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明教教主張無忌始終未能解決的重大問題

2024-04-29文化

【倚天屠龍記】大家都知道,張無忌最後退位了,明教裏頭發生了一些讓人大跌眼鏡的事。原來光明頂的高層很快就失勢了,像朱元璋這樣的大佬上位,掌握了明教的實權。金庸在書裏說,楊逍「年老德薄」,不能再和朱元璋爭了。

楊逍怎麽就「年老德薄」了?他可是光明左使,武功高強,資歷深厚,還有偶像氣質,怎麽就不能和朱元璋他們爭了呢?這個問題說來話長,涉及到明教長期存在的一個大問題,或者說是一個暗流。

張無忌一直沒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可能他意識到了,但沒來得及處理,給明教留下了致命的隱患。

當初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的時候,少林、峨眉等門派來勢洶洶,明教只能靠五行旗跟他們血戰。從六大派的戰報和談話中就能看出五行旗的抵抗有多激烈、多勇敢。當時明教四分五裂,只有五行旗保持了完整的建制,戰鬥力還比較強。

這一仗,五行旗犧牲最慘重,尤其是銳金旗,差點全軍覆沒,莊錚戰死,吳勁草斷臂。如果不是張無忌出手相救,銳金旗的番號都要被撤銷了。

但問題是,當時教中的高層在幹嘛?危難時刻,光明二使、四大法王、五散人在哪裏?光明頂之戰,明教是怎麽輸的?怎麽會一敗塗地?

就在五行旗在前線浴血奮戰的時候,楊逍、韋一笑、五散人等幾個高層卻在後方爭教主,還打了起來。結果被少林的圓真和尚趁機摸進來,把他們一鍋端了。

如果你是前線的五行旗將士,你會怎麽想?除了這七個人,其他高層又是什麽表現?範遙因為女人的事頹廢了,跑到國外當武士去了。龍王為了嫁人叛教了,殷天正雖然帶隊來援,卻遊而不擊,坐視五行旗被屠。謝遜更是瘋了,到處殺人,帶著屠龍刀流亡海外。

這就是當時光明頂高層的群相:纏結於男女關系的,別有用心的,發瘋發癲的,臨陣脫逃的,一個比一個不堪。殷天正父子後來倒是出力作戰了,但能否贏回明教人心?

當時五行旗被六大派圍攻,殷天正的天鷹教卻在旁邊觀戰,他們軍容齊整,糧草充足,卻始終按兵不動。為什麽呢?因為如果五行旗被殺光,天鷹教會暗暗高興。事實上銳金旗差點被殲滅,掌旗使戰死。如果你是銳金旗的戰士,你會怎麽想?

還有一個標誌性的細節:當張無忌力戰六大派,索要兵器的時候,殷天正居然摸出一把「白虹劍」,周顛摸出一把雕刻精美的寶刀,都是保養得好好的。

這太搞笑了,大家之前都要引頸就戮了,上層首腦的包袱裏居然還有完好無失真的兵器。怎麽不早點拿出來跟倚天劍拼呢?這時候,每一把完好的寶刀寶劍都是恥辱。

明教的重大隱患,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這裏埋下的。在戰士們眼裏,光明頂高層從楊逍以下,可謂失德敗行,幾乎爛透了。

幸好張無忌出手擊退六大派,成為教主。這時正是整頓明教、賞功罰過的關鍵時刻。但明教卻沒有這麽做。新教主一上任,鞭炮一放,大家都歡天喜地,這事就沒人提了,被有意回避了。

從此高層還是那些高層,一個人事變動都沒有,勛舊們照樣耀武揚威。甚至他們因為擁立張無忌有功,地位反而更穩固了。

五行旗的兄弟們會怎麽看?其實明教多年來的人事制度就是對五行旗不公的。他們是「幹活有份,提拔無望」,上面的法王很多都是空降的、外來的,不是從五行旗裏出的。過去就欺負老實人,現在立了新教主,還是繼續欺負老實人。

搞笑的是,位子輪不到五行旗,但明教要打硬仗的時候,還是只能依靠五行旗。你看後來明教去少林寺耀武揚威,楊逍是靠哪支隊伍來撐場面的?還是五行旗。五行旗的業務能力如何?非常精良,震驚敵膽。但兄弟們會想,提拔沒有我們的份,怎麽打仗拼命又靠我們了?

楊逍的「天地風雷」四門,人員眾多,編制龐大,但從頭到尾就沒發揮過什麽關鍵作用。楊逍的機關平時就靠幾個童子跑來跑去,搞一點簡報,維持日常運轉。也不知道這個四門裏的人都是幹什麽的,平時都在忙什麽,是不是都是用來安插領導的親戚的,不然怎麽毫無業務能力,沒有半點作用?

最後再講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可能更加嚴峻。六大門派為什麽要圍攻光明頂?明教為什麽會得罪整個武林?歸根結底還是名聲不好,有人為非作歹,招致眾怒。那麽究竟是誰在為非作歹?

五散人中的「說不得」說過一段話,揭示了根本原因:「本教教眾之中……濫殺無辜者有之,奸淫擄掠者有之,於是本教聲譽便如江河日下了。」那麽請問是誰濫殺無辜?誰奸淫擄掠?至少我們知道的,是楊逍奸淫,殷天正擄掠,韋一笑吸血,謝遜濫殺無辜。明教的惡名,至少有相當大一部份是源於這些高層的胡作非為。你們胡搞瞎搞引來外敵,卻要包括五行旗在內的眾兄弟流血犧牲。換做是你,你服嗎?你想得通嗎?

光明頂的暗流湧動,簡而言之,就是領導層的不端行為、員工的敷衍了事、行為的不檢點,而像五行旗這樣的前線部門長期受到打壓,付出巨大犧牲卻晉升無門,心中充滿了憤怒和失望。

張無忌憑借其威望和高超的武藝,以及他的寬厚為人,暫時平息了矛盾。但這種深層次的矛盾遲早會爆發。

張無忌是否意識到了這個潛在的問題?我想他可能也有所察覺,並開始著手調整。比如,他後來特別提拔了銳金旗的吳勁草。吳勁草正是五行旗中的佼佼者。

在少室山的大戰中,張無忌指揮全軍,特意提拔吳勁草,讓他擔任總軍法官,監督全軍。這個職位通常應該是由法王來擔任,或者按照慣例,至少是刑堂執法的冷謙。但張無忌卻破格提拔了吳勁草。

吳勁草對此感到非常振奮,心想:「教主第一個就想到了我,這真是我的榮幸。」

張無忌賦予吳勁草的權力非常大,他可以在戰場上執行法律,自行決定行動。任何不遵守命令的英雄好漢,銳金旗的長矛和短斧都會向他招呼,即使是教中的老前輩也不例外。冷謙作為刑堂執法,反而顯得有些尷尬。

這極大地提升了吳勁草個人的威望,也給五行旗增光不少。在明教的高層中,吳勁草的聲望日益上升。而且,恰好上層有空缺的職位,四大法王中有三位空缺,正是提拔人才的好機會。

然而,張無忌雖然有意提拔吳勁草,卻沒有時間了。最佳的時機已經錯過,他的兄弟們沒有再給他補救的機會。

不久之後,發生了驚天動地的權力更叠,張無忌被人算計,被迫下台,明教的局勢也隨之改變。隨之而來的,必然是那些舊有的權貴失勢,被邊緣化、清洗。

新上台的都是些什麽人呢?是朱元璋、徐達、常遇春這些實力派。許多讀者可能沒有註意到,他們正是五行旗中的人,朱元璋和徐達是洪水旗的成員,常遇春則屬於巨木旗。

明教的變革,無疑是地方實力派的勝利,但同時也是五行旗多年被壓抑後的反擊。

這時,你就能理解為什麽說楊逍「年老德薄」了。只要兄弟們問一句:「光明頂之戰,我們流血的時候,你這個左使在哪裏?」就足以讓楊逍啞口無言,這算不算「德薄」?

感慨之余,回顧過去,光明頂大戰剛結束時,張無忌提出了三條規則,比如與六大門派和解、迎回謝遜等,這些看似瑣碎的小事。

但真正應該提出的三條規則應該是:全面反思明教二十多年的內亂;全面反思光明頂之戰;全面獎勵有功之臣,嚴懲失職的敗類。為什麽要迎回謝遜?

一個失去理智、濫殺無辜的法王,為什麽要迎回他?真正應該迎回的,難道不是兄弟們的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