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釣魚

有魚無口,並非是你的餌料不對路,而是你忽略了這兩個原因

2024-10-06釣魚

當釣到心儀的魚時,垂釣過程都是比較開心的,但是如果我們發現窩子裏的魚有很多,但是卻什麽都不吃的魚,這就是有魚無口。

有的時候明明窩子裏有很多的魚,卻逮不著一條,有人就好奇的問別人:「我明明看到窩子裏好多魚,但是一點都吃鉤,這是為什麽?」

對此,資深的釣友表示,這一切有可能是咬鉤的竿和窩裏的餌料沒有完全融合到一起,或者說有些魚並不是特別喜歡這類食物,也可以說是你的釣法、餌料出了問題,但是這算不上問題,但是魚就不會吃鉤,就是得看緣分。

但是你必須要做到的是完全吸引到它們的興趣,釣友聽了這番話表示膜拜。

但有些資深釣友非常不信,直接上手就來。

但是往往垂釣的時候就會遭遇一個過程就是「有魚卻無口」,觀察一段時間,結果還是這樣。

那麽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什麽?

神秘水底。

在戶外經驗較豐富的釣友表示,在水底部,有密密麻麻的水草和淤泥層,這樣的環境阻礙了魚兒捕捉食物的能力。

因此,往往在戶外垂釣的時候,有很多可能會造成「有魚無口」的原因,多數情況就是水底淤泥層較多,並且還有密集的水草。

在我們觀察窩子的時候,會發現窩子裏面有很多的小泡泡冒出來,很多釣友會認為這是魚對窩中的餌料開始了進食並且開始攪拌了。

但是在觀察許多次後,並沒有等到魚漂上浮的過程,於是就會開始懷疑自己的餌料,後來發現窩中的泡泡越來越多,於是就會認為這是因為自己的餌料狀態太過於濃稠。

所以才會導致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地有好多氣泡冒上來,最終泡泡會隨著時間慢慢消失,因此泡泡消失後,就會開始考慮調換其他餌料試試。

那麽是什麽原因導致明明窩中有很多小氣泡,卻沒有魚漂上浮了呢?

深究這種情況,或許是由於水底存在著比較濃厚的醬層或者有點像油汙的東西。

這樣使得魚兒在環境比較惡劣、氧氣含量少的時候就沒有辦法對入口的食物消化,並且導致魚兒們無法呼吸,為了生存就只能離開這個環境。

當不過強烈的排斥感會影響它們覓食,最終還會導致魚兒們失去活下去的機會。

有些魚類對食物沒有什麽要求,那麽它們會自己鏟除自己周圍環境中的汙染物,而這時候它們可能只是在進行正常的覓食狀態,那麽產生的氣泡只是一些小汙物氣泡,並非飼料氣泡。

出現這種情況還可能是因為水底浮起一層水草,這種水草其實也有一定的排斥作用,當我們把餌料放下去的時候,它們就會對其進行驅趕並且產生氣泡。

如果我們觀察一段時間後發現窩中的氣泡大部份都消失了,那麽這時候就能夠判斷出是魚兒在進食中,只不過它們沒有咬鉤罷了,而且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一般就是調釣過底。

可能我們調整拉力過大,導致鉛墜直接著底了,這才導致浮漂訊號不明顯,這樣就無法觀察到魚對餌料的進食情況,所以出現「有魚卻無口」的狀態。

所以垂釣過程中也要時常保持警惕,不要被眼花繚亂的情況影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調釣過底。

在調釣過程中,要時常觀察浮漂的狀態,如果設定不當,很容易就會將漂調穿底,導致魚兒找不到食物,從而錯過良好的捕捉機會。

調釣過底的原因可能是拉力過大,也可能是為了將浮漂深埋入水草中。在這種情況下,不同深度下浮漂就能探測得到不同深度下觸底所產生的浮漂變化,從而幫助研究水底環境變化及風力大小,以及觀察哪些地方適合整竿垂釣,判斷出水位高低等資訊。

然而,這種調釣方式也可能導致魚兒難以發現從下方漂來的餌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嘗試采用更加靈活的一些搭配方案。

常見的方法是采用「調高釣低」的方式進行垂釣,在下沈時間上,我們可以采用比較固定的時間。

當發現自己的餌料自然下沈到一定位置後,再輕輕地下壓,由此漂訊號向下沈進行碰觸記錄。

這個過程就如同漂與沈之間的一種波動,然而在實際過程中,無論是浮漂按時間面沈還是浮漂按時間面浮,這個過程都表明渾濁層下面存在著物體。

下面光滑或者細膩的觸感則表明水底較為平滑;如果觸碰到一種較為粘稠、略軟卻又不向外流出的觸感,則很可能說明下面存在著較為濃厚的醬層,存在異味;而平滑順滑向外流動性較差,則表明下面存在著半流動性質體,可能是淤泥或者其他雜物。

透過這個過程,我們可以加深對水底周圍環境的了解,從而更準確地判斷水底情況。

但是,不管怎樣,當我們發現自己處於一個沒有辦法分析的資訊時期,就需要嘗試進行一次新的改變。

如果更改後還不能得到一個明確的資訊,那麽我們可以認為這個地方不適合人類進行垂釣,或者說沒有合適創造條件適合館養魚類生存,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及時選擇結束。

在自然水域中,一些底棲魚類往往比較好騙,只要它能夠找到入口,幾乎不會拒絕任何東西,只要數據訊號被找摸索到,它們就能夠迅速完成捕捉過程。

對於一些面食類魚類,只要飼料符合它們普遍尋找習慣,同樣也不會拒絕,所以,在選擇飼料和洞之後,它們都能夠很快完成進餐行動。而對於由下長遊上鉆到上方吃下來的魚兒,它們所負責捕食食物所在高度,所以大部份時間它們會沿著某個深度活動。

而一些追逐捕食獵物類別生活的魚類則主要是在液面附近活動,所以說調查引導下,它們完成捕食、捕捉動作並不會太過硬。事實上,有魚卻無口,其原因主要還是在於我們問題上,我們往往會認為是餌料不好,但其實我們需要找到一套合適的方法去解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