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身

第三次入選。臨淄蹴鞠,見證時光的流轉與傳承的力量。

2023-12-10健身

傅山拳法、傳統蹴鞠、六藝太極拳、亳州晰揚掌、亳州五禽戲、莊子養生功、觀德射藝……12月8日,在2023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開幕式現場,中華傳統體育專案展演將展會文化氛圍推向高潮,招招式式無不彰顯著中華體育文化的獨特魅力,引得觀眾紛紛駐足。

中華體育文化優秀專案推介活動始自2020年,是兩個博覽會創新發展、推出的重要配套活動之一,旨在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體育文化,挖掘和整理中華體育文化優秀節慶專案、民俗民間專案、民族專案,更好地推進中華傳統體育文化的保護、推廣和創新發展。

此次2023中華體育文化優秀專案推介工作,共收集到來自25個省區市推介的338個專案,經過層層篩選,在全國範圍內推選出49個中華體育文化優秀專案,其中優秀節慶專案9個、優秀民俗民間專案28個、優秀民族專案12個。臨 淄蹴鞠作為山東省唯一優秀民族專案位列其中,這是其第三次獲此殊榮。

中國蹴鞠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足球最早的樣態。古代的蹴鞠,不僅僅是一項體育活動,更是一種文化符號、一種民族智慧的結晶。它承載著歷史的沈澱,見證著中國人民對於體育的熱愛與追求

蹴鞠,源自春秋戰國時期齊國臨淄的傳統專案,已經流傳了整整2000多年!作為中國古代最具影響力的體育專案之一,它見證了時光的流轉與傳承的力量。

蹴鞠,最早載於【史記·蘇秦列傳】,蘇秦遊說齊宣王時形容臨苗:「臨苗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竿、鼓瑟、蹋鞠者」。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圓」「築球」「踢圓」等,「蹴」即用腳踢,「鞠」系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腳踢球,它是中國一項古老的體育運動,有直接對抗、間接對抗和白打三種形式。

圖片來源小紅書:淑禾福

據史料記載,早在戰國時期漢族民間就流行娛樂性的蹴鞠遊戲,而從漢代開始又成為兵家練兵之法,宋代又出現了蹴鞠組織與蹴鞠藝人,清代開始流行冰上蹴鞠。因此,可以說蹴鞠是中國古代流傳久遠、影響較大的一朵體育奇葩。2004年國際足聯宣布,中國古代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

【史記】和【戰國策】最早記錄了足球運動的情況。【史記】和【戰國策】記載都表明,在當時的齊國故都臨淄,蹴鞠(為足球)已發展成一種成熟的娛樂方式,而且在民間廣為盛行。齊宣王於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在位,由此可以斷定:在距今二千三百多年前或更早的一段歷史時期,在齊國故都臨淄城足球活動就已廣泛開展。蹴鞠已發展成一種民間盛行的體育和娛樂活動專案。

南宋時期,宮廷宴會時一般都會舉行蹴鞠大賽,人們在球場中央豎立兩根高三丈的球桿,上部的球門直徑約一尺,叫「風流眼」。兩隊人站在「風流眼」兩邊,由隊員顛球,傳球數次後傳給副隊長,副隊長顛數下待球端正穩當,再傳給隊長,由隊長將球踢向「風流眼」,結束時按踢過「風流眼」的球的多少定勝負

圖片來源小紅書:澄心手鞠

與現代足球相比,這種蹴鞠對抗性不強,但是對踢準的要求更高。

想要了解蹴鞠的前世今生,位於臨淄的足球博物館不得不來,這裏可是世界上首家專業足球博物館,它濃縮了中國的蹴鞠文化史、民俗發展史,是一部立體的足球文化百科全書。走進一樓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由歷代蹴鞠和足球組合而成的一條歲月長河。

2004年7月15日,國際足聯確認:中國古代的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2006年5月20日,蹴鞠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蹴鞠依托強盛的軍事物質文化基礎,隨著封建社會的興衰走過了一條與封建社會的命運幾乎一致的發展道路。漢代時它獲得極大發展,唐宋時期最為流行,從元明時期開始走向衰弱,清代主要在民間流行,近現代只在少數民間地區開展。

在千百年的歷史長河中,蹴鞠用球的制作工藝也從實心球到充氣鞠,不斷完善著。

非遺在於了解,更在於傳承,為了讓大家進一步了解非遺文化的魅力,在足球博物館現場老師的指導與講解下,大家也可以沈浸式體驗制作蹴鞠的樂趣。

如今,在世界足球發源地淄博,蹴鞠這項非遺和蹴鞠文化正在慢慢復興。研究和挖掘蹴鞠歷史和文化,讓以蹴鞠為典型代表的齊文化充分融入城市建設與發展中,「蹴鞠」已逐步打造成為一張鮮亮的體育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