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網絡中國節·清明】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清明節

2024-04-02文化

楊柳依依道春意,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節,又稱踏青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

清明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還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這首詩寫清明春雨中所見。清明節在古代是個色彩情調都很濃郁的大節日,本該是家人團聚,或遊玩觀賞,或上墳掃墓,是主要的禮節風俗。此時詩人孤身在外,形單影只,又加上天氣陰雨,難免勾起詩人的思鄉之情和孤寂之感。

遊子漂泊在外,心總思念著故鄉。樹植於土,開枝散葉。枝再繁,葉再茂,紮向大地的根,只有一處。

在中國人的思想裏,「根」是祖先,是親人,是故土。

生者尋根,葉落歸根。

或許站在先人墳前,才能真正深刻地明白,自己的根在哪裏。

我們都已經走了很遠很遠,總需要有那麽一個時刻,讓我們記起從前的點滴。

清明時節尋根問祖,提醒我們做人不能忘本,不要忘記自己從哪裏出發,因何而出發。

【清明日對酒】

(宋)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

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高翥,是江湖詩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遊士」之稱。他少有奇誌,不屑舉業,以布衣終身。這首詩如實記錄了古代清明掃墓的情形,每一個孤立的哀傷,每一種不能相通的悲歡,共同構成了清明的氛圍。

所謂「年年陌上生春草,歲歲清明思故人」,清明時節,人們祭祖掃墓、紀念亡者、慎終追遠。

死亡,只是改變了生命的狀態,並未結束我們與親人的聯系。

在這場年復一年的儀式中,喚醒我們內心最深處的記憶,讓我們對生死的話題有了更深的理解。

清明,需要緬懷和紀念的,不只是祖先和親人,更是先烈和英雄。

我們能有今天的生活,中國能成今日之中國,離不開每一位舍生忘死、一次又一次挺身而出的英雄。 淡忘歷史的國家沒有根,辜負英雄的民族沒有魂。

如史鐵生所說:「每一個活過的人,都能給後人的路上添一絲光亮。也許是一顆巨星,也許是一把火炬,也許只是一支含淚的蠟燭……」 無論是什麽,總能照亮我們前行的路。

銘記歷史,銘記先烈,銘記英雄,沿著他們的腳步,走在往後的每一個春天裏。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醉,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

不妨遊衍莫忘歸。

程顥北宋哲學家、教育家、北宋理學的奠基者。作者描寫了清明節春天原野上清新的景致,將追逐落花的小遊戲寫進了詩裏,在平添幾許稚趣的同時,勸說世人珍惜友情、珍惜時光。

【歲時百問】有言: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

清明時節,氣溫轉暖,草木萌動,天氣清澈明朗,萬物欣欣向榮。

中國有許多節日,但專門用來親近自然的,清明恐怕是唯一的。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習俗,據【晉書】記載:每年春天,人們都要結伴到郊外遊春賞景。

春暖花開的日子,人們攜親帶友踏青遊玩,享受到更多的親情與快樂。同時,也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體會到大自然的美好。

清明,不單是哀思,也寄予未來的希望,激勵著我們不斷前行!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春風起,梨花開,又是一年春好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