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太倉博物館藏近現代名人手劄書法

2024-01-23文化

函綿邈於尺素

吐滂沛乎寸心

太倉博物館藏清末民初名人手劄

手劄,又稱尺素、尺牘、魚雁等,是書信的代稱,是古時傳遞資訊、交流情感的重要媒介。

早在先秦時期,古人將一尺長的木牘用來寫信,是為「尺牘」。

中古時期,紙張普及、書藝精進,流傳至今的晉唐名帖往往即為古人的一封手劄。

明清以來,書信的格式、措辭等日趨規範,寫於花箋之上,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

及至近代,私人客製箋紙、箋譜蔚然成風,以詩寄懷的「詩劄」大量湧現,無不是文人風雅的體現。

此展清末民初名人手劄系太倉博物館館藏,由收藏家殷繼山先生捐贈。按其性質可分為兩大部份:

一、清末民初各地文人致太倉籍名士錢溯耆的詩劄,涉及周慶雲、劉世珩、潘飛聲、葉景葵、瞿鴻襪、張鈞衡、汪洵、宗舜年、章欞、何乃瑩、秦綬章、吳燾、俞鐘鑾、楊葆光、劉炳照等五十七人之作品,他們或為致仕官員或為儒商富賈或為文士鄉紳,舉人、進士出身者不在少數,其中不乏軍機大臣、文化名流及收藏巨擘。他們雅好吟詠、能詩善書,辛亥後,大都流寓滬上,意趣相投而頻繁雅集、詩酒唱和。

二、清末民初太倉籍文人所舉「消寒詩社」唱和詩劄(含部份信劄),包括姚鵬圖、聞福圻、聞錫奎、錢溯灝、毛祖模、李澍、汪曾蔭、汪曾保、汪曾武、王保講、金燕、陸長僬、錢溯時、蔣汝城等十六人之作品,居官在外或回鄉閑居期間以詩寄懷,互通音問。

這批手劄書提供了清末民初上海及太倉地方文人舊體詩歌唱和集會的原始資料,兼具歷史、文學、書法價值。所用箋紙圖案多樣,制作精美,其中尤以錢溯耆制贈友人之金石文字紀年箋最具特色,在當時就已為人稱譽。

「函綿邈於尺素,吐滂沛乎寸心」,尺素雖小,寄情則深,俱為文人心曲,亦稱風雅余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