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情感

「多找自己的原因」:從小被這樣教育的人,長大後最容易精神內耗

2024-01-09情感

文 | 唐 糖

  • 為什麽只有你這樣呢?
  • 難道不是自己的原因嗎?
  • 還是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吧!
  • 以上三句話,眼熟嗎?從小到大,有多少家長、老師對我們說過類似的話?長大後,我們又曾多少次對自己說過類似的話?然後,我們之中又有多少人,會不假思索的把類似的話再講給孩子?

    東亞文化大概是最善於反思自己的文化品種了。大多數人都認同「三省吾身」是一項良好的道德行為。但事實上,錯誤的反省,不但不會讓我們變得更好,反而會制造出更多的麻煩。

    最近我感悟比較多的一個話題,是關於「羞恥感」的,有心理學家認為, 羞恥感 是「人類已知的最有力、最痛苦、最具破壞性的經歷之一 」。而錯誤的自我反省給人帶來的最大的影響,就是自我的羞恥感。

    無法言說的羞恥感,分裂著脆弱的自我,不斷地迴圈,讓我們走向心理內耗。

    01 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這是很多人都認同的話。從小我們就是被這樣教育的。

    這句話對嗎?不能簡單評判。我想它本身要表達的意思沒錯,它是在說:「出了問題,自己是主要矛盾,外界因素是客觀條件。」但因為被 用錯了地方,用錯了語境 ,所以又會導致失之毫厘謬以千裏的偏差。

    最常見的謬誤是,它常被當做一個正確的道理,講給自己或孩子聽。

    「講道理」的本質, 是在壓抑感受的同時,合理化當下的結果,是最無用的廢話。

    上初中時有一個物理老師,授課質素相當一般,班裏整體的物理成績都很差,期中考試一半不及格,但即使這樣,這位即將退休的老師也並沒有太在意,他是回民,期中考試後的第一節物理課,剛好趕上回民的開齋節,這位老師毫不猶豫的回去過節了,留下全班同學在無人監管的物理課堂上風中淩亂。

    當時我對這個老師憤憤不平,認為他不但講課水平差,還缺少作為老師的基本責任心。然而我父母說:「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你們班不是也有考得好的同學嗎?」

    這一句話就夠了,因為我瞬間就蔫了,無力反駁,但情緒並沒有消化。

    無力反駁的意思是,其實我認同了這種說法。我認同了是我自己的內因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換句話說,我應該為自己成績不好負責。

    情緒上無法消化,是因為我雖然認同了這個觀點,但還是有很多情緒沒被處理。首先,我對提升物理成績這件事很迷茫,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次,我對物理老師的態度成功的轉向分裂——從毫不猶豫的憤怒,到既憤怒,又覺得不應該憤怒的迷茫。

    更糟糕的是,我對自己的情緒還產生了強烈的羞恥感,因為在這個語境下,我有情緒,說老師不好,就等於是在推卸責任,給自己找借口。

    所有這些,都讓我感覺很糟。

    後來我才明白,正確,是世界上最無用的事;而道理,是這世界上最簡單的話。

    所言所語,不在正確,而在有效。對於家長,尤其如此。

    02 為什麽只有你這樣呢?

    這句話的表面意思是:你和別人不一樣。深層意思是:你有問題。

    作為社會性動物,「 歸屬 」是生而為人的基本需要,所以我們才會有所謂的從眾心理。可以說,「恐懼被群體拋棄」是刻在基因裏的需要。可想而知,對於一個「自我」尚未建構的孩子來說,家長這句話的威力,不亞於一枚心理核彈。

    當父母對孩子說「為什麽只有你這樣?」或者「為什麽不對別人這樣,只對你這樣?」的時候,就等於在心理層面將孩子拋棄,讓ta體會到徹底的被遺棄感、孤獨感、恐懼感和強烈的羞恥感。

    人歸根到底是情緒的動物,無法用語言精確的表達和宣泄的情緒,會被壓抑到潛意識裏,成為一個人命運的指令碼。

    這樣長大的孩子,可能很擅長自我反省,但這種反省並不能幫ta變得更好,反而會將ta推向「厭惡自己,卻又無力改變」的深淵。心理學上管這種感覺叫做「 習得性無助 」。

    我曾是習得性無助的長期受害者。

    青春期時,我總寫日記,後來我發現,幾乎所有的日記都是對自我的批判、否定和譴責,這種表面上的自我反省,本質上其實是自我攻擊,這種日記令人愈加痛苦,後來就不寫了。

    長大後,我還是很擅長自我反省。像火眼金睛的孫悟空一樣擅長自我找茬,並堅信怪罪別人是一件丟人的事。這個性格特點讓我看上去體面而克制,好多人都誇贊我「明事理」。不過很少有人知道,我其實很難受。

    後來因為長期痛苦,所以不可避免的走向了逆反之路,當成為別人眼中與眾不同的逆反者時,我才逐漸感覺到壓抑的「自我」被釋放的爽感。

    所以,如果今天的你再問我:為什麽只有你這樣呢?

    我會回答:因為我不是別人,我是我、自、己。

    03 澄清謬誤:反思是什麽,不是什麽

  • 反思不是自我否定,是自我覺察。
  • 反思不是自我批判,是自我復盤。
  • 反思是自己對自己使用的工具,不是教育和改造別人的手段。

  • 自省和反思,一旦過度,就成了自我傷害。很容易滑向自我否定、自我懷疑、自我批判的自虐深淵。

    真正的反思,在於 退後一步 的自我覺察。一本書,一幅畫,一個人,眼睛緊緊貼住時,都是看不清的,只有退後一步,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看清楚。自我覺察,就類似於退後一步,啟用第三方視角,從「小我」中走出來,看清真相。

    有了覺察,下一步就是復盤。反思的目的,其實是讓自己變得更好。所謂變得更好,其實就是 少走一些彎路,行為更具高效性,目標更清晰,達成目標的路徑更準確

    所以,復盤是個好工具,透過覺察、思考和復盤,重新梳理內心的脈絡,事件的走向,然後再帶著思考來到實踐,用實踐檢驗思考的結果,反復多次,不斷走向正確。

    這是一條能帶給人 正反饋的迴圈之路

    就我自己而言,從自我批評的日記,到寫心理文章,就是在做這件事。我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透過文字進行梳理,再輸出出去,完成了一個閉環的反思。在我的文字裏,不僅有我的故事,更有我的思考。

    所以本質上說,反思是來自於自我內心的驅使和策動,是只能自我完成的旅程。

    04 家長太懂事,孩子就壓抑

    不懂事的家長人人喊打,就像高鐵上的熊家長。可是,看上去太懂事的家長,又很容易培養出壓抑內耗的孩子。

    看清楚, 我說的是「太懂事」,不是「懂事」。

    懂事的本質,是通曉社會規則,有跳出自我中心的能力,能看見他人的需求,並按照社會通用規則行事。

    而太懂事的本質,和過度自省一樣,都是因為缺少內在的自我,是「自我」發育不全的巨嬰。

    太懂事的家長,在意他人的評價,恐懼人際沖突,從潛意識裏認為自己沒價值,處在一種自我忽視和自我否定的狀態。

    所以 總是特別強調「凡事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能自我負責、擁有成熟人格的人,而很可能是出於無奈的習慣,發自內心的覺得「靠別人、怪別人」都沒有用,只能靠(反省)自己。

    兩者很像,但有本質上的不同。包括很多 防禦性的假堅強、假獨立和假清醒 ,其實都可能是來源於「無人可依」的安全感缺失。

    其實區分也很簡單:真正成熟的人,內心是舒展的。而太懂事的人,內心深處,是憋屈的。

    正如文章的開頭所說,東亞文化特別強調自省,家長也會從小這樣教育/要求孩子。但是我們必須搞清楚自省的真相,否則,就離培養出一個心理內耗的孩子不遠了。

    -END-

    唐 糖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 全網15w粉絲心理學博主

    出版【做情緒穩定的父母:你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分享 心理科普|認知思維|方法論|行動派

    話題 個人成長|家庭教育|兩性關系

    圍觀 唐糖咨詢師劄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