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祭祖掃墓究竟是清明節還是寒食節?

2024-04-04文化

枯木

清明節放假,祭祖掃墓,這是總所周知的節日,標題之問似乎略顯多余。然而,這裏面關系到文化傳承的延續,值得我們追根溯源,還原文化習俗,回歸歷史傳承,弘揚節日內涵,繼承中華優良傳統,因此,有必要正本清源。

提到寒食節,如今很少有人了解,只有在少數地區還在保留著這個節日,在大多數人的印象當中已經快消失殆盡,讓我們沿著歷史軌跡,來尋找寒食節的起源,喚起塵封的記憶,希冀可以維系歷史文明紐帶。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個禮儀之邦,以孝治國,百事孝為先,孝道分別為生前盡孝,逝去追思。關於孝道有專門的【孝經】傳世,規勸人們的行為準則,成為儒家經典之一。生前盡孝典籍浩繁,這裏就不贅述,我們談談追思,追思的目的是為了慎終追遠,寄托哀思,從而凈化心靈,歸化民風,【論語•學而】:「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意思是效法先古聖賢,人們的道德自然就會敦厚了。

遠古時期,人們去世後

「不封不樹」

(【禮記】),也就是沒有墳丘,不知樹木,祭祀在家廟進行,春秋時期,

墓祭之風開始風行,據【禮記】記載是從孔子開始的。

因為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去世的早,孔子母親去世後,想要和父親合葬,但卻覓不到父親的墳墓在何處,經「郰人袂父之母」指點才找到。孔子認為子孫祭祀祖先必要酌禮節, 「忘宜」就是「失德」,於是便在父母墓穴上培土壘墳作標誌,從此墓祭便成習俗。

而寒食節的來歷,則和春秋時期晉國名臣介子推有關。

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重耳因「驪姬之亂」在外流亡十九年,介子推忠心耿耿,「割骨奉君」,歷盡磨難,一直輔佐在身邊,晉文公復國後,時值周室內亂,「未盡行賞」,便出兵勤王,是以賞從亡者未至介子推。

對此,介子推沒有他人一樣主動請賞,並且不屑與屑小為伍,不食君祿,攜母入綿山隱居。晉文公發覺後入山尋找,為了讓介子推出來,便舉火燒山,沒想到介子推拒之不出,與母同時焚身綿山。晉文公悔恨不已,便下令在介子推忌日禁火,食寒食,結合墓祭,於是形成了在寒食日祭祀祖先和先賢的節日。

介子推

逝世為

公元前636年

,距今已有

2660年

的歷史(比端午節的發生

早358年

),

忌日為

冬至後一百五日

。寒食節人們祭祖掃墓,認祖歸宗,剛開始習俗只是在中原一帶流行。到了漢代,寒食墓祭之風漸盛,「掃除墓地」成了常規。(【漢書•酷吏傳】)

到了三國魏晉時期,由於與春秋時晉國的「晉」同音同字,因而對晉地習俗掌故特別垂青,於是寒食節紀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習俗擴充套件到了全國各地,寒食節成了全國性的節日。比如南北朝時的

【荊楚歲時記】

就有

「去冬節一百五日, 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

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

」的記載。

到了唐朝,寒食節更為隆重,成為法定節日。

開始規定寒食節放假四天:「(開元)二十四年(736)二月二十一敕:‘

寒食、清明四日為假

’」(【唐會要】卷八十二)。按大歷十二年(777)詔令,唐朝衙門依例放假五天:「

自今以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

」到貞元六年(790),假日加到七天。

這樣官員們可以從容地進行掃墓祭奠之事,寒食節已經成為民間祭祀祖先的第一大節日。這在唐代詩人

王冷然

【寒食篇】

中就有體現:

「天運四時成一年,八節相迎盡可憐;秋貴重陽冬貴臘,不如寒食在春前。」

說明寒食節的重要程度超過了重陽節和年終蠟祭。

古代鉆木取火示意圖

唐朝寒食節還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傳火」。

據【葷下歲時記】記載,由於寒食禁火,很多家庭就沒有了火種,因此需要引火種。而鉆木取火較難,宮廷便令內官用宮殿錢鉆榆木取火,並在過了寒食日將榆柳薪火賜給親近大臣,以示寵幸。達官貴族將傳火的榆柳火條插於門前炫耀,親臨爭相引火種,這就是「

薪火相傳

」的來歷。

後人爭相效仿,一直到後代還有此風俗。這在唐代詩人

韓翃

【寒食】

中有體現: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漢宮為比喻,喻唐朝皇宮)。

寒食節放假的律例在後代一直得到延續,北宋龐元英【文昌雜錄】卷一記載:「

祠部休假歲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

」。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十五引宋呂原明【歲時雜記】說:「清明前二日為寒食節,前後各三日,凡假七日。

而民間以一百四日禁火,謂之私寒食,又謂之大寒食。

北人皆以此日掃祭先塋,經月不絕,俗有寒食一月節之諺。」

金元時期,寒食節放假三天。

【金史卷十一•大金集禮卷三二•休假】記載,金熙宗天眷二年(1139年)規定,寒食節休假三天。元朝【通制條格卷二二•假寧•給假】記載,寒食放假三天。

到了明朝,官員基本上不放假,三大法定節假日僅僅是元旦(正月初一)、元宵和冬至。清朝追尋明朝舊例,也不放假。雖然不放假,可是一到寒食節,民間祭拜祖先的習俗已經約定成俗,寒食節依然得到官方和民間認可。

到了民國政府,將清明節定為節日。

從此,寒食節逐漸退居清明節之後,清明節反而成了祭祀祖先的節日。新中國成立後,2007年頒布【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將清明節正式成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們對寒食節的認識逐漸模糊。

反觀清明節,清明節屬於二十四節氣之一。西漢時期的

【淮南子•天文訓】

中說:

「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

「清明風」:即

清爽明凈之風

。【歲時百問】則說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

清明節在古代只是節氣,因為和寒食節相近,一般在寒食節後第二日,因此人們在寒食節放假的時候,自然會同清明節氣一起放假,因此人們經常會把寒食清明一起來講。

這在唐宋詩詞裏面多有體現,比如唐代詩人

白居易

的詩詞:‘’

【寒食野望吟】

烏啼鵲噪昏喬木,

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就是二者並用。

然而,古代清明主要是踏青節,因為和寒食節相近,因此難以避免會經常混用,縱觀唐宋詩詞,關於寒食和清明的詩詞多達幾百首,

其中寒食詩詞無一不是關於掃墓祭祀之詞,而清明詩詞大多是遊玩踏青之語

。比如孟浩然【清明即事】:

帝裏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白居易【清明夜】:

好風朧月

清明

夜,

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

遙聽弦管暗看花。

杜甫的【清明二首】等等。

關於清明的詩詞最著名的莫過於是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事實上,這首詩裏面的「

清明

」只是指出清明時節左右,人們祭掃祖先,是一個時間範圍的概念,並不是指出清明節為祭掃之日。

關於寒食節,還有個大寒食和小寒食之說。

在唐代大詩人

杜甫

的詩詞就有明例:

【小寒食舟中作】

佳辰強飲食猶寒

,隱幾蕭條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雲白山青萬余裏,愁看直北是長安。

宋【歲時雜記】也有記載,

寒食節第一天為大寒食,第二天小寒食

,這個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如今山西大部份地區依然有小寒食一說,只不過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這是因為

清朝湯若望的歷法改革

的原因。

湯若望

對歷法進行改革前,清明節氣是在寒食節後第二天,第一天為小寒食,歷法改革後,

以清明節為依據,前一天成了寒食節

,以後人們沿用湯若望歷法,因此寒食節其實是小寒食。而且經過民國政府將清明節定為法定節日,寒食節逐漸式微,只能存在於民間,很少得到官方宣傳。

寒食節雖然甚少得到宣示,然而在民間卻因為寄托著人們許多美好願望、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訊。因此得以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別說國內,就連南韓現在都過寒食節。倘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被人搶註之類的事情再次出現,那就悔之不及。

南韓四大傳統節日之寒食節

因此,從文化底蘊和歷史傳承來看,寒食節比清明節承載著更多的文化血脈。寒食節為了紀念介子推默默奉獻的忠貞之氣、不與屑小為伍的錚錚鋼骨、不貪名利的高尚品德。再加上寒食節祭祖掃墓,慎終追遠,追思前賢的優良傳統。在此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之際,有必要大力宣傳寒食節。而清明節自然回歸二十四節氣之本位,或者退一步在宣傳清明節之時,勿忘寒食節,這樣才能更好的繼承發揚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