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淑秀
在生活的長河中,我們常常被各種看似平常的行為所包圍,卻未曾深究這些行為背後隱藏的深意。
殊不知,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舉動,實際上是內心深處創傷的對映。
當我們靜下心來,仔細審視自己的行為模式,會驚訝地發現, 那些不經意間的反應,竟承載著過往的傷痛與掙紮 。
行為背後的創傷反應
在生活中,我們不經意之間的行為,我們以為是自己的個性使然,其實,背後還投射著我們 不易察覺的創傷反應 。
1、討好型人格
我們很難拒絕別人的請求,即使自己已經不堪重負。我們害怕拒絕會讓別人不高興,會失去他們的認可和友誼。
這種無法說「不」的行為,其實是一種討好型人格的表現。
它源於內心對他人認可的過度渴望,讓我們在人際關系中失去了自我,不斷地犧牲自己的利益去滿足別人。
這種討好型人格可能來自童年時期,父母或重要他人的愛與關註是有條件的,只有透過不斷滿足他們的要求、迎合他們的期望才能獲得,從而在內心深處埋下了討好他人以獲取認可的創傷種子。
2、災難化思維
每當事情出現,我們總是最先設想最糟糕的結果。仿佛在腦海中預先繪制了一幅黑暗的畫卷,我們預設了最壞的情況,無論發生什麽問題,我們的大腦都會過度反應,將事情擴大化、極端化。
原來這種總是預期最壞情況的思維模式,被稱為「災難化思維」,是一種焦慮障礙。它如影隨形,讓我們在面對生活的種種時,總是懷揣著不安與恐懼,難以真正地放松和享受當下。
這種災難化思維可能來自過往經歷中曾遭遇的重大挫折或意外,當時的痛苦與損失在內心深處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銘印,使得我們在面對新的事情時,潛意識裏就會自動啟動這種防禦機制,生怕再次經歷類似的重創。
3、回避型人格
我們總是避免與人深入交往,每一次與人接近,內心的恐懼就會悄然升起,害怕被拒絕、被傷害,於是我們選擇遠遠地觀望,保持著安全的距離。
那些可能的親密關系,在我們的恐懼面前變得遙不可及,我們困在自己的世界裏,孤獨地徘徊。
原來這是回避型人格的特征,這種模式可能源自於童年時期的某些經歷,讓我們在不自覺中形成了逃避的防禦機制。
它如同一道無形的墻,將我們與他人隔開,讓我們在渴望溫暖的同時,又害怕靠近那可能的火焰。
4、自我價值感的缺失
我們經常對自己的成就感到懷疑,我們以為只是自己不自信。即使我們取得了一些成功,我們也會很快將其歸因於運氣,而不是自己的能力和努力。
這種持續的自我懷疑和對成就的否定,反映了我們內心深處對自我價值的不確定和不信任。
原來這是自我價值感缺失的表現。它如同一團迷霧,籠罩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總是充滿了猶豫和仿徨。
這種自我價值感的缺失可能來自成長過程中不斷被比較和批評,尤其是在與他人競爭中屢次受挫,或是長期被忽視自身的優點和努力,使得我們逐漸失去了對自我價值的正確認知。
5、過度自責
我們總是過度自責,哪怕只是一點小錯誤,也會讓我們陷入深深的自責之中。我們覺得自己應該對所有的事情負責,一旦出現問題,就會把責任都歸咎於自己。
原來這是過度自責的心理, 這種過度自責的心理背後,可能是因為成長過程中,周圍的環境給予了過多的負面評價和過高的標準。
也許是父母、老師或其他重要人物對我們的要求極為嚴格,一旦出現問題就嚴厲指責,使得我們逐漸內化了這種批評的聲音,認為自己必須做到完美無缺,否則就是自己的過錯。
它還可能源於我們內心深處對他人認可的極度渴望,我們擔心自己的錯誤會讓別人失望或不滿,所以不斷地自我責備,試圖透過這種方式來避免他人的負面評價。
6、社交焦慮
我們在人群中常常感到不自在,我們以為自己只是孤僻而已。我們害怕成為註意的焦點,擔心自己的言行會受到評判。這種對社交場合的緊張和不安,使我們經常選擇避開人群,選擇孤獨而非參與。
原來這是社交焦慮的體現。它像一條繩索,束縛著我們的手腳,讓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舉步維艱。
這種社交焦慮可能來自過往的一些負面社交經歷,比如曾經在公開場合被嘲笑、批評或拒絕,這些經歷在內心深處留下了創傷,使得我們在人群中時會不由自主地擔心再次遭遇類似的情況。
也可能是成長過程中缺乏積極的社交示範和引導,導致我們對社交場合感到陌生和恐懼。又或者是性格較為敏感內向,在早期的社互動動中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持和鼓勵,從而逐漸發展出社交焦慮的傾向。
7、 聚光燈負面偏好
我們對批評極其敏感,別人的一句不經意的批評,都能讓我們心情低落很久。我們會反復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那麽不好,甚至會因此否定自己的全部。
我們高估了自己的行為和表現被他人關註的程度,會覺得別人都在關註自己的不足,把他人的批評過度放大,仿佛自己處在聚光燈下,一舉一動都被別人審視。
這種對別人看法和批評的過度敏感,原來是聚光燈負面偏好,反映了我們內心的脆弱和不自信。
這些可能源於童年時期長期處於被嚴格要求和頻繁批評的環境中,父母或師長總是過度關註我們的錯誤而忽視我們的努力和優點,使得我們逐漸形成了對他人評價的過度在意,害怕再次遭受批評而變得小心翼翼、敏感多疑。
8、拖延癥
我們常常陷入拖延的困境,明明知道有重要的事情要做,卻總是遲遲無法開始。我們會找各種借口來拖延,直到最後期限逼近才匆匆行動。
原來這是拖延癥,這種拖延行為可能是內心對壓力的逃避,或者是對自己能力的不自信,害怕面對可能的失敗。
這種拖延癥可能來自曾經在完成任務時遭遇過重大挫折或嚴厲批評,使得我們對新的任務產生恐懼,從而透過拖延來暫時逃避這種壓力。
也可能是成長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時間管理訓練和自我約束能力的培養,導致我們在面對任務時無法及時行動。
又或者是因為內心深處對完美的過度追求,擔心自己無法做到盡善盡美,所以遲遲不敢開始,以拖延來緩解這種焦慮。
9、損失厭惡癥
我們在面對選擇時會極度糾結,難以做出決定。我們會反復權衡各種利弊,擔心自己做出錯誤的選擇。
原來這是損失厭惡癥,因為擔心做出錯誤選擇會帶來損失,這些損失讓我們難以忍受。所以在做選擇時,更加謹慎糾結,同時對自己的決策能力不自信。
這種損失厭惡癥可能來自曾經經歷過重大的錯誤選擇所帶來的嚴重後果,比如因為一次錯誤的職業選擇而陷入長期的困境,或者因為一個錯誤的投資決定而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這些經歷使得我們在面對新的選擇時,內心充滿了恐懼和不安,對可能的損失極度敏感。
10、迎合型人格
我們會過度關註他人的情緒和反應,試圖去迎合他們。我們會根據別人的臉色和語氣來調整自己的行為,生怕惹別人不高興。
這種過度關註他人的行為原來是迎合型人格,是因為內心渴望被接納和認可,卻忽略了自己的真實感受。
這種迎合型人格可能來自童年時期長期缺乏穩定的關愛和認可,只有透過不斷迎合他人才能獲得一些關註和贊揚。
也可能是在成長過程中經歷過被排斥或孤立的痛苦,使得我們害怕再次被拒絕,從而過度關註他人的情緒以避免沖突和不被接納的情況發生。
除了上述10種創傷模式,還有更多行為背後的創傷緣由,後續我另開文章再跟大家詳細分析。
當我們開始覺察這些行為背後的創傷根源,勇敢地面對過去的傷痛,那麽我們便有了療愈的可能。
我們可以透過自我反思、正念訓練、尋求專業幫助、培養積極的心態等方式,逐漸打破這些創傷反應的束縛,重新找回那個真實、自信、勇敢的自己,開啟一段充滿希望和美好的人生旅程。
不要輕易貼標簽
我們上面了解了一些行為背後 隱藏著深刻的心理學效應和創傷反應。
比如災難化思維讓我們在面對事情時總是預設最壞的結果,可能源於曾經遭遇的重大挫折;自我價值感的缺失使我們不斷否定自己的成就,或許是成長過程中缺乏肯定與鼓勵所致;討好型人格讓我們難以拒絕他人,也許是童年時只有迎合才能獲得愛……
這些行為不僅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還可能束縛我們的發展,讓我們在痛苦中掙紮。
但當我們了解到這些行為背後的創傷反應時,就如同在黑暗中找到了一束光。勇敢地面對過去的傷痛,不再逃避,我們便有了療愈的可能。
我給大家分析行為背後的創傷反應,是讓我們自己有一份覺察力、一份感悟力,讓自己更容易看清問題,並能更完整地自我療愈。
但是, 請謹記我們不要輕易地給自己貼上各種標簽 ,把自己局限在特定的行為模式中。這些經歷讓我們更有血有肉,更富有生活的質感,只要我們勇敢跨過去,就是更高維度的自己。
透過深入了解自己行為背後的原因,我們可以逐步解開內心的枷鎖,釋放被壓抑的情感,重新找回自信與勇氣。
療愈的過程或許充滿挑戰,但只有勇敢地邁出這一步,我們才能真正實作自我成長,擺脫過去的陰影,擁抱更加美好的未來。
結語
生活中,我們的行為猶如一本復雜的書,每一頁都可能隱藏著創傷的痕跡。
討好型人格,在迎合中迷失自我;災難化思維,讓恐懼如影隨形;回避型人格,躲在自己的殼裏……損失厭惡癥、迎合型人格等十種行為,是心靈深處的吶喊。
然而,這些並非我們的宿命。當我們勇敢地揭開行為背後的創傷反應,便找到了療愈的方向。但請記住,不要輕易給自己貼上標簽,我們是獨一無二的星辰,有無限的可能去擁抱光芒,治愈過往,綻放新的光彩。
我是袁淑秀,松果正念創始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近二十年心理咨詢經驗,專註正念,擅長情緒療愈、睡眠改善、生命質素提升,解決失眠、焦慮、抑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