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痛苦高喊「救命,不是我」的時候,一個時代的悲劇發生了。一個好人有好報的奇跡,在千呼萬喚中,卻沒有來臨。
7月19日,溫州醫科大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的「熊貓級」醫生李晟,被一名男子持刀傷害,在搶救8個多小時,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在搶救過程中,醫務人員接力獻血,不少被李晟醫生救助過的患者們和網友們都在向上天祈禱,祈求一個好人有好報的奇跡。
可是奇跡終究沒有發生。
悲傷逆流成河,誰能想到上一秒還在兢兢業業工作的他,下一秒就這樣躺在了血泊當中,就連穿的拖鞋都被染得鮮紅。「他是餓著肚子走的。」
2024年7月19日,接近中午一點,門診大多數的醫生都已經去吃午飯去了,為了幫助更多患者,李晟醫生放棄了自己的用餐時間,拿到盒飯以後就匆忙趕回門診繼續當班看病。
而此時,歹徒趁著安保薄弱之際,攜帶著刀具混進了醫院門診。
緊接著,歹徒躥進李醫生診室內,持刀捅人,面對兇手的突然襲擊,李晟根本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他痛苦大喊:「救命啊,不是我啊。」
在李晟醫生奮力逃脫時,對面歹徒根本就沒有停手的意思,而是瘋狂砍殺李晟醫生的脖子、後背等部位,旁人根本無法阻攔。
行兇過程整整3分鐘,這3分鐘裏,李晟醫生經歷了多大的痛苦與絕望,最後,他倒下了,奄奄一息。
歹徒在行兇後選擇跳樓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李晟醫生在搶救8小時後,還是離開了人世。
與李晟醫生共事的醫生護士,紛紛流下了淚水。
有一位醫生發文稱:「培養一個資質好能力強的醫生到李晟這個級別,10年只是剛剛畢業,還要臨床上摸爬滾打很多年……這是普通人無法企及的事情,在中國,這個級別的醫生堪稱熊貓。」
不管學醫與否,大家其實都知道,要成為一名成熟的醫生,真的非常不容易。
之前就曾有過一個公式:
5年本科+3年碩士+3年博士+3年規範化培訓+執業醫師考試=住院醫師+主治考試+論文基金=14年的小主治醫師+5年+幾篇SCI論文+省廳級別課題至少2項+副高級職稱考試透過=19年的副主任醫師+5年+國家自然+3分以上SCI論文幾篇+考試順利=24年的主任醫師。
而這般艱難的習醫過程,最後竟然被兇手幾刀沒了。
這很難讓人不憤恨。
而且,李晟醫生還是全國排名前幾的心內科醫生,也是全院唯一一個主治,能當治療組長的人,全院一半的冠脈手術出自他手。
更重要的是,這位醫生仁心仁術,曾經為了搶救危重病人錯過了碩士畢業考試,終生不得晉升副高,他的職稱至今依然是「主治醫師」。
他不搞功利,一心救治病患,常常坐在走廊吃飯,只為節省時間,看更多的病人。
當地很多人都認識李晟醫生,他高尚的醫德和口碑有目共睹。
可就是這麽一位優秀的醫生,最終離開了我們。
對於犯罪嫌疑人行兇的原因,官方通報還沒有回應,網上有各種各樣的一些說法。
有人說,兇手的老婆以前做過手術,是另一位周醫生負責的,後來老婆走了,這兇手就走極端了,他本是找周醫生,結果對方不在,他就把滿腔怒氣發泄在李醫生身上。
也有人說,他無妻無兒無女,19年前做過支架手術,有點小糾紛但後來處理好了,這次也不知為何突然過來行兇。
歹徒行兇的真正原因,要等當地官方核實才能揭開真相。
可不管怎麽說,這就是一次暴力的宣泄和謀殺犯罪。
此前有陶勇醫生被醫鬧病患砍傷事件,這次有李晟醫生被歹徒砍殺身亡,真的讓醫生群體包括學醫學生們人心惶惶。
自己努力奮鬥多年,好不容易穿上了白大褂上了崗,卻還得時刻擔心門外會不會突然又沖出一個人把自己咣咣兩刀沒了。
不得不說,無能風暴的人們將利刃刺向醫生,是時代的一大倒退。
結核病學家愛德華·特魯多的墓誌銘:「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為什麽醫鬧矛盾頻生,除去看病貴,看病難等問題,一部份原因是患者常把醫生神化,覺得醫生是無所不能的,是能讓人起死回生的。
一旦治療效果不符合自己的滿心期待,那失望和崩潰就會將病人或是病人家屬推向極端的邊緣。
醫生也是人,他們也只是一個有血肉之軀的普通人啊。
有人說,不到萬一,真的不要去學醫。
雖然是調侃,但這也無不告知著學醫旅途的艱辛,以及當了醫生後,要承擔起把別人的生死扛在自己肩上的重責,這個責任實在太重了,他們一邊背著擔子,一邊看著周遭生死離別的上演。
2013年,澳洲針對14000名醫生及醫護人員做過一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醫生患有抑郁癥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3倍左右,70%的醫生都呈現出有抑郁的狀態。
在美國,每年至少有300到400名醫生因為抑郁而自殺,就是平均下來一天一個還多,中國的調查數據沒有被公布,但這個數據也絕對是驚人的。
作息不規律導致他們身體存在不適感,每天除了要救助患者還要完成學術研究,長期精神處於緊繃狀態,負面能量都在疊加,而且,並不是每一個醫生都懂心理學,都懂負面情緒該如何調控,當他有了負面情緒的時候,他不輕易向他人袒露,有的不斷否定自己,不斷和負面情緒纏結,繼而,就容易造成心靈的創傷,而悲劇往往就容易發生了。
能救眾生,還要自救。
對於醫生個人而言,情緒疏通很重要。
對於我們而言,保護醫生,譴責暴力,是我們作為普通人能為這個時代醫療環境出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