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有一句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古人認為,「道」包含了陰陽兩個面,是對立的,也是統一的。因此,一生二。從人的一生來分析,社交、工作、養老、錢財等,都是從「自己」開始的。你和外界的人、物,形成了對立面,你是否過得幸福,是你對外界的反映;你的一生有什麽意義,是你對外界的認知。
曾經以為,買房買車,就是本事;有本事的人,活著才有意義。然而,當我們老了,人到中年,回望自己的大半生,就會發現,人生的意義,完全取決於自己。
01人活著要超越自己
有個道家故事挺有意思。道長找了個遊客,問:「你是要一粒金子呢,還是一堆爛泥呢?」遊客想都沒想,說:「那還用說,當然是金子啦!」說完就跪下來祈禱,希望老天爺能讓他在財富上翻雲覆雨,賺大把金子。
道長聽後笑了,問:「那如果你是一顆種子呢?」換個角度,我們總盯著那些「金光閃閃的人」,他們代表著榮譽、高學歷、好職位、有錢有勢。跟他們一比,我們自愧不如,暗暗立誌要超越他們,讓自己光芒萬丈。
而那些「爛泥巴糊不上墻的人」,我們總是瞧不起。他們象征著我們認為的愚昧、貧窮、低階、讀書不厲害等。在他們面前,我們洋洋得意,優越感十足。
但有沒有想過,金子雖好,也有缺陷;泥土雖不佳,卻也有芬芳。海明威說過:「優於別人,並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應該是優於過去的自己。」和人比,只會讓人泄氣。只有和自己較勁,每天進步一點點,才能「發自己的光,也不妨礙別人發光」。
年輕時的孔子,夢想著讓禮儀得到推廣,實作天下太平。所以他四處遊歷,希望各國諸侯能用他的禮儀來治理國家。無論路上遇到什麽困難,孔子總能把它們當作學習的機會,把奇特的經歷當作進步的階梯。在呂梁,他觀察遊水的人,了解水的特性;被困在陳蔡之間時,他還能彈琴,學會了從容面對。
晚年時,孔子專註於教育,把畢生所學傳授給學生,培養出了眾多優秀的人才。
是啊,別老盯著別人的金子,不如自己當一顆種子,慢慢在泥土中成長。總有一天,你會變得比金子更珍貴。
02人活著要努力成為自己
道家的代表人物莊子,講述了一個引人深思的故事。
北海有一只巨大的鳥,名為鯤鵬。它計劃飛往南方的大海。途中,它遇到了蟬和小斑鳩。小斑鳩嘲笑鯤鵬,遠行有何意義?並且,在小樹林裏飛翔,輕松就能飽腹,生活多麽愜意。鯤鵬解釋說,遠行千裏需要準備三個月的糧食……但越解釋,反而越顯得模糊不清。
原來,燕雀怎能理解鴻鵠的誌向呢?
莊子就是那只翺翔千裏的鯤鵬,他才華橫溢,卻並不追求功名利祿。他的行為,許多人無法理解——讀書,難道不就是為了考取功名嗎?
楚王邀請莊子入朝為官,莊子卻說:「活著的烏龜,比被供奉的龜殼要好。」莊子的朋友惠子去魏國擔任宰相,莊子將宰相比喻為「死老鼠」。看到惠子帶著一群人出行,莊子立刻躲藏起來,眼不見為凈。
【道德經】中提到:「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大多數人都是接受別人的教導,然後將所學傳授給周圍的親友。道家認為,將自己的思想強加於人是不可取的,是強人所難。反之,強迫自己接受他人的思想,最終會失去自我。
正確的做法是,學習他人的優點,然後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認知。孔子曾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正是這個道理。
我們來到人世間,不易,為何還要活成他人的影子?人與人之間層次不同,三觀各異,所走的道路也不同。你應該有自己的頻道,順從自己,生活才會真正順遂。
03人活著得靠自己
咱們的長輩們常常說:「養兒防老,多子多福。」覺得有了孩子,晚年就不愁沒人依靠。有些長輩甚至有七八個孩子,心想一個孩子給一百,就有了七八百,像是一筆穩當的儲蓄。但結果呢?往往不盡人意。因為孩子們長大後,各有各的困境,也不一定都孝順。有的孩子過得並不好,一個月給父母一百都顯得力不從心。
現在的年輕人呢,總想著:「靠爹靠媽。」如果父母不夠厲害,他們就會抱怨,覺得父母不該把他們生下來。甚至有些中年人還會向父母要錢。一旦父母年老體弱,無法照顧他們,他們就會變得煩躁不安。
你還會發現有些家境貧寒的男子,會選擇入贅女方家庭,過上輕松的日子。不怎麽努力,就靠老婆家的財力,過得挺美。但當我們老了,就會明白,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最後還得靠自己。
記住,所有的幸福,都是自己種下的因果。愛孩子,孩子也會愛你;扶持愛人,愛人會更加珍惜你;幫助他人,他人會成為你的貴人;中年時儲蓄,晚年就有保障。
04人活著要珍惜當下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常常忙於追求未來的目標,而忽略了眼前的風景。【道德經】中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了解別人是一種智慧,了解自己才是真正的明智。戰勝別人需要力量,戰勝自己才是真正的強大。我們不應該總是憧憬著遠方的風景,而忘記了腳下的路。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感恩身邊的人,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
孔子在【論語】中提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君子不追求食物的豐盛,不追求住所的舒適,而是勤於做事,慎於言辭,向有道德的人學習,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我們應當學習君子的態度,不被物質欲望所束縛,而是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和成長。
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無法預知未來,但可以把握現在。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不要等到老了才後悔年輕時沒有好好生活。活在當下,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用愛去溫暖他人,用行動去實作夢想,這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
寫在最後:
記得在一本書裏看過,這樣一段話:「我們小時候巴不得趕快長大,可等真長大了,又想找回那失去的童年;賺錢賺得把自己累垮,然後呢,再把賺來的錢全花在治病上;未來是想得太多,結果把眼前給忽略了......這樣一來,我們既沒體會到當下的日子,也難以真正經歷未來的美好......直到離世,才發現自己好像都沒怎麽活過。」
一輩子過得好累啊,為了讓孩子過得好,為了討好別人,為了比別人強,為了賺更多的錢,最後反倒把自己給弄丟了。
不管擁有多少,就是覺得不幸福,因為總覺得別人比自己過得好,自己總是不能隨心所欲。
現在呢,該是把迷失的自己找回來,珍惜眼前的幸福,這樣活著才有意思。
從此以後,讓別人做他們自己,也讓自己做回自己吧!你們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