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情感

奮鬥還是躺平?不做多余努力才是正解

2023-12-06情感

如果你想成為高效的人,請記住你為之奮鬥的是什麽。

編者按:找準自己的目標,它不會是學校老師告訴你的 A 或 F,而是你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用盡自己全力和所有資源去達到這個目標,不過只要做到剛剛好就行,不要多做無用功,不要用力過度,這樣做是最有效率的方式。本文來自編譯。

我身邊有很多事實上的利他主義者。他們中的許多人的動機主要是內疚(因為擁有巨大的資源和機會,而其他人卻在受苦)或羞恥(因為幫助的不夠)。許多非利他主義者也受到內疚或羞恥的激勵。

我不打算批評內疚/羞愧的動機。我有這樣的觀點,當有人為了使世界變得更美好,而付出大量的努力或金錢時,我不去譴責他們的動機。內疚和羞辱可能是讓人們擺脫自滿的好工具。然而,我擔心內疚和羞愧如果作為長期激勵因素,是不健康的。我的許多朋友中,內疚和羞愧往往會誘發意誌薄弱,降低生產力,並喪失動力。因此,本文將探討如何消除內疚/羞恥感的動機,並用更強大的東西來取代。

1

假設你是一名大學生,你有一篇論文要交。論文的質素取決於你付出了多少努力。假設你對這個專案非常了解:你只需付出適度的努力就可以得到A,如果付出大量的努力,你可以做出比一般A級論文好得多的東西。

教育環境隱含地試圖說服學生,他們的喜好是沿著上圖這條線不斷向右推進。家長和老師會說 「你應該付出最大的努力」之類的話,他們貶損對那些不努力沿著質素線不斷向右推進的人。

人們通常以兩種方式之一對這種脅迫作出反應。第一類人(「懶惰者」)拒絕接受「質素越高越好」的暗示。這些人不關心課程,不斷抱怨他們做的都無意義的工作,他們對作業半途而廢,交出的東西要麽勉強透過,要麽完全失敗。偷懶的人往往對強迫他們寫論文的權威感到不滿。

第二類人(「努力者」)是那些接受「質素越高越好」這一前提的人,他們在質素線上不斷努力。努力者包括各種能力水平的人:有些人拼命掙紮只是為了得到一個C,有些人則炫耀自己有能力做出傑作。有些人試圖討好老師,有些人則是完美主義者,根本不允許自己交出任何不盡如人意的作品。他們中的一些人是有顧慮的人,即使得到了A也會感到內疚,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並認為自己應該這樣做。有些人很謙虛,有些人很愛炫耀,但所有這些人都在向直線的右端推進。

社會已經花了很多時間讓我們認同這樣的觀點:努力比懶惰更好。成為一個努力的人是一種美德,懶惰者錯失了教育的重點,他們為什麽還要呆在學校裏?努力的人將會有一番作為,懶惰的人永遠不會有什麽作為。

但事實上,這兩類人都做錯了。

如果你想成為高效的人,請記住你為之奮鬥的是什麽。

劇透一下,你不是在為 「寫一篇高質素的論文」而奮鬥,這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你上這門課的目的是什麽?也許你這樣做是由於社會壓力(你父母讓你上學),社會慣性(其他人都去上大學),以及一個模糊的信念,即認為這是通往好工作和舒適生活的道路。或者,只是因為你想取得好成績,這樣你就可以獲得大量的金錢和權力,然後你就能追逐理想。或者是出於對知識的真正渴求。但不管原因是什麽,你需要在質素線上挑出一個目標點,你的目標就是要達到這個質素目標,不高不低。

你的偏好不是 「在質素線上向右移動」。你的偏好是以最小的努力達到質素目標。

如果你想透過這門課程,那麽就以最小的努力透過。其他的都是白費力氣。

如果你想在這門課上取得好成績,那就以最小的努力取得好成績。其他的都是白費力氣。

如果你想最大限度地學習材料,那麽就在作業中挖掘所有的知識,不要為你的成績而煩惱。其他的都是白費力氣。

如果你的目的是取得好成績、尊重和知識的結合,那麽就找出能獲得好成績的最低質素目標,給老師留下深刻印象,並使你能學到材料,並盡可能有效地達到這個目標。再多付出就是浪費了。

你的質素目標可能明顯偏向於F,比如說,你已經透過了這門課,而作業並不重要。你的質素目標可能明顯偏向於A,比如說,你是為了學習材料,而寫出一篇A級論文比以最大限度提供資訊的方式完成作業要容易得多。但無論如何,你的目標將匯出一個質素目標。

懶惰者和努力者都在追求錯誤的目標。懶惰者嘲笑努力者,認為他們在浪費精力追求人為限定的東西。努力者嘲笑懶惰者,認為他們在上課但卻拒絕學習。而雙方都是對的!因為雙方都在浪費。

懶惰者未能利用他們的全部潛能,因為他們不想遵循傳統的評價標準。努力者在錯誤的目標上使用他們的全部力量,試圖盡可能地做得更好,在一場不屬於他們的戰鬥中浪費精力。因此,你應該采取第三條道路:記住你為之奮鬥的目標。始終利用你的全部力量,以便盡可能快地擊中你的目標。

利用你所擁有的一切,不做多余努力,

(我的老師曾經說過,只要我自己努力,我就能取得很大的成就。我曾經告訴他們,如果他們想讓我付出更多努力,他們就需要發明比A更高的分數。)

2

有一個很常見的反對意見:

有些事情太重要了,不能 「不做多余的努力」。有些事情完全值得你全力以赴地去爭取。對家庭作業不做多余努力是一回事,而對拯救生命不做多余的努力則完全是另一回事。有時你需要在質素曲線上盡可能地往右推進。

這既是對的,也是錯的,因為混在一起了。對任何專案來說,總是選定一個具體的目標,並且總是爭取付出最小的努力來實作目標。不管你是寫一篇學期論文,還是把一個人從著火的房子裏救出來,還是創造一個橫跨銀河系的人類文明,目標始終是以最小的努力實作你的目標。

這就是說質素目標可能非常非常高。事實上,質素目標有時高得令人難以置信。很多時候,我們根本沒有能力達到質素目標,在這些情況下,我們確實想盡可能地沿著偏好曲線向右推進。

每當你做那些對於你的技能水平來說比較困難的工作,這種情況就會自然發生。但不要感到困惑,即使你是出於對寫作的熱愛而寫作,你最終也必須停止修改並完稿。即使你要把人從燃燒的大樓裏救出來,你最終也會停止為某個人的生存而付出努力,而是把這種努力用於拯救其他的瀕臨死亡的人。即使你正在建設一個星際文明,你也需要權衡建設文明所花費的能量與生活在這種文明中的能量。

有些時候你無法實作你的質素目標,在這些情況下,你會不斷向右推進。但有太多的人認為,當一個權威人士畫出了一條質素線時,他們就「應該 」盡可能向右推。他們認為自己 「應該」關心質素問題。這是愚蠢的:現實世界的問題不是關於生產最高質素的產品。在各行各業中,目標是以最小的努力達到質素目標。

當然,這只是對現實的一種模糊和不準確的描述。時間、努力、精力、註意力和質素的相對成本通常是變化的,並隨著資訊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能夠區分隱含的質素線和你實際的偏好曲線。

讓我說得更清楚一點。如果你在上大學,我不是告訴你應該剛剛及格。如果你要救人,我不是要你寧可選擇速度而不是謹慎。我不是說你必須總是確定最壞的結果,不是要勉強接受這個結果作為你的目標。

(另外,請記住,計劃謬誤是存在的!,人們在估計未來任務的完成時間時,傾向於過度樂觀。如果你的目標是D,你可能會得到F。人類往往過於自信,當你選擇你的目標時,要謹慎,給自己留出舒適的余地)。

3

常見的懶惰者的反對意見:

但是,如果 「盡可能快地獲得最低的及格成績」也很無聊呢?如果這項任務也毫無意義呢?

那就趕緊離開大學吧!

我個人發現,以最低的可接受質素為目標通常是很有趣的。做作業是無聊的,但找到一種方法,以盡可能少的努力,使作業達到可接受的水平,是一個有趣的最佳化問題,這實際上調動了我的腦力,一個我內心的完美主義者和我內心的叛逆者都可以支持的最佳化問題。

但有時,記住你為之奮鬥的目標後,整個專案仍會顯得毫無價值。有時,以最小的努力獲得最低的及格分數的目標,仍然會感覺無意義。在這種情況下,考慮放棄這門課。

相比之下,常見的努力者的反對意見如下:

我是個完美主義者!我不能接受低質素的產品。我在生理上無法停止對低質素產品的關註。我被迫要做到最好。

很好!駕馭你內心的完美主義,並將其指向以最小的努力擊中目標。

與其成為寫論文的完美主義者,不如成為完成任務的完美主義者。在確定好的策略方面、在放棄沈沒成本方面、在註意到你應該什麽時候做出取舍方面成為一個完美主義者。做一個不浪費註意力的完美主義者,做一個從錯誤中學習的完美主義者,完美主義可以是一個強大的工具,但沒有必要把它指向你不關心的指標,沒必要超額完成任務。

4

從某種意義上說,試圖以最小的努力達到質素目標,比在質素線上盡可能地努力要難得多。一個人總是可以用更多的時間在質素線上推得更遠:當一個人試圖寫一篇好論文時,他們總是可以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糾正他們的缺陷。但是,當一個人試圖以最少的時間來完成一篇論文時,錯誤是不可逆轉的,時間是不能不浪費的。

在這個意義上,如果你開始對每一個浪費的動作感到內疚,一個努力者可能會比平時有更多的內疚和自責。

然而,我看到有太多的人因為沒有在質素線上推得足夠遠而感到內疚和羞恥。他們因沒有為自己的工作(他們討厭的工作)付出努力而感到內疚;他們因沒有成為一個足夠好的朋友而感到內疚(在他們自己幾乎崩潰的時候);他們為沒有滿足父母的期望而感到內疚(這些期望是荒謬的)。要用內在的動力取代內疚和羞恥,首先要打破懶惰者/努力者的二分法。如果你必須感到內疚,請為錯過自己的目標而感到內疚,而不是為沒有達到高質素而內疚,前一種類別的內疚是我有機會解決的。

5

大多數人似乎有兩種處理問題的模式:一種是懶惰的、阻力最小的 「惰行」模式,另一種是勇於嘗試的、創造傑作的 「超越」模式。面對一個問題,大多數人要麽付出最低限度的努力來勉強應付,要麽就全身心地投入這項工作。

幾乎每個人都會在這兩種模式中花費一些時間。有些人歷史課上成績優異,而在語法課上表現平平。有些人在工作中表現出色,而在感情中卻表現平平。事實上,大多數感人的壞學生變好的故事,都是關於那些在大多數領域都很懶惰的學生,卻在涉及到舞蹈/體育/音樂/數碼理論時,在暗地裏非常努力。

當然,這是另一種努力者的宣傳:「別擔心,」電影中說,「這些懶惰者不是壞人,因為他們在其他領域秘密地嘗試!」 仿佛只有當你能把一些隨機的質素線作為你的真實喜好時,你才是一個好人。

大多數人都被困在懶惰者/努力者的二分法中。他們要麽覺得做得越少越好,要麽認為做得越多越好。他們要麽以勉強夠用為目標,要麽以成為最好為目標。很少有人似乎能夠在中間選擇一個目標,然後全力以赴。似乎很少有人能夠部署他們的全部力量,盡可能有效地完成 「平庸」。

拒絕二元對立的做法。緊盯偏好曲線,請記住,偏好曲線說的是這個也只是這個:

不做多余努力的成功。

你心中的懶惰者會反抗無意義的任務,而你心中的努力者則希望完美。因此,要同時滿足這兩方面的要求:以最小的必要目標為目標,並盡可能高效地達到目標。

如果有一天你在某種情況下忘記了 「成功」意味著什麽,請停下腳步,回憶一下你在為之奮鬥的東西是什麽。

譯者:蒂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