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6月21日入夏至,老話說「夏至三不做,家人無災禍」,指哪3件事?

2024-06-19文化

導語:6月21日入夏至,老話說「夏至三不做,家人無災禍」,指哪3件事?

夏至,是農歷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十個節氣,也是夏季裏的第四個節氣。在整個夏季裏的這6個節氣中,立夏是「天象」,小滿芒種是「地象」,夏至是「天象」,小暑大暑是「地象」。

夏至交接時間通常是在每年的公歷6月21-22日之間,太陽黃經剛好到達90度,今年是在6月21日這天。因此,夏至時節我們能夠看到的天象是,北鬥七星鬥柄指向「午」的位置,海王星合月,海王星在月球以 北3.52度,太陽視黃經90度,太陽視赤緯最北+23°26'。木星合 月,木星在月球以北2.74度。並且,夏至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太陽的角度最大,白天最長,過了夏至,白天漸短,夜晚見長,酷熱的盛夏就要來了。

夏至和冬至是最早確立的兩個節氣,在古代非常被重視,不僅是節氣,還是節日,古稱「夏節」或「夏至節」。古代時,這天皇帝要舉行祭神典禮,以祈求消災解難五谷豐登。

例如,在【周禮·春官】中就有:「 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 」的記載。說的是,從周代開每逢夏至日,朝廷都以歌舞禮樂的方式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清朝時期,夏至作為國家重要大典,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並且,在古代民間,人們還會舉行土地祭祀的活動。人們會在這天去土地廟、田間等地進行,用新小麥做成面條供奉,有讓「 土地神 」嘗新意思。這種祭祀活動,一方面,是表達對夏糧豐收的感謝,一方面是,來祈求來年消災解難、再獲豐收。

同是夏至,但在古代時,北方和南方的習俗是不同的。比如,在古代,北方地區這天會吃「 夏至面 」,提醒人們要註意防暑降溫。而中國南方地區,夏至這天有「 食麥粽吃夏至餅」 的習俗。意思是,將麥粽作為禮物,互相饋贈,夏至餅祭祖後食用,或分贈親友。

另外,在中國廣東陽江地區夏至這天還有「 夏至吃狗肉 」的習俗,以實作養身滋補的願望。

此外,在舊時民間還有「夏至三不做,家人無災禍」的講法。什麽意思?是指哪3件事不能做呢?下面來具體看一下!

到了夏至的時候,南方像長江中下遊、江淮流域都進入梅雨季節了,而北方也進入了汛期。因此,這個時節天氣氣溫高,降雨天氣多,空氣中比較高溫潮濕。

老話說「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夏天氣溫高、陰雨天氣多、濕度大,久置露天的木質椅凳,由於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雖然表面看上去是幹燥的,但經太陽一曬,便會向外散發潮氣,長時間坐在上面受濕氣影響,對身體健康不利。

到了夏至就進入盛夏時節了,酷熱天氣增多,一出門就能感覺到熱浪襲來,非常炎熱。因此,很多人就喜歡貪涼,吃冷飲,沖冷水澡。

但是,要提醒大家,天氣炎熱,人體會使毛孔張開,往出排汗。這個時節,我們如果貪涼,用冷水沖澡的話,寒氣可能會從毛孔進入體內,這對身體健康也是非常不利的,到了秋冬季節有些不適就會找上來。

所以,我們夏天沖澡時不宜把水溫弄得過涼,只圖一時涼快,不註意自己的身體。

天氣炎熱的時候,很多人喜歡把家裏所有的窗戶和門開啟,這樣有風吹進來會感覺非常涼爽。但是,要提醒大家,這種過堂風,是存在很多的健康隱患,尤其是在睡覺的時候,可能導致寒邪入體,引發身體上的不適。所以,不能一時談涼,不註意身體。

總之,6月21日就進入夏至了,提醒大家註意以上3件事,平安過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