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20世紀70年代在其周邊海域發現了石油,英國才懶得管馬爾維納斯(福克蘭)群島。
可是一看見石油了,老牌帝國主義就兩眼放光當寶貝了。那年頭英國的日子並不好過,70年代的肯恩斯經濟思想之下,西方世界的經濟高速發展也過去了,80年代迎接他們的是一個新詞「滯脹」。所有老牌新牌帝國主義都在發愁哪忽悠來錢,現在天上忽然掉這麽大一餡餅,約翰牛當然要摁得死死的才是。
阿根廷當時是軍人政權,隔三差五地把反對派抓起來扔海裏餵魚,經濟搞得更是雞飛狗跳。總統加爾鐵裏先生眼瞅著寶座不太平了,就開始打上這片群島的主意了。他滿以為阿根廷給美國當了那麽多年狗腿子,現在要塊小地盤還是不成問題的,老大會睜只眼閉只眼的。再說,英國本土離著這片鳥不拉屎的地方這麽遠,哪就至於大鬧一場,無非打打嘴仗咯。總之就是一句話,咱來把大的!
於是乎1982年4月2日,4000阿根廷軍隊登陸馬島,俘虜了屈指可數的幾名英軍,升起阿根廷國旗。加爾鐵裏人望飆升,儼然一位民族英雄。
英國朝野震動,二等帝國主義哪受得了這種屈辱?嬸可忍叔不可忍。首相戴卓爾夫人在國會慷慨陳詞一番,順利拿到開戰授權。英國艦隊浩浩蕩蕩就一路向南了。
之後的事嘛,就是英國潛艇先幹沈了阿根廷巡洋艦。然後阿根廷人拿飛魚導彈幹沈了英國驅逐艦,驚得英國人目瞪口呆,順便替法國人做了大廣告。
但是老牌帝國主義不是白叫的,來了一出瞞天過海的聖卡洛斯登陸。阿根廷空軍拼死攻擊,又炸沈了幾條英國軍艦。不過時間一長,阿根廷軍工技術落後,後勁不足的死穴越來越明顯。加之島上的阿軍指揮無方,士氣低落,龜縮在首府達爾文(斯坦利)港扛了1個半月之後於6月14日投降。總統大人加爾鐵裏隨後下台,之後鋃鐺入獄,在班房裏嚼著黑麪包反思他的偉大計劃怎麽就輸了個底兒掉。
馬島之戰的教訓就是戰爭不是兒戲,沒有做好最壞的準備就不要輕啟戰端。阿根廷上上下下都把戰爭當成了一場假日郊遊,最終冷酷的現實讓他們明白了誰把戰爭當兒戲,戰爭就會抽誰的臉。只是被抽臉的代價他們直到今天也沒支付完,將來還要再繼續支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