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瞧見過錢鐘書說過這麽一句話:
洗個澡,賞朵花,吃頓飯,要是你感覺愉快,不是光因為澡洗得清爽,花長得美,或者飯合你心意,關鍵是你心裏沒啥煩心事。
心裏沒啥惦記的,人才能安穩些。
世間繁雜,滿是未知和不確定因素。
人就像紙鳶一樣,我們老是想牢牢拽住手裏的那根線,可風一刮起來,接下來都不清楚自己會在啥地方,前面的路又通向哪兒。
人得等到了一定歲數,經歷過生活的種種,才能明白心賴恩穩就是福,心賴恩穩的地方才是真正的歸宿。
得和失就順其自然吧
人心裏之所以不安穩,無非是因為總有沒得到的,總有放不下的,這其實就是得失之心在作祟。
蘇東坡的好哥們兒王鞏,由於蘇東坡的烏台詩案被連累了,給貶到了嶺南那地方,他的歌妓寓娘倒是很堅決地跟著一塊兒去了。
東坡心裏挺過意不去的,可王鞏倒寬慰起他來,談起了養生的法子,還表示這就算是修煉了。
過了幾年,王鞏回來了。蘇軾邀他們飲酒,說到嶺南的風俗情況時,寓娘回應說:「只要心安定的地方,那就是我的家鄉。」
得失,本就是人生的平常事兒。人有點追求沒啥不好,可要是得失心太強,整天憂心這操心那的,心裏不舒坦,哪還能踏實呢?
曾國藩說過:「要是沒了得失之心,那說話做事就會自在舒展,這心就跟旁觀者一樣,啥事幹不成呢?」咱得告訴自己,得到了就坦然接受,失去了就淡然處之。
種樹的時候,得認真仔細。等結果的時候呢,就順其自然,盡情享受就好。
得失放下,心隨緣分自安然。
現在就得懂得知足
常言講,人知足就會常快樂。心賴恩穩的人,那就是知足的人。
楊絳過了一百歲的時候,寫過這麽一段話:
老天不會把所有幸福都擱在一個人身上,有了愛情不一定就有金錢;
有錢不一定就快樂;快樂了不一定就健康;健康了也不一定啥事兒都能順心意。
擁有知足常樂的心態,是磨煉心智、純凈心靈的最好辦法。
所有快樂的體驗都歸為精神層面的,這種快樂能讓忍受轉變成享受,是精神對物質的勝出。
人生不存在圓滿的幸福,不過有懂得滿足的快樂。
安在當下,就算住在簡陋的屋子裏,也能像劉禹錫那樣,感受到「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的那種詩意。
就算日子窮苦,那也得像顏回那樣,吃著簡單的飯食,喝著白水,自己尋得快樂。
老話說:「知足的人,就算貧窮低賤也能快樂;不知足的人,就算富貴也會憂愁。」
心裏懂得知足,能安心於當下,這才是真正的歸宿所在呢。
沒啥好害怕的,也沒啥好驚慌的
豐子愷講過:平平靜靜過一輩子,不驕不寵,無驚無懼。
心不安寧,那是因為生活裏好多事都沒個準頭,老是讓我們毫無防備。
有那麽一年,蔣勛的父親在加拿大一下子病得特別重,情況危急。
蔣勛急急忙忙往機場趕,忙亂間從書架上抽了一本書,那正是父親給的【金剛經】卷子。
一晃過去了三十年,這卷經他都沒看過。在飛機上,他心裏不踏實,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讀這卷經。
「一回回讀到‘不驚、不怖、不畏’,想讓自己心賴恩穩些,可‘雲何降伏其心’,實在是太難了。」
可讀到末尾時,他瞧見了王玠的跋尾題記。原來王玠為給已逝的父母發願,所以刊印了這卷【金剛經】。「自己的不舍,讓他明白了所有眾生的不舍」。
蔣勛就拿著這卷經,在他父親的病床前,一個字一個字地念著,一直到他父親去世。
打那以後,蔣勛每天早上一睜眼,就得先把【金剛經】讀上一遍。他覺得讀了心裏踏實,就這麽一直讀著。
在這漫漫人生路上,有擔憂、害怕、恐懼的情緒挺正常。可要是整天提心吊膽的,那可不是愛護自己的辦法。
或許是誦經、抄經,又或許是讀書、練字、作畫、唱歌,總歸得想些辦法,找條線兒,好讓自己心裏踏實。
接納變化,這是生活的平常狀態。對待生活,多些平常心態,要明白不必惶恐驚慌。
只有心安穩了,才能在這大大的世界中,使小小的自己尋到歸屬之地。
林清玄曾向廣欽老和尚請教,咱怎樣才能心安呢?
他講:「咋才能心裏踏實呢?得沒心沒肺才行。」
別讓心太計較得失,得和失、舍和得,這都是生命裏常有的事兒。別讓心琢磨太多,心裏沒負擔,那可比神仙還自在。別讓心背負太重,能解決的事壓根不用愁,解決不了的事發愁也白搭。人要是心裏踏實,那就有了著落。
點選閱讀原文,瞧瞧更多有意思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