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中國現代文學補遺書系」的閱讀與記憶

2024-03-26文化

文|孫永慶

對於熱愛生活的人來說,發現是很有趣的事。生活中就有些不期而遇,比如在觀賞植物時,忽然看到一株不認識的植物開了一朵鮮艷的小花,一股莫名的幸福感會油然而生。一個文學愛好者發現了自己心愛的作家的作品,就像碰到一見鐘情的戀人那樣興奮,讀「中國現代文學補遺書系」就是這種心態。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方興未艾,湧現出許多研究現代文學的知名學者。他們開始反思現代文學史撰寫中的諸多問題,在現代文學史領域,進行了重寫文學史的討論。這一時期的現代文學史,註重介紹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以及左翼作家等,卻忽略了一些文學創作風格迥異的作家。例如張愛玲、徐訏、無名氏、梅娘、沈櫻、陳西瀅等,那時連許多現當代文學研究者也不知為何人,更沒讀過他們的作品,別說是普通讀者了。正如孔範今教授在補遺書系總序中所說:「由於舊時的偏見和特定歷史階段的合理選擇,長期以來呈現在廣大讀者和研究者面前的現代文學,竟是一個很不完整的世界,許多在當時頗有影響的作家、作品迄今鮮為人知。近年來雖有部份作家的部份作品被陸續重印,但畢竟尚有較多遺漏。」

為了改變現代文學研究的這一現狀,孔範今教授做出了一個大膽的學術策劃,編一套現代文學補遺的大書。在當時的學術環境下,搜集資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孔範今教授帶領劉海棲、張華、李夜平、苑良珍等學者,北到東北三省,南到福建、廣東,奔波於天南海北,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拜訪許多健在的老作家,翻檢舊時的報刊圖書,從中發現線索,再按搜尋到的蛛絲馬跡去尋找有用的資料,有的還是托海外朋友覓來。學者們做了大量的基礎性工作,從海量的史料中,尋微探珠,不辭辛苦,為我們編選了許多遺漏作家的優秀作品,最終完成了「中國現代文學補遺書系」。這套書含小說卷八冊、詩歌卷兩冊、散文卷兩冊、戲劇卷兩冊,計四卷十四冊,約八百余萬字。若不是孔範今教授這項具有超前意識的倡議,這些作品可能會淹沒在歷史的塵埃裏,那將是多麽遺憾的事啊。

其實讀者並不在乎這些作家是否進入文學史,能讀到這些在文學史中失蹤的作品,就足夠了。我們這代讀者是多麽幸運,有這麽多學者去求索,讓我們讀到這些作品。這套書的出版也推動了現代文學研究的新進展,促使出版界重新審視現代文學史中遺漏的作品,讓那些優秀的作品重新出版,惠及更多的讀者。

如林徽因,大多數讀者知道她是著名建築學家,她的文學成就並不被人重視,文學史中也沒有論述。在【中國現代文學補遺書系小說卷一】中,對林徽因的文學作品進行了介紹,選入了【窘】【九十九度中】,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大力推介,學者們是富有前瞻性眼光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讀者們開始喜歡她的詩歌、小說,出版社也爭相出版了她文學作品集。隨便進個書店,大多能看到關於林徽因的書,她的傳記作品有十多種了吧,真是寫不盡的林徽因。

至於徐訏和無名氏,被研究者稱為現代文學的兩大狂人,他倆的小說曾經紅極一時,可謂洛陽紙貴,卻被湮沒塵封了半個世紀,更少有讀者知道了。【中國現代文學補遺書系小說卷六】選入了徐訏的【風蕭蕭】,【中國現代文學補遺書系小說卷七】選入了無名氏的【海艷】,讓讀者一睹他們的文采。花城出版社也看到了商機,一下推出了無名氏的七本系列小說。漢語大詞典出版社推出了「海派小品集叢」,選擇被塵封的海派作家的散文小品文,編輯了這套文叢,從我的存書中知道,當時已經出版了十五本,還有一些選本待出,其中就有徐訏的【文學家的臉孔】、無名氏的【沈思瑣語】。

「中國現代文學補遺書系」的編寫是從學術研究層面設想的,因其所選作家作品風格的多樣性,它的閱讀層面竟延伸到普通讀者。這套書的名字也好,補缺「遺珠」之憾,補遺這個詞易觸發讀者想看看的意念,就會進入別樣的現代文學百花園。閱讀這樣的書,回望現代文學的美好存在,把它留在記憶裏,用編寫者們的治學精神,滋養自己的心性。

(作者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學語文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