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情感

2024,擺脫完美主義陷阱

2024-01-05情感

新年伊始,又到了立Flag(許下新年願望)的時候。新年Flag可能是我們離理想生活最近的一刻,年終打臉並不影響年初的決心。年初,帶著滿滿的期待開始,但因為無法忍受一丁點計劃之外的不完美,導致很快放棄,最後在年終發現生活還是一成不變,陷入悔恨和自我厭棄。

計劃越完美,越容易被放棄,幾乎是一種定律。因為無法面對「不完美」,我們常常掙紮在自己所犯的每一個錯誤中,停滯不前。也許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掉進這種「完美主義陷阱」。長期以來,在我們的文化中,完美主義被認為是一種積極品質,與成就密切相關。

完美主義是誘人的。我們甚至經常以此為自己的拖延和失敗開脫,在劫後余生中沾沾自喜。即使知道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也難以做到。因為我們樂於自稱完美主義者。

但「完美主義」真的值得贊揚嗎?取得成就真的是「完美主義」的功勞嗎?越來越多心理學研究者發現了「完美主義」背後潛在的巨大問題。英國教育心理學家唐·斯塔利(Dawn Starley)幫助過大量有心理問題的青少年,她意識到「完美主義」學生是一個高風險群體,並且可能在家庭和學校中得不到足夠的支持。

她決心挑戰任何可能促進或強化完美主義的觀點,澄清大眾文化中關於完美主義的誤區,讓更多人意識到完美主義的「對立面」是積極的,於是寫出了這本【挑戰完美主義】。(她自己做研究、寫書的時候也一直在努力避開完美主義陷阱,自稱是「正在恢復中的完美主義者」。)

我們將跟隨斯塔利,重新認識「完美主義」,看見它的虛假好處和潛在風險,學習接納足夠好的自己和人生。

【挑戰完美主義:最佳化青少年成長的心理指導手冊】, [英]唐·斯塔利 著,成琳 等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23年10月。

完美主義的幸福悖論

很多人相信,完美主義大部份時候是積極的,只是不能過度追求。這正是唐·斯塔利要挑戰的觀念。她堅信,不存在「積極」或「健康」的完美主義,長遠來看,任何形式的完美主義都是不健康的。與完美主義相關的「好處」可能是短暫的,而對個體健康功能的損傷卻是持久的。另一位心理學者格林斯邦(Greenspon)也指出,「健康的完美主義是一種自相矛盾的說法。」美化完美主義可能是一個破壞性迴圈的一部份。

我們之所以願意相信,完美主義可以是健康的,主要是受到文化影響。在流行文化的很多語境下,完美主義都是一種積極特質。在主串流媒體上,許多傑出人物都被貼上「完美主義」標簽:喬布斯、朗拿度、庫布歷克、金·卡戴珊......「喬布斯對細節的挑剔延續到生命最後一刻。」在這些被人津津樂道的名人軼事中,正是完美主義引領他們取得了卓越成就,獲得財富、成功。(領導會冠冕堂皇地用這種故事為自己的嚴苛要求背書,老師會用這些故事激勵學生。)在成功學大行其道的那些年,成功也就等於幸福。

電視劇【小舍得】劇照。

另一方面,我們喜歡完美主義,也是因為對其「對立面」的恐懼。許多人認為所謂「非完美主義者」,就是將就、粗心、懶散和缺乏上進心。這些都是我們害怕沾染的消極品質。但斯塔利指出,不渴求成為最好的,對自己不那麽挑剔,不介意犯錯,這些才是非完美主義者的心態。這種心態能帶來滿足、平靜和放松,和幸福感的關聯更強。

心理學家泰勒·本-沙哈爾(Tal Ben-Shahar)在【幸福超越完美】(The Pursuit of Perfect)一書中提出了「最優主義者」這一概念。這也是斯塔利認為的,完美主義真正的「對立面」,是積極的、值得追求的。沙哈爾總結了四點完美主義者和最優主義者的主要區別:

完美主義者認為人生道路應該是一條筆直的直線,最優主義者則把人生看作不規則的、螺旋式上升的曲線; 完美主義者恐懼失敗,最優主義者把挫折和失敗看作最好的自我成長反饋; 完美主義者教條、苛責、防備心強,最優主義者具有適應力、寬容、樂於接納意見; 完美主義者只關註「結果」,以致他們熱衷於設定過高、甚至不切實際的目標,最優主義者在奔向「目標」的同時,還會享受「過程」中美好的一切。

沙哈爾認為,幸福應該是快樂和意義的結合。快樂是指從某件事中獲得當前的好處,而意義是指獲得未來的好處。所以只有享受過程,而不是只註重結果,才會感到真正的幸福。

【幸福超越完美】, [美] 泰勒·本-沙哈爾 著,倪子君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年4月。

被忽略的青少年

斯塔利發現,那些成功人士身上可能有的特質,比如註重細節、專註、遵守承諾、有抱負等,在和完美主義結合之前都是健康的、可取的,完美主義並不是這些特質的基礎。那麽完美主義「毒素」的根源到底是什麽?

首先必須厘清完美主義的定義。不同文獻中的定義是混淆的,所以關於完美主義有益還是有害才存在爭論。斯塔利在這本書中采用的定義是:「不顧潛在的不利後果,依然在至少一個重點領域中堅定地追求一種出於自身需要,且由自我強加的標準,並過度依賴此標準進行自我評價。」簡單來說,完美主義者的核心信念是「自我價值=不惜一切代價取得成就;沒有取得成就=我一文不值。」

完美主義的毒素不僅在於這種偏執、非黑即白的核心信念,還和社會整體的評價性關註有關。個體受到來自社會環境壓力的動機和價值觀影響,必然會產生負面心理。心理學家羅傑斯曾提出「價值的條件化」。本來人生而有價值,但在長期的規訓之下,我們會本能地認為,只有在滿足了某些條件後自己才是一個有價值的人。而這裏的條件通常是達到了社會設定的標準、完成了權威期待的目標、獲得了他人口中的贊美。

斯塔利還指出,完美主義不同於自覺,也不同於「總是竭盡全力」,表面上看它們有相似之處,但其根本驅動因素和結果都大不相同。

電視劇【小舍得】劇照。

值得註意的是,目前大部份完美主義研究物件是臨床上的成年人。斯塔利認為,在這個過程中,更為脆弱的青少年和兒童群體被大大忽略了。(尤其是兒童,因為年紀小,無法準確地回答問卷上的自我評價問題,所以經常需要靠家長、老師的觀察才能評估他們的心理狀況。)

一方面,如果學生成績好、在學校表現得較為合作和順從,他們就不會被認為有問題,反而成為能勝任學習任務的表率,他們會因為表現出色而被忽視,隱藏起心理困擾。這些被壓抑的「好學生」直到走出社會,可能才意識到自己的痛苦已經內化。(之前關於「好學生心態受害者」現象新京報曾專訪心理學者王芳。)

另一方面,如果學生表現不夠好,他們根本不會被認為是高完美主義傾向,潛在的心理困境同樣會被遺漏或誤解。很多高完美主義傾向的孩子成績並不好,因為他們可能害怕失敗,不願意接受挑戰(「如果我不嘗試,就不會失敗。」)。而且完美主義不僅和學習表現相關,更是一種關於「塑造個體愈合與周圍世界聯結的固有思維模式」,其影響彌散在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外觀(「我必須看起來很精致。」)、健康(「我必須維持標準身材。」)、人際關系(「我必須受歡迎。」)、秩序(「事情必須以某種方式進行。」)等。

電視劇【小舍得】劇照。

網劇【愛很美味】中,方欣(張含韻飾)是從小美到大的女神,小時候為了維持女神形象,甚至不敢在學校上廁所,因為她認為這是汙穢的、骯臟的。只要稍微回憶一下我們的青少年時期,就能發現不少這樣的事例。如果一個孩子早上遲遲不出門,只是因為對自己的發型不滿意,寧願冒遲到的風險,也要反復折騰頭發;或者因為一直想著要在今天的球賽中得高分,上課分心,課後不寫作業;又或者因為堅信「不能示弱」,而經常對同學態度傲慢。這都是高完美主義傾向的體現。家長和老師可能會批評他們臭美、吹毛求疵、心思不放在學習上,卻很少意識到這些表現與完美主義有關。

【愛很美味】劇照。

斯塔利強調,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和需求,所以每個高完美主義傾向的孩子表現也許很不一樣。

越來越多研究表明,完美主義可能對青少年的成長產生不利影響,是一種潛在的心理健康風險因素,與厭學、拖延、焦慮、抑郁、進食障礙、註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甚至自殺具有高關聯性。

弗萊特(Flett)和曉域(Hewitt)是完美主義的主要研究者,他們斷言,完美主義在兒童和青少年中非常普遍。英國的一份報告(royal college of paediatrics and child health,2015)顯示,近三分之一的年輕人曾考慮或企圖自殺,其中可能與完美主義有關的因素:學業壓力、感覺自己很失敗、對未來的恐懼、缺乏信心和孤立感。

尤其是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虛假的完美樣本無處不在的時代。2015年【衛報】的一篇文章強調:社交媒體正在損耗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追求完美和永遠「線上」的壓力是壓倒性的。

電視劇【小舍得】劇照。

關於完美主義從何而來,有五種流行理論。除了基因遺傳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主要和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有關。也許有人認為,只有那些對學習成績要求高的父母,會給孩子帶來完美主義陰影,其實養育者對孩子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

嬰幼兒的自理能力還在發育,吃飯灑一地、把鞋和衣服穿反是常有的。如果養育者缺乏耐心,不斷地打斷、糾正孩子的行為,或者為了省事包辦、代辦,孩子就會感到挫敗,感到自己是無能的,總是沒有大人做得好。這種情況下,即使聽到大人誇獎自己,他們也很難真的相信自己的能力。

斯塔利強調,嬰幼兒主要透過早期和養育者的互動,來了解自己是誰。為了得到養育者持續不斷的、符合預期的回應,他們就會開始試著壓抑自己的情緒,表現得聽話、乖巧。所以青少年、兒童群體是更脆弱的。如果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懷和引導,很容易陷入固化思維。

完美主義是一種生態系

探討完美主義的弊病,並不是要把它變成一種汙名化的標簽。心理學者利普曼(Lippman)認為,我們應該「首先找出引發問題的社會弊病」,而不是將完美主義視為一種問題,或者認為追求完美主義的人是病態的。完美主義是一種生態系,並不完全來自某個個人內部的動機。它「產生於兩個人或更多人的經驗世界之間的相互作用。」

斯塔利回顧了整個社會環境的變化。工業革命之後,人類在工作中越來越高效。隨著機器大規模投入生產,人類設定的績效目標越來越高。完成高績效需要把休息時間壓縮到最少,抗壓能力提升到最高。無形中,整個社會都在努力追求完美。

「完美的人」,不僅是各方面都表現較好的高素質員工,情緒穩定,能經營好家庭生活,為公益組織和其他社區做出貢獻,並透過不斷學習「提升自己」,保持最佳飲食習慣、鍛煉方式和睡眠模式。照顧長輩,管理好自己的健康,在年老的時候也不會給社會造成相應的負擔。

我們驚喜地見證了技術飛躍,但卻發現我們並不是天生就能適應這種快節奏、不斷變化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對一個人在所有領域的表現期待都很高。人類的「穴居人」大腦為了與之匹配,已經付出了極大的艱辛。

電視劇【小舍得】劇照。

斯塔利寫道:「盡管人類大腦的前進演化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步,但我們不是對世界有求必應的機器人,以前不是,以後也不會是。」

過去幾十年中,為了應對心理健康問題的急劇攀升,個人化心理幹預措施取得了巨大進步,精神類藥物的使用也獲得了相應發展。社會甚至希望我們成為放松專家,能在日常生活中熟練地運用專註、瑜伽和冥想。

長期以來,系統都習慣把問題的「責任」歸咎於個人:你有壓力,因此你需要治療;你感覺情緒低落,因此你需要一些藥物。問題的根源在於你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然後你就可以重新融入社會,並為社會的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但個人化心理幹預的問題是,它無法惠及每一個有需要的人,而且它側重於被動地而不是主動地解決問題,因此心理治療師承擔了過大的壓力,同時那些接受治療的人也常常容易「舊病復發」。斯塔利強調,如果我們都專註於提高自己的承受力,改善對待壓力的方式並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我們就自然不會思考「大局」——即不恰當的社會文化是否才是壓力源。

電視劇【小舍得】劇照。

幸運的是,近年來,另一波新觀念正在形成並加強。更富有同情心、更註重我們生而為人的廣泛需求。弗萊特和曉域將完美主義與自我批評、自我懷疑和自殺之間的聯系描述成一個亟須解決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

公共心理健康應該采取系統性方法應對,透過社會政策、立法等結構性變革,在問題出現之前加以預防。關於完美主義,一個社會層面變革的例子是,在廣告和行銷活動中,應該避免使用「完美」這樣的字眼。同時,選擇不同身材、年齡、性別、種族、能力和特質的人群作為模特,而不是某種固定類別的人來代言產品或服務。因為這些資訊會影響我們的觀念,關於成為怎樣的人才能融入社會,怎樣生活才是幸福。

當前的教育環境大多「以結果為導向」,斯塔利主張學校和家長應該合作,為孩子提供精神支持。作為一本指導手冊,她在書中詳細介紹了在校園和家庭中可以套用的具體方案。

電視劇【小舍得】劇照。

斯塔利是樂觀的,她感到我們正處於歷史上一個有趣的時間點,同時擁有高科技和對心理健康前所未有的認知。二者並不總是能彼此兼顧,和諧發展。「我們的社會如何解決二者間的沖突,對於確保人類的幸福至關重要。」

她在書中一再提醒,現實世界是混亂的、不可預測的,為了獲得有利於自己的解決方案需要必要的妥協。生活的「混亂」有可以控制的部份,也有力所不能及的地方。我們可以掌控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因我們而發生的事情,以及最重要的是掌控我們的內心。

不必等待「完美時刻」,而是在當下所擁有的基礎上做到最好。同時,明確而有目的地規劃時間。只有當我們放棄對「完美」的追求時,我們才能擁抱真正的創造力。伴隨著創造力而來的是超越了基本生存的自由和對生活真正的享受。

能夠以開放的心態面對挑戰,允許自己足夠脆弱,冒可能犯錯、可能不知道所有的答案甚至可能因為自己的觀點而被討厭的風險,這是完美主義正在弱化的標誌,取而代之的是對世界更健康的態度。

撰文/荷花

編輯/王菡

校對/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