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幹勁滿滿地打算去競聘主管崗位,我就問她:「你競聘那個崗位幹啥呀?你沒瞧見那幾個比你還年輕的主管都被撤下來了嗎?」現在年輕化是大趨勢,你能力強不強沒多大關系,領導不會為了一兩個人就改變規則的。有了一個特殊的人,接著就會有一群特殊的人,然後就會有好多事兒,到最後不是不了了之,就是推行一陣子就完全變味了。所以就別掙紮了,這種大勢所趨的事兒,你當個陪襯可以,但別太較真兒,這種事大多數人就是看看熱鬧,真正的人選,領導早就定好了。
積極是好事,但別太過度了。支持領導的決策就行,沒必要唱反調。守拙是一種示弱求存的方式,畢竟隨著年齡增長,好多以前能掌控的東西現在慢慢失控了,所以得把精力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其他事能舍就舍。以前不明白「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這句話,現在懂了。時間有限,中年人尤其要合理安排時間,不能像很多年輕人那樣浪費時間。其實,那些優秀的年輕人都是講究效率的,不會因為無關緊要的事浪費自己的時間,而是會留出更多時間做對自己最重要的事。
先來講講衛青。衛青和霍去病,那可是被稱作帝國雙璧的。他倆一下子就把大漢在軍事上的劣勢給扭轉過來了。以前大漢對匈奴只能忍氣吞聲,後來就變成主動去攻打匈奴了,把原來特別張狂的匈奴打得只能遠遠跑到漠北那地方,好躲開大漢軍隊的鋒芒。衛青靠著姐姐衛子夫,當上了漢武帝身邊的郎官。他性格謹慎穩重,做事又果斷,就這麽贏得了漢武帝的信任。馬邑之謀失敗以後,漢武帝就不想著一下子就把匈奴打敗了,而是做好了要跟匈奴長期打仗的打算。不過韓安國和李廣這倆人都不是擅長進攻的將領,讓他們守住險要的地方可以,讓他們出去突襲就很難了,主要是他們的想法已經固定了,很難改變。漢武帝讓衛青當主將,這其實就是在冒險呢,因為在這之前,衛青根本就沒上過戰場。
衛青在軍事方面一出場就特別驚艷。漢武帝覺得老將韓安國怕打仗不敢出戰,就徹底不再指望他了,這就給了衛青機會。衛青頭一回出兵就取得了龍城大捷,可其他幾路的人馬不是折兵就是損將,李廣還被匈奴人給俘虜了。李廣他們以前還嘲笑衛青是靠裙帶關系才得到高位的,但是衛青的表現讓他們都沒話說了。就連沈穩的韓安國也明白,自己在軍事上沒什麽發展空間了,就主動結束了。別人要是質疑、為難你,最好的回應就是把事情做好,讓他們都住嘴;最差的辦法就是跟他們爭論,那樣只會浪費你寶貴的時間。
漠北之戰的時候,李廣迷路了,就把和大軍會合的時間給耽誤了。這麽一來就得被問責,李廣可受不了這種羞辱,他就講:「我打了一輩子仗,就算沒功勞吧,可到最後還得被那些文書小吏侮辱,還不如自己死了算了!」說完這話李廣就自殺了。衛青對這事兒挺內疚的,他就去安撫李廣的家人,開始的時候也都沒什麽事兒。可是有一天,李廣的兒子李敢突然跑到衛青家裏,啥都不說就把衛青狠狠揍了一頓。等左右的護衛把李敢抓住的時候,衛青已經傷得很重了,左右的人氣不過,當場就想把李敢給殺了。
衛青趕忙大聲讓左右停手,「別傷著他,讓他走!」李敢離開後,平陽公主很是生氣,她對衛青講:「你也太膽小怕事了,李敢竟敢打你這個大將軍大司馬,這本來就是犯了死罪的事兒,你還這樣忍氣吞聲?」衛青小聲說道:「李敢沒了父親,心裏正難受呢,這能理解。再說了,他是霍去病看重的將領,還是皇上親自封的關內侯,我哪能自己就去處理他呢?」
衛青能忍,霍去病可忍不了。他曉得這事兒以後,在陪著漢武帝去上林苑打獵的時候,把李敢給射死了。羽林衛把射死李敢的箭拿到漢武帝跟前,漢武帝那表情,讓跟了他好多年的近臣韓嫣都害怕得直哆嗦,漢武帝身上透著一股從沒見過的怒氣呢!他把箭折成兩截,嘴裏嘟囔著:「太可惜了!那麽大的關內侯,竟然被野鹿的角給弄死了,來人吶,厚葬李敢!」
然後漢武帝讓韓嫣把霍去病叫過來,漢武帝對霍去病講:「刀能用就成,不用太鋒利,太鋒利或許會傷到主人!你就不能忍一忍嗎?李敢怎麽招惹你了,你連自己的一個部下都容不下?」「是他得罪了大將軍!」「大將軍?衛青逼得人家父親李廣自殺了,人家出出氣有什麽錯,你們衛家跟霍家就誰都不能招惹了?」霍去病一聲不吭,用沈默來應對,沒過多久,霍去病就在外面病死了。
衛青和霍去病性格完全不一樣,霍去病總是鋒芒畢露、盛氣淩人,衛青卻到處藏拙避禍。李敢揍衛青這事兒,本來就很奇怪,李敢是霍去病的手下,他揍衛青,又不是霍去病指使的,那還能有誰有這麽大能耐呢?霍去病沒搞明白,衛青可心裏有數,所以衛青才到處示弱,這是他求生、避禍的法子。漢武帝那麽強勢,你不低調咋行呢?衛青也試過涉足政治,一次是為大俠郭解講情,一次是舉薦主父偃,結果都被漢武帝狠狠斥責了。所以衛青才選擇藏拙,這既是為了保護自己,也是沒辦法的事兒。
再來講講衛綰。衛綰是漢武帝的老師,早在漢文帝時期,他就當上了中郎將。他是馬夫出身的,以忠誠和辦事嚴謹出名。漢景帝劉啟當太子的時候,曾邀請眾多官員,只有衛綰稱病沒去,他不想被人說結交太子而落下罪名。漢景帝繼位之後,起初把衛綰晾了一段時間,等到漢景帝打算換掉太子劉榮的時候,才讓衛綰擔任中尉,負責掌管北軍,保衛皇帝安全和京城的守衛工作。漢景帝單獨召見衛綰時,先問他:「你曉得我為啥任命你當中尉嗎?」衛綰低著頭回答:「臣下不知道!」漢景帝說:「衛綰啊,以前我做太子時,邀請群臣赴宴,就你衛綰沒到,你的架子可真不小啊!」
「陛下,臣真的生病臥床了,去不了啊,陛下您可要明察啊!」漢景帝輕輕拍了拍衛綰的肩膀,問道:「朕聽說先帝賞給你六把寶劍呢。好多人都會拿皇帝賞賜的東西去換錢換地,不知道你的劍還在不在呀?」「陛下,臣把這六把劍都供在正堂呢,每天都擦拭,不敢有一點馬虎!」「那行,咱們去衛綰家看看!」漢景帝劉啟這話啊,是大有深意的,一環套著一環呢,稍微不小心就可能掉腦袋。領導問的每句話那都不是白問的,背後肯定是有目的的,這得心裏有數。到了衛綰府上,漢景帝瞅著正堂那六把寶劍,滿意地點點頭說:「衛綰啊,朕今兒個也要賞你一把寶劍,不過朕想讓你拿在手裏,可別又供到墻上去了!」「中尉負責京城的守衛和朕的安全,你這擔子可不輕啊!」
衛綰特別盡職。他當上中尉之後,做了兩件事。一是把北軍裏周亞夫的親信都給撤換了,全換成自己的老部下;二是自己穿著厚重的鎧甲,睡覺都不脫衣服地到處巡視,來確保皇帝的安全。有了這樣的保障,漢景帝才廢掉太子劉榮,撤掉周亞夫太尉的職位,讓他去當丞相,原來的丞相陶青就「告老還鄉」了,太子太傅竇嬰也成了完全沒事幹的閑人。可當漢景帝劉啟打算接著嚴厲打擊的時候,衛綰卻往後縮了。漢景帝都明示他了,衛綰卻開始裝聽不見、裝糊塗,氣氛一下子變得很尷尬。最後漢景帝只好打破沈默說:「看起來你不適合做這個事,朕得找個厲害的人來!你這段時間也累了,回鄉下好好休息些日子吧。」
漢景帝讓郅都當了中尉,郅都緊追不舍地追查,臨江王劉榮被逼得自殺了,梁王劉武也到了走投無路的境地。蒼鷹郅都最後的下場是不得不自殺,他死訊傳來的時候,漢景帝劉啟嘆了口氣說:「他們弄折了朕的蒼鷹啊!」人都死了,話說得再好聽,那也是做給活人看的,去世的人又沒記憶了。這個道理衛綰明白,所以他才不摻和對付廢太子劉榮的事,落井下石不一定是好事,得小心給自己招來災禍。
衛綰再度出山的時候,漢景帝給他安排的活兒是做太子劉徹的老師。衛綰那是盡心盡力地幹著。不過呢,當漢景帝劉啟問他中尉的人選時,他就講:「臣是太子太傅,我工作的職責就只是輔助保護太子,至於誰來當中尉,這事兒得陛下您來定啊。」這話說得很清楚,除了輔助保護太子,別的事跟我沒關系,咋弄那是皇帝您的事兒。
在梁王劉武的事情上,衛綰也處理得相當不錯。他把所有的證據都給燒了。漢景帝劉啟責怪他的時候,衛綰就說:「陛下啊,這些證據您看了好呢,還是不看的好?要是徇私情,國法可不容;要是依法公正處理,老太後那邊又怎麽交代呢?」漢景帝就說:「看來你衛綰披著儒家的外衣,卻有著法家的智慧呢!」衛綰以前說自己不懂黃老學說,其實呢,他才是精通黃老學說的行家。漢武帝登基之後,衛綰當了丞相,他開始推行革新並且推崇儒學,可這麽做就觸犯到竇太後的利益了。
竇太後讓那些支持黃老之術的人去給衛綰暗示,意思是你都已經是萬戶侯了,得知道進退,還圖啥呢?衛綰很精明,馬上就向漢武帝辭官回鄉下了。漢武帝「建元革新」失敗之後,衛綰還勸過漢武帝,說:「現在強弱差距太大了,這個時候您得有道家的智慧,積攢力量而不硬拼,這就是入道求生存的法子。」
最後來講講韓安國。我特別欽佩他,他差不多把智慧、權謀都集於一身了,最可貴的是他能功成身退,這一點很多現實中的人都做不到。
韓安國這人呢,他不糾結於學派之間的爭鬥,會廣泛吸納百家的學問。他覺得做事要順著形勢走,得順應時勢,同時也不能不顧人情世故,這便是他比晁錯、郅都他們厲害的地方。要是沒有韓安國出主意想辦法,梁王劉武肯定守不住睢陽這座梁都。要是這樣的話,吳王劉濞帶著吳楚的叛軍,就會打到函谷關,直接沖進長安,漢景帝劉啟也就得被推翻了。七王之亂被平定之後,竇嬰被封為魏其侯,周亞夫被封為條侯,梁王劉武就有點難堪了,因為他已經是藩王裏地位最高的了,除了太子這個位子,好像也沒別的能給他加封的了。韓安國就勸劉武,這個時候得低調點,做事別太張狂,可劉武不聽啊。結果給他加封太子的這個想法,遭到了以竇嬰、袁盎為首的大臣們的強烈反對。劉武氣壞了,就聽了羊勝和公孫詭的主意,去刺殺袁盎等十幾個大臣,這一下可把自己逼到絕路上去了,殺不殺他全看漢景帝一句話。
到了關鍵時候,又是韓安國站了出來。他馬上斬了羊勝和公孫詭,讓中尉把這兩人帶回京城。韓安國呢,也去京城周旋。劉武就去見他姐姐長公主劉嫖,借著姐姐和竇太後的力量,這才把危機給化解了。劉武死了以後,韓安國靠著田蚡進了朝廷,給漢武帝出了不少好點子,化解了漢武帝剛登基時的危機。竇嬰和田蚡互相爭鬥的時候,韓安國很果斷,誰也不幫,保持中立,這樣才保住了自己,沒被當成外戚那一夥兒的。可是後來衛青、公孫弘、主父偃這些人起來了,再加上韓安國不贊成輕易對匈奴出兵,所以啊,他就慢慢被邊緣化了,最後漢武帝還把他派到漁陽去駐守了。
再看看咱們的飛將軍李廣,他覺得衛青是靠裙帶關系才當上大官的,還說霍去病就是個沒長大的小毛孩,還為韓安國抱不平呢。可到最後,衛青和霍去病的戰績那是相當厲害,直接就打了他的臉。李廣自己呢,在漠北那塊兒迷路了,耽誤了跟大軍會合的時間。最後啊,他不甘心被那些小文官指使,就自殺了,這可真是人生最大的悲劇啊。李廣要是能懂得收斂鋒芒、避開災禍,按照道家的思想好好活下去,結局說不定就好多了。人啊,沒必要啥事都去爭,也不用向別人證明自己,把自己的日子過好才是人生的正道。
一個人的過往,只是一家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