擬象底部的,毫無例外都是龜魚形水生動物,這從一個側面也說明了大地是靠龜魚等神物馱負的。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一號出土的覆棺銘旌帛畫中,明顯地告訴我們:大地是一個方盤狀的,其下面出現的海洋生物很能說明地是由龜等馱著的;畫中還明確畫出了神人兩手托起大地。這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地是由龜魚等水生神物馱著的,也是由神人雙手托起的。葉舒憲認為,地載於水,由某種生物(或為人、或為水生動物、或為其他動物)支撐的神話觀念是世界性的,在北美印第安人中,有兩手托起方盤形大地的人形神和宇宙圖,在埃及有大地是壓在一個人面蛇臂的神之頭頂上的雕刻。①

擎天的四極八柱和負地的神龜(或神人)體現了古人宇宙觀念的神話性,這種宇宙觀是以大地為基準定位——由地下到地上而天空,從而將天地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三、天地相連與宇宙階梯

在神話觀念中,天地剛剛被開辟出來時,它並不像今天這樣絕對地分開,而是有相連之處的;人和神之間也經常走動,互相往來。神可以憑借自己的神力自由來往於天地之間,而人只有具有一定的巫術、透過特定的通道才能到天上。這種宇宙通道就叫天梯,神話中表現為山和樹兩種物體,山稱之為宇宙山,樹稱之為宇宙樹。

神話中最初是以山為天梯的。連通天地的宇宙山在中國古代神話中主要是昆侖山、靈山、肇山、登葆山等。

昆侖之丘,或上倍之,是謂涼風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謂懸圃,登之乃靈,能使風雨;或上倍之,乃維上天,登之乃神,是謂太帝之居。(【淮南子·地形訓】)

華山青水之東,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高,柏高上下於此,至於天。(【山海經·海內經】)

登葆山,群巫所從上下也。(【山海經·海外西經】)

高山,壁立萬仞,絕頂難攀,常被看作是天神下地上天之路。後來又想象高大的樹木也可以通天。據古籍載,連通天地的宇宙樹有建木、扶桑等。

南海之內建木,百仞無杪,上有九禾屬,下有九拘,其實如麻,其葉如芒。大昊爰過,黃帝所為。(【山海經·海內經】)

建木在都廣,眾帝所自上下。(【淮南子·地形訓】)

天下之高者,有扶桑無枝木焉,上至於天,盤蜿而下屈,通三泉。(【古小說鉤沈】輯【玄中記】)

扶桑不僅僅作為天梯的代名詞,它的神奇之處還在於它和宇宙天體太陽的關系,【山海經·海外東經】言:「旸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在【淮南子·天文訓】中也提到了太陽經過扶桑,「日出於旸谷,浴於鹹池,拂於扶桑,是謂晨明;登於扶桑,爰始將行,是謂朏明……」扶桑既是太陽們歇息、寓居之所,又是它們開始新旅途的出發地和必經地。

關於宇宙樹,民間還有許多傳說,有七仙女撒下的淩霄花種子、九仙姑種的葫蘆、馬桑樹、若木、窮桑、尋木等。

人與神原本是可以透過天梯自由交通的,但顓頊時代時卻做出了絕地天通的事:

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是謂「絕地天通」。(【國語·楚語下】)

因「九黎亂德,民神雜糅」,顓頊就做了「絕地天通」的事,拆掉了天上與地上相連的「天梯」,堵塞了人神交通的這條通道,其目的是整頓凡人與天神的秩序,理順人、神的關系,阻斷人神之間頻繁的交往。這從另外的角度可以看出,「天梯」在神話裏本是存在的。

四、宇宙空間結構之水平三界與垂直三界

伴隨著宇宙方位的確立,人們對宇宙空間結構的認識得到了深入,表現在水平結構上即分為西、中、東三界。

在中國古代神話觀念中,昆侖山是一個神山,它不僅是天柱,同時也是天梯。昆侖山在中國古代神話系統中,位於中國的西部。那裏住滿了神人,對於凡人來說,昆侖山是可望不可即的。

昆侖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山,投物皆燃。有人戴勝,虎齒,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山海經·大荒西經】)

昆侖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神陸吾司之。(【山海經·西山經】)

昆侖山是天帝之宮,是神的樂園,有很多珍寶異物;它高達萬裏,下與天齊,四周有「弱水之淵環之」,外有火山繞之,是神住居遊戲的地方。要想登上昆侖山首先要透過弱水和火山;要想不被溺死和燒死,那就要有西王母的不死藥,而西王母就住在昆侖山上。【淮南子·地形訓】中把昆侖山描述為三層:第一層稱為涼風之山,又叫不死之山;第二層叫懸圃,又叫玄瑣;第三層是神仙們活動的地方,頂部就是天庭帝都。

昆侖山向東直到海濱。這廣袤的中間區域居住著人類,他們受著天神的主宰,過著人類的生活,也怡然自得。

在黃河註入大海的海中有一個仙境之地,那裏有五仙山。【列子·湯問篇】中言,渤海之中有「岱輿、員嶠、方壺、嬴州、蓬萊」五仙山,後來由於負載岱輿、員嶠二山的鰲被釣,此二山沈入北極海中。【山海經·海內北經】中言「(蓬萊)上有仙人,宮室皆以金玉為之,鳥獸盡白,望之如雲。在渤海中也。」司馬遷在【史記·封禪書】裏對東海上的仙境的描述同【山海經】中的一樣,不同的是提及了「不死之藥」,這是昆侖山上西王母也有的東西。

東海仙境是神仙們的樂園,神話中的神有的在這裏被仙化了。嚴格地說,東海仙境與昆侖神山不能混為一談,但是古人們為了找到一個東西的對稱點,故依照昆侖山塑造出了一個東海仙境。東海仙境是仙話,但其內容要素多與神話相同,而仙話和神話又是很難區分的,而從神話的大概念講,仙話也屬於神話,故我們在這裏把仙話與神話放在一起敘述,把仙話當做神話來進行分析,意在表達古人們對整個宇宙水平結構的想象,以便更全面地了解神話宇宙觀。

從上我們可以看到,在中國古代神話裏,宇宙結構的水平模式是由西向東分為西、中、東三個區域,這就是:西邊是以昆侖山為中心的神界,中間是人類居住的人界,東邊是仙人們居住的仙界。我們稱之為宇宙結構水平三界,也即神、人、仙三界。人神之間有水與火阻隔,人與仙之間有海阻隔。

中國古代神話中對宇宙構造不僅有自西向東水平三界的模式,而且還有自上而下垂直三界的模式:即天上(上)的神界,地上(中)的人界,地下(下)的鬼界。

這種上古神話中的神、人、鬼三重天模式,在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一件覆棺銘旌帛畫中反映得淋漓盡致。同時,它也反映出神話中對天上、地上、地下三度空間的理解和想象。帛畫分為上、中、下三個部份:處在畫面上方的為天上的景象,其標誌為位於中央是最高天神(可能是伏羲女媧)和兩旁的日、月以及龍鳳等不死的神獸;處在畫面中央的為人間的景象,大地明顯為一方盤之狀,其上有人、動物及人類的生活場面;處在畫面下方的為地下的景象,畫有魚鱉之類的水生海洋動物,方盤狀的大地是由神話傳說中的土伯禺強(陰間神兼海神)兩臂托起。

在【金文編】附錄上中有兩個常見的至今尚未破解的符號(【父戊盉】、【婦未於鼎】),葉舒憲先生認為它們是一種宇宙模式的擬象②。其意蘊顯然包括了天、地、地下大水所構成的三分世界。處在擬象底部的,毫無例外都是龜魚形水生動物,它以兩臂支撐起用人的腿腳為象征的方形大地,而人象的頭部顯然是象征天的。

神話中的垂直三分世界分別確定了神、人、鬼的空間分界。神在高高的天上俯視著大地、逍遙地生活,還可以自由上下於天地之間,透過天梯、借助巫法,人也可以上到天庭與神同樂。神界是永生的世界,凡人與鬼魅不可企及。人間是有生亦有死的世界,一切生命都要受到死亡法則的支配。地下鬼界也叫冥界是鬼的區域,也說是人類的地獄,或叫陰間,人死後化為鬼住在下面,神話中稱之為「幽都」(因不見日月黑暗幽晦而名)或「黃泉」(因地載於水而名),不是人類向往的地方,人們常說「死後讓你下地獄」,就能看出人們對「地獄」的恐怖。

五、時空認同的宇宙觀念

在神話宇宙觀中,宇宙的構造及其空間結構都是直觀性與形象性的。在先人獲得的這些宇宙觀念中有東、南、西、北四方位,那麽這種空間上的四方位是怎樣確立的呢?空間四方位的確立依據的是太陽的日執行軌跡。在創世神話中,天地開辟宇宙形成也就是光明取代黑暗的過程。當太陽從黑暗中升起時,創造主也創造出了第一個方位,那就是日出的方位,即東方;爾後太陽的執行偏離了東方,當至一個最高點定為南方;至落日地平線定為西方;當太陽落入地平線下方或地底後,初民認為是太陽轉了方向,這個方向就是北方。根據太陽執行的軌跡,在神話觀念中,東、西、南、北四方位表現在平面構圖的定位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

太陽使先人確立了空間方位,同時也確立了時間概念。人類的祖先根據太陽的朝出夕落執行軌跡,確立了一日中的朝、午、夕、夜四時:太陽從東方升起即為朝,至最高點南方即為午,至落入地平線西方即為夕,轉入地下北方即為夜。根據太陽的執行軌跡,朝、午、夕、夜四時正好與東、南、西、北四方吻合對應,其平面構圖位置為「上午下夜左朝右夕」。

另外,人類的祖先還根據太陽的年執行軌跡,確立起了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四季在平面構圖上的位置是「上夏下冬左春右秋」。

時間空間概念都是根據太陽確立的,是太陽執行位置抽象化的結果。這樣,時間與空間在神話宇宙觀中也是相互認同的,即:東、南、西、北四方位分別與早、午、夕、夜四時及春、夏、秋、冬四季認同。時空認同是神話宇宙觀的最明顯特點,這已為人類學家所證明,我們也可以從古文化中找到佐證。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很多神話都演變成了後世的祭儀活動。司馬遷在【史記·樂書】中載:漢時,官方禮樂活動中常唱一首四季歌,即春歌【青陽】,夏歌【朱明】、秋歌【西皞】、冬歌【玄冥】。班固在【漢書·禮樂誌】也有記錄,不同的是「西皞」變為「西顥」。這首四季樂歌的內容是關於一年四季之間不同時節的自然現象和人事活動,一首歌代表一個季節,分別是春、夏、秋、冬。其實,這首四季樂歌是神話中祭祀太陽的一種祭儀遺存,表現出了一年中的四季太陽,它即是太陽的四個別稱:「青陽」即春天的太陽;「朱明」為夏天的太陽;「西顥」是秋天的太陽;「玄冥」是冬天的太陽。這四個太陽的別稱從字面結構與意義上看,都與太陽有關,它也表達出了太陽一日的情況:「青陽」即是「初升的朝陽」,也為早晨的代表;「朱明」即是「當空的赤日」,也為中午的代表;「西顥」即為「西照的夕陽」,也為黃昏的代表;「玄冥」即是「昏暗不明的落日」,也為夜晚的代表。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時間上春、夏、秋、冬四季與朝、午、夕、夜四時是相互認同的。

【山海經·大荒南經】言「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生了太陽的羲和而後又做著禦日的工作。在【淮南子·天文訓】中,記載了太陽一日的執行路線:

「日出於旸谷,浴於鹹池,拂於扶桑,是謂晨明……至於虞淵,是謂黃昏;至於蒙谷,是謂定昏。日入於虞淵之汜,曙於蒙谷之浦,行九州七舍,有五億萬七千三百九裏。」

【淮南子】中的「旸谷」、「昆吾」、「虞淵」、「蒙谷」是太陽執行的四個點。在【尚書·堯典】中,太陽執行的四個點被稱為「旸谷」、「昆吾」、「昧谷」、「幽都」。【淮南子】中的「晨明」、「正中」、「黃昏」、「定昏」是太陽執行的四時,用通俗的語言表示即是「朝」、「午」、「夕」、「夜」。「四點」和「四時」即是一日中太陽執行的位置稱謂和時間稱謂,它們也可作為太陽的別稱來象征太陽。由於「四點」與「四時」與太陽的執行相吻合,所以它們也是各自相認同的。

根據神話思維的類比認同原理,回到四季樂歌中,古人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一日中,「青陽」升起於東方,故又成為東方的象征;「朱明」向上執行至南於正午位置,故又成為南方的象征;「西顥(西皞)」執行於西方日落位置,成為西方的象征;「玄冥」轉入地底進入昏暗地底位置,即為剩余一方北方的象征。

由於時空隨著太陽的執行在某點出現了吻合,根據神話思維的類比邏輯及認同原理,再結合四季樂歌與太陽執行軌跡的時空概念,我們可以確立以下四組時空對應模式:

旸谷(日出處)、東——朝——春——(青陽)

昆吾(日中處)、南——午——夏——(朱明)

昧谷(日落處)、西——夕——秋——(西顥)

幽都(日隱處)、北——夜——冬——(玄冥)

古人根據太陽執行軌域的不同位置,認識了朝、午、夕、夜四時和春、夏、秋、冬四季,分辨出東、南、西、北四方位,區分出了神、人、仙(鬼)三界。此後,神話在流傳過程中又衍生出了四方天帝——太皞、炎帝、少昊、顓頊,四方天神——句芒、朱明、蓐收、玄冥,四方神獸——青龍(蒼龍)、朱雀(朱鳥)、白虎、玄武。

中國上古神話宇宙觀具有直觀性、形象性、抽象性的特征,其中含有天文、地理、農耕等方面的知識。神話宇宙觀中有合理的認識,也有不科學的因素,但其間所透出的樸素的辯證意識,為後世認知宇宙奠定了體系與框架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