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時尚

送給媽媽一條手鏈,現在因為爸爸一句話,媽媽有愧疚感了怎麽辦?

2023-04-07時尚

媽媽的生日過成這樣,你肯定挺難受的。

我想了想,還是介紹個簡單實用的溝通技巧吧。

我年紀小的時候,若遇到類似的事,可能會想辨個明白,要求對方不要這樣講了,還有可能情緒失控非要懟對方一頓。

如今年歲漸長,淡定包容了許多。

現在的我,大概會在對方說「量力而行」的時候,這麽回答——

「啊,難道要買一萬塊的手鏈才行?」

這是句所謂的「俏皮話」,表情要適當地吃驚、適當地裝傻,語氣平糊,略微調侃。

然後對方聽到你這麽說以後,肯定吃驚之余表情更復雜了。

然後在他說話之前,快速跟上下一句(或者直接打斷他):

「爸爸,不要擔心了,以後我會更努力學習、工作和賺錢,咱家的生活會越來越好的。現在,我們好好慶祝媽媽的生日吧!媽媽這些年照顧家庭這麽辛苦,今天我們就一起感謝她,祝她生日快樂,越來越美麗幸福吧!」

如果你父親此時還是不能意識到自己該做什麽說什麽,依然在批評指責什麽的話,那你可以考慮轉換攻略物件,把重點放在你母親身上:

「媽媽,你看爸爸這麽不會說話,還在嘮叨。但反正這個問題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了,咱們今天就別管他了。開開心心的好不好?想吃蛋糕嗎,還是冰淇淋?」

以上用到了一些對話技巧——

簡略來說,就是三板斧。

第一句:怎麽這樣?

第二句:太不應該!

第三句:吃冰淇淋。

第一句用於接過來對方的話,迅速撫平情緒,或者讓對方從自己的思維中跳出來。對方無論是指責你還是對你指責別人,都可以用這句話應對。

我上文中用到的「一萬塊手鏈」是這句話的變體,結合具體場景所做的改變,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同時這種帶「反問」的句子有加強語氣的效果,可以迅速把話語權從對方切換到你身上。

如果對方是在強烈吐槽別人,那就是「他怎麽這樣?」

如果對方是在吐槽你,那就是說對方「你怎麽這樣?」

都可以起到迅速接過話頭的效果。

起手式「怎麽這樣」之後,就是要深層次地平穩對方情緒之「太不應該」。

說是太不應該,但重點在於表達對對方的認同。註意,必須是認同。

「不太應該」這板斧,要強調認同的話,也可以說成是「你不容易」、「你很辛苦」。

對方吐槽的是別人,那就是:「你吐槽的人太不應該這麽做了,你面對這樣的情況好辛苦啊,我完全認可你對這人的批評。」

對方吐槽的是你,那就是:「你太不應該這樣說了,但我認可你的出發點是好的。」或者就只是「你不應該這樣想。你很難過吧。」

你父親說「量力而行」,本質上是擔心你以後花錢會不會大手大腳的不考慮後果。

你的父母大概是70後(其實60後、80後也不是沒可能)。他們這代人都有過比較深刻的關於物質緊張的記憶,所以,錢一定要能省則省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嘛。

尤其是你父親的性格,可能就屬於不會說話還死活不想改的那種。

但這不代表他不愛你和你母親。

只是他的情感表達,甚至是正面的積極的情感表達,很多時候都以你絕對不想要的方式(非常負面非常消極甚至充斥著指責批評)出現了。

但這不代表他不關心你,甚至可能代表了他的過度關心(擔心)。

所以,他指責你沒有「量力而行」時,你的回答是「不要擔心了」,會接住他又克制但已外溢的情感。

第三句「吃冰淇淋」其實就是轉移話題。寫「吃冰淇淋」會讓你印象深刻一點,吃別的也一樣。不過我愛吃冰淇淋。

如果前兩板斧砍得好,第三板斧是個水到渠成的事兒,即使對方知道你其實不想聊了,但因為自己的情緒已經被你接住了理解了,也願意借坡下驢。

實際上第三句不僅僅轉移話題,最重要的是強調當下,強調「我們」。

在上文對你父親說的話中,「給媽媽過生日」就是第三板斧轉移話題,從「禮物的價格到底是不是太貴」的話題自然過渡到「媽媽的生日才是重點」。

如果你父親能跟著你的思路走,接下來就是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氛圍了。

但是你父親在你的描述中,看起來蠻固執的,他有可能依然不跟著你的思路走,那接下來的重點依然是要給母親過生日的。

你母親的性格偏向敏感內向(你們一家三樓的性格在我看來實際上都是這樣……只是你父親不同點在於他很嘴硬……)。

不是說敏感內向就是不好的性格,只是這樣的人很容易產生精神內耗。

在這種情況下(你爹不跟著你思路走),你依然可以用上述三板斧安慰你母親。

第一句,你看我爹怎麽這樣。第二句,別管他了,他不應該這樣,我理解你的心情,你肯定難過了。第三句,我也沒別的辦法了,開心點,咱倆吃冰淇淋去吧!

以上三板斧適用於大多數需要你帶動交流節奏的場合。

之所以總結出來這套溝通技巧,是因為我不太愛和別人聊天。但很多時候又不得不處理他人的情緒。所以我的思路傾向於快速解決問題,解決不了的就轉移話題。要轉移換題就要先接住對方的情緒並把對方從這種情緒中拉出來。

各種各樣的大量場合,親測好使。

建議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和語風多加練習套用。

但所有的技巧都是「術」,真正的「道」還在於得有一顆大心臟,也就是所謂的「鈍感力」,或者叫淡定的心態。

面對你爹這樣的人,很多時候,你的痛苦來源於對方不理解你、不認可你。但其實換個角度想,你其實並不需要你爹嘴上的理解。他怎麽想沒那麽重要。你怎麽看待他的想法其實更重要。

最重要的永遠不是他怎麽理解你的言行,而是你怎麽理解他的言行,包括你怎麽理解「他不理解你」這件事。

這種心態其實也要反復練習——你並不在意他理不理解你這種心態。

「術」沒有「道」重要,但沒有「道」的時候,「術」練得多了,也就有了「道」。

最後,替你爹說句話,他可能不是故意氣你和你媽,他可能是個「阿斯伯格」。

你爹可能對別人的「鈍感力」超強,不怎麽管別人的言行,但對你和你媽的言行很敏感。

因為關心,所以敏感;因為敏感,所以擔心;因為擔心,所以焦慮;因為焦慮,所以……所以在很克制的情況下依然說出了不好聽的話。

但偏偏你和你媽也都是敏感型人。對你爹話語的解讀都是偏負面的。

你和你媽應該都不是阿斯伯格。

與其說你爹理解不了你和你媽媽,不如說你們互相之間不太理解。畢竟你和你媽也確實理解不了你爹的思維。

他可能也理解不了什麽場合該說什麽樣的話,對自己的負面情緒難以辨識,但同時又有社交需要,也會產生負面情緒而難以排解。

所以他時不時就會說一些奇奇怪怪讓人尷尬的話,因為他想和人交流,但沒有能力選擇說讓人高興的話。他和人溝通不暢時就忍不住發火,因為平時的負面情緒已經積累夠多了難以發現,所以很容易「炸」。

這就是為什麽阿斯伯格屬於孤獨癥了。因為確實孤獨,普通人不太理解他們。

當然了,關於「阿斯伯格」這部份,只是猜測。畢竟不了解你家具體情況。在此陳述只是為了說明一件事——也許你爹不是故意氣你,他是真的不懂得應該如何表達關愛。

最後,這段回答中,其實藏著對你(題主)的三板斧——

你家怎麽發生了這樣的事?

太不應該了吧,你真不容易!

我們來學個溝通技巧吧。

你看這個溝通技巧是不是真的很好用?祝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