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過程模型就是思維模型,它是一切認知的基礎。
一、布林教育目標分類學
盧姆受到行為主義和認知心理學的影響,在1956年,他領導一個委員會對教育目標進行了系統的分類研究後,把認知領域的教育目標首次公布出來。後又對原【布林認知領域目標分類手冊】進行了重新修訂。
修訂版的認知過程維度包含由從低階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六個水平。共分為記憶、理解、套用、分析、評價、創造六個層級。
【布林認知領域目標分類手冊】被認為是20世紀教育領域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科學心理學與教學相結合進入新階段的標誌性成果之一。
六大認知過程類別都用動詞形式表示,他們一起構成認知過程維度,描述了運用知識的方式或對知識施加的行為。認知過程維度是按照復雜程度的順序排列的,具有一定的層級結構。
掌握較復雜的類別要求先掌握該類別以下的所有復雜程度較低的類別。例如學習知識第一件事情就是記住知識,記住知識之後才能去深入理解,只有理解後才能去套用知識。
認知框架的六個類別在復雜程度上也是有所重疊的。在框架中,「理解」類別的認知過程要比「套用」類別的認知過程低一級,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的,「說明」是理解中的一種情形,但它無疑比大部份簡單「套用」的認知過程更為復雜。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認知過程中六個維度的說明與定義:
1.記憶 Remember:從長時記憶中提取知識
1.1 辨識(Recognizing)
定義:在長時記憶中尋找與呈現材料相吻合的知識
例子:辨識美國歷史中重要事件的日期
同義:辨認(Identifying)
1.2 回憶 (Recalling)
定義:從長時記憶中提取相關知識
例子:回憶美國歷史中重要事件的日期
同義:提取(Retrieving)
2.理解 Understand:從教學資訊中構建意義
2.1 解釋 (Interpreting)
定義:將資訊從一種表示形式(如數碼的)轉變為另一種表示形式(如文字的)
例子:闡釋重要講演和文獻的意義
同義:澄清(Clarifying) 、釋義(Paraphrasing)、描述(Representing)、轉化(Translating)
2.2 舉例(Exemplifying)
定義:找到概念和原理的具體例子或例證
例子:列舉各種繪畫藝術風格的例子
同義:範例(Illustrating)、例項化(Instantiating)
2.3 分類( classifying)
定義:確定某物某事屬於一個類別(如概念或類別)
例子:將觀察到的或描述過的精神疾病案例分類
同義:歸類(Categorizing)、歸人(Subsuming)
2.4 總結(Summarizing)
例子:概括總主題或要點(例如,書寫錄像帶所放映的事件的簡介)
同義:概括(Abstracting)歸納(Generalizing)
2.5 推斷(Inferring)
定義:從呈現的資訊中推斷出合乎邏輯的結論
例子:學習外語時從例子中推斷語法規則
同義:斷定(Concluding)、外推(Extrapolating)、內推(Interpolating)、預測(Predicting)
2.6 比較 (Comparing)
定義:發現兩種觀點、兩個物件等之間的對應關系
例子:將歷史事件與當代的情形進行比較
同義:對比(Contrasting)對應(Mapping)、配對(Matching)
2.7 說明 (Explaining)
定義:建構一個系統的因果關系
例子:說明法國18世紀重要事件的原因
同義:建模(Constructing models)
3. 套用 Apply:在情境中運用相關知識
3.1 執行(Executing)
定義:將程式套用於熟悉的任務
例子:兩個多位數的整數相除
同義:實行(Carrying out)
3.2 實施(Implementing)
定義:將程式套用於不熟悉的任務
例子:在牛頓第二定律適用的問題情境中運用該定律
同義:使用,運用(Using)
4. 分析 Analyze:分解材料確定相互關系
4.1 區別 (Differentiating)
定義:區分呈現材料的相關與無關部份或重要與次要部份
例子:區分一道數學文字題中的相關數碼與無關數碼)
相關同義詞:辨別(Discriminating)、區分(Distinguishing)、聚焦(Focusing)、選擇(Selecting)
4.2 組織(Organizing)
定義:確定要素在一個結構中的合適位置或作用
例子:將歷史描述組織起來,形成贊同或否定某一歷史解釋的證據
同義:發現連貫性(Finding coherence)、整合(Integrating)、概述(Outlining)、分解(Parsing)、構成(Structuring)
4.3 歸因(Attributing)
定義:確定呈現材料背後的觀點、傾向、價值或意圖
例子:依據其政治觀來確定該作者文章的立場
同義:解構(Deconstructing)
5. 評價 Evaluate:基於原則標準作出判斷
5.1 檢查 (Checking)
定義:發現一個過程或產品內部的矛盾和謬誤;確定一個過程或產品是否具有內部一致性;查明程式實施的有效性
例如:確定科學家的結論是否與觀察數據相吻合
同義:協調(Coordinating)、查明(Detecting)、監控(Monitoring)、檢驗(Testing)
5.2 評論(Critiquing)
定義:發現一個產品與外部誰則之間的矛盾;確定一個產品是否具有外部致性;查明程式對一個給定問題的恰當性
例如:判斷解決某個問題的兩種方法中那一種更好
同義:判斷(Judging)
6. 創造 Create:將要素重新組織在一起
6.1 產生(Generating)
定義:基於準則提出相異假設
例如:提出解釋觀察的現象的假設
同義:假設(Hypothesizing)
6.2 計劃(Planning)
定義:為完成某一-任務設計程式
例如:計劃關於特定歷史主題的研究報告
同義:設計(Designing)
6.3 生成(Producing)
定義:生產一個產品
例如:有目的地建立某些物種的棲息地
同義:建構(Constructing)
資訊參考:[美] B.S.布林 (1986)【教育目標分類學:認知領域】 | [美] 洛林·W.安德森 (2009)【布林教育目標分類學修訂版】
二、中國傳統的道法術器模型來理解:
中國傳統道家的「道法術器勢」概念和模型,可以非常恰當地用來描述產品經理的能力層次:
對於這幾個概念,沒有特別權威性的定義,百度百科上給出的解釋如下:
1. 模型五要素的概念
雖然這些具體的概念大家認知並不完全相同,但是大體的方向和理解還是基本一致的,而借用到產品能力上,這些概念可以在產品設計領域內獲得更具象的定義:
(1)道: 包括但不限於價值觀與世界觀等關於現實世界如何執行和組織的規律性的認識。
這裏的道就是產品經理本質中描述的包括價值觀、世界觀、乃至人生觀,以及在此基礎之上形成的個人知識體系和對世界的規律性的認識:比如你相信市場經濟還是計劃經濟更有效;相信大規模效應還是小而美的多樣經濟;是否應該用個人私密交換便利性;技術是否中立;對異性或同性關系的觀點;個人的興趣與愛好等等。
這些認知決定了我們的主導產品的底層程式碼,而他們正確與否、價值大小,也往往決定了產品前途與方向。
(2)法: 指導將認識到的規律和要素再組織用於產品重構現實活動的一般性規則系統。
這個層面就是指做產品的系統性方法論,即通用的、具有實踐性的方法框架。之所以稱為「方法論」,就是它能夠適用於對不同行業、領域、類別、形式的產品工作,都能提供有效的指導。這是因為透過對不同行業、領域、產品形式的相同、類似問題進行本質性分析(洞察與結構),並抽象(解構與重構)出這類問題的共性要素以及之間邏輯關系和規律,我們可以給出解決這類問題的一般性規則(本質上也是一種產品設計過程,技術角度通常叫這種一般性原則為模式、範式)。
針對某個領域的同類問題,我們可以透過結合這個領域的特定條件,使用這套方法論快速地給出解決方案,解決我們實踐的中的問題。具體例項後文會有詳述。
(3)術: 不具有通用性的,依韋特定產品、領域、環節的設計經驗與技巧。
日常工作中,產品經理透過之前的工作經驗或競品的情況,給出的一些方案,往往就是「術」的範疇。術的特點就是往往限於特定領域、時間、形態,甚至是產品和設計的個人偏好,呈現出較強的易變性。
比如當時間或者領域變化,之前的解決方案往往就不再適用,或者需要大振幅修正。後面接手的產品經理往往把產品修正成前任改版之前的樣子,這種極端的情況估計有一些朋友並不陌生。
(4)器: 產品設計和實作中使用的各種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是古人的哲理。學會使用恰當的、高效的工具,才能夠有效乃至高效地完成產品設計需要進行分析、設計、實作、追蹤反饋的工作。
這裏的工具主要包括2種:一種是入門產品經理最急切想要掌握的,即使用何種軟件工具來開始產品設計,例如常見的Axure,墨刀,Visio,MindManager等等;第二種就是用來進行軟件設計的流程圖、狀態圖這類建模工具(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建模工具背後的方法,也是這個領域的方法論,可以通用於這類問題的建模設計,比如傳統行業也可以使用流程圖規劃自己的業務人員協作流程,不過在產品設計的角度看來,這些圖例本身是一種產品設計的工具)。
(5)勢: 外界形勢、時機的變化。
勢反映外界相關因素的變化,尤其是在時間上或者空間上的變化。最典型的例子是新古典的生產函數比較簡化的表述Q=Fr[L(i),K,M,i:T]。其中的r表示為外部的規則,我們可以理解是當時社會的法律、政治、宗教、道德等外在規則,K是資本,M為生產原材料,i為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包括激勵、管理等),T為科學技術。
這些要素的變化往往帶來勢能的變化:道德層面對於同性戀的接受直至法律立法,往往就是LGBT類的產品市場機會的放大;資本突然認可的風口到來,相關的可能多年不被待見的產品會突然被吹上了天(當然結果未必是良性的),反之也會讓眾星捧月的豬墜落深淵;5G技術的成熟也成為了大家廣泛期盼的新產品湧現的基礎。
當然例如顏值經濟這種社會偏好的小趨勢(也有可能是人類基因底層的根部要素)也是一種勢能的變化。
2. 模型五要素的關系
上述我們接用了道家的概念建立了一個產品能力模型,其中的5個要素彼此相互作用,但是一般與自己相鄰的概念關系最為重要,這裏我們著重討論最容易混淆的2個關系:
(1)道與勢的關系
我們講得「道」是指我們認識到的現實世界的客觀規律。而規律中有各種要素與相互之間的關系、邏輯、約束是穩定的,因外部條件的變化帶來要素此消彼長的狀況,從而出現了新的潛在危機與機會。及時、準確地捕捉到這種勢與道互相作用帶來的潛在機會和危機,就很可能做出符合客觀規律、適合新局勢下的明星產品,或者及時做出調整,讓產品符合新時代的要求。
如在上一篇文章【互聯網產品經理的本質】中講到的組織成本的案例,「道」是組織邊界的界定規律,組織成本和市場交易成本的高低決定:前者低,則生產將發生在企業內部,後者低,則企業會從市場采購。
之前很多工作由公司直接僱用員工完成,由於政府勞動法規約束(r要素的變化)的提升,企業靈活的用工需求帶來了比較高的成本,則越來越多的公司采用外包服務的方式來實作。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T要素的變化),原來由一個企業統一調配資源(資金,科研人力,生產資料與器材)安排進度才能完成的硬件產品工作,今天已經可以透過眾籌平台、線上銷售平台,OEM廠商來幫助10多個人的設計團隊來實作。
這些平台本身的價值就是顯著降低交易成本。「勢」的變化讓不變的「道」以不同的產品形態現身。
「勢」簡單、表象上的表述往往「時機和條件」。百度搜尋成功之後,出現了一批網站希望能夠實作周邊生活服務的線上化。但是那個沒有流動互聯網、沒有很好的線上支付手段的條件,也沒有碰到獲得海量資本的助力時機,所以這些網站大邏輯是對的,但是無法成功。而後來流動互聯網大潮(技術的創新),以及海量資本的加持(資本勢能的變化),透過一場場慘烈的燒錢戰爭,最終造就了今天這一領域的美團點評。
流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讓交易成本大振幅降低(要素變化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性(快速、大規模的供需匹配),讓Uber,滴滴以及外賣也成為了改變我們日常生活方式的重要產品形態,而電召車、店家外賣這種服務之前國內外也都已經存在了十多年以上,一直也沒有到達這種水平。
(2)法與術的關系
術與法的關系,就是抽象的關系(這裏又體現抽象的重要價值)。法是對具體限制領域的經驗、技巧、方法的抽象。掌握了「法」,就可以根據不同的約束條件,更靈活、全面地制定解決方案。
三、多元思維模型:
首先多元思維模型不是多個思維模型,多元強調的是掌握不同內容、學科的知識,我們要學會借用其他領域的思維模型來解決當前面對的問題。
全域性理解力 = 多樣的思維方式 X 豐富的知識層次
有效的多元思維模型體系 = 解決復雜問題所需的(思維廣度)X(思想深度)
如何培養思維廣度
【好好思考】的作者成甲認為,更全面的思維方式,往往來自涉獵更多的學科,也就是查理·芒格說的要掌握「重要學科的重要原理」。在眾多學科中,有四個學科是我們應該掌握的。
1)理解物質世界的基礎學科,如物理學、數學、化學等
2)理解群體系統規律的學科,如生物學、經濟學、社會學等
3)理解復雜系統規律的學科,如復雜性科學、人工智能、哲學等
4)理解精神世界的人文學科,如心理學、美學、宗教、歷史等
我們關註的重點不是「更多的學科知識」,而是「更全面的思維方式」,例如:
數學發展出的「符號與邏輯推理」的思維方式物理學發展出的「第一性原理」的思維方式前進演化生物學發展出的「物競天擇」的思維方式復雜性學科發展出的「系統思考」的思維方式現代美學發展出的「否定常規」的思維方式
2.搭建高效的多元思維模型知識系統
把跨學科的知識融入一個知識體系——「問思模」體系。
什麽是「問思模」體系?
它以基本問題為出發點,透過思維方式把問題和知識聯系起來。因為所有的思維模型都是解決某個具體問題的有效策略,所以統領知識的應該是問題,而不是答案。
「問思模」體系的核心框架:基本問題—思維方式—具體思維模型。
問思模體系.jpg
從上圖可以看到這個知識體系的一個特點:用基本問題把不同領域的思維方式、思維模型以及各種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案例整合到了一起。這張圖主要體現了該知識體系的垂直金字塔模式,而沒有體現出不同基本問題、思維方式和思維模型的橫向聯系,實際上建立橫向聯系的關鍵是「洞見事物相似性」。
看到問題的相似性
只要我們能看到不同領域的相似問題,我們就能把跨學科的有效策略聯系起來。
所謂能夠把跨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本質上就是有能力看到不同的領域面對著哪些相似的問題,在處理這些相似的問題時,不同領域有哪些有效策略可以相互借鑒。
作者從生物學的發展歷史中總結出處理復雜問題的三個啟發:
3.結構化思維
解決問題的高手在遇到復雜問題的時候,先不著急找答案,而是用一個思維框架來分析:這問題背後的基本問題是什麽?解決這種基本問題的核心思路是什麽?有什麽分析這類問題的常用結構框架?
什麽是結構化思維 ?
結構化思維是一種全域視角,它重視問題的核心與結構,然後再以此為基礎去理解細節。它的好處就是遇到問題就有思路,極大的提高了解決問題的效率。
書中用「天時、地利、人和」這個結構化思考工具分析了拼多多崛起的原因,感興趣可到書中詳細了解。
認知高手之所以能夠快速洞悉本質、直指要害,不在於他的工作經驗有幾年,而在於他們能用不同領域的頂級思維方式,把過去的知識體系化、結構化、網絡化,從而形成系統綜合的認知結構。
凡有問題,必有結構,用「理清問題—歸類領域—尋找結構」的流程,就可以把人類積累的各種重要模型用在解決自己的問題中。
多元思維模型體系的核心內容 :
用基本問題作為思考問題的起點,借助思維方式打通跨領域知識。
用結構化思考搭建系統骨架,尋找問題的相似性,串聯跨界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