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隴中味道 | 隴西至味

2024-02-26美食

擔擔面

擔擔面因其食品和餐具一擔挑,街頭巷尾、貿易集市隨處可賣而得名。隴西擔擔面是一種抻面條,用料考究,制作精細,因而柔韌筋道,油潤黃亮。主要有清、白、紅、綠、黃、亮、柔、整、 艷、鮮十個特色。其面湯根據時令分為「清湯」和「糊湯」,從農歷正月初四到七月十二用清湯,從農歷七月十三開始再用糊湯。一年四季既可熱食,也可冷吃。熱食時先將涼面淘熱,澆上切成小塊的豆腐、胡蘿蔔、菠菜、蔥花,形成「 一 清二白,三紅四綠」的鮮美湯汁。食時再調上蒜泥、芥紅、紅油、精鹽、香醋、腐乳汁等調味品,還可根據需要加上煮雞蛋或鹵肉。

隴西擔擔面的制作十分考究,面粉要選用筋度好的優等粉,面團的軟硬 和用堿量要根據季節的不同靈活掌握。面團要揉透,面劑大小要一致,要充分醒好。面條按其寬窄粗細,分為「一窩絲」「二細」「韭葉」「蕎麥棱寬」「大寬」等,以適應不同食客的口味。

隴西擔擔面對鹵汁的調制也十分講 究,力求色香並重。其調配須按時令季節:春季,用熗兌調制的醋湯,突出酸辣鮮的 特點,稱「辣椒醋面」;夏、秋兩季用雞蛋、豆腐、菠菜、胡蘿蔔等加水澱粉制成鹵汁;冬季用肉末調成臊子湯,既熱且香。

饸饹面

饸饹面又稱「呼嚕面」,早期名曰「河漏」,相傳是在明朝永樂年間由陜西省合陽縣傳入隴西的,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由於「郃」 字與「饸」字是異字諧音而得名。饸饹面是將和好的蕎麥面或高粱面在饸饹床子上擠壓加工而成的一種面食。

隴西饸饹面選用蕎麥面制作。和面和得好壞是關鍵,面和得太軟,壓出的饸饹條易斷,成形不好;面和得太硬,不僅壓起來吃力費勁,而且壓出的饸饹條堅硬易斷,口感不好。一般都是在前一天晚上將面和好,放置到第二天淩晨壓制為最好。

古老的饸饹床子都是木制的,先將木頭雕琢出圓形或橢圓形的凹槽,其深度在10~15厘米,凹槽底部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漏孔,漏孔直徑2.5~3毫米,孔數多達150~200個;其上有一個與凹槽大小相對應的壓錘,用連桿連線在可以上下活動的固定支點上。一般情況下,整個饸饹床子是懸空並固定在煮面鐵鍋的上方。當面和好後,放入饸饹床子的凹槽內,用手臂操作壓錘,則在床子的底部就壓出了無數條滑嘟嘟、亮晶晶的饸饹條子,然後用刀截成20~25厘米長的條子,放入鍋中煮熟即可。

饸饹面煮好撈出後,趁熱用熟好的胡麻油澆拌均勻,放冷後盛入碗內,澆上湯,放上各種調料,就可以食用了。

饸饹面講究面要筋、光、亮,湯要香、辣、麻、酸、稀。饸饹面的湯是由豬肉或牛羊肉臊子熬制,以木耳、黃花菜、雞蛋、豆腐、胡蘿蔔片、蒜苗、香菜等為原料,配以各種調味品,並用澱粉勾芡而制成。當你碗中盛入油光光的饸饹面,澆上調好的饸饹湯,放入適量的辣子油、芥末、醋、麻醬、蒜末等調料,納入眼底的是色,撲鼻而來的是香,入口而來的是美味,讓人吃了還想吃!

大肉面

隴西大肉面是抻面的一種,講究肉酥面香, 湯鮮味美,營養豐富,是隴中地區有名的特色小吃之一。

隴西大肉面做法考究,從調料到食材的選用都十分精心,主料有面粉、五花肉、八角、大料、香葉、桂皮、山楂、冰糖、生抽、老抽、紅糖、醬油膏、醬油、花椒、幹辣椒、蔥、姜等, 輔料有小白菜、雞蛋、香菜等。

隴西大肉面歷史悠久。據傳,南宋奸臣秦檜為了陷害嶽飛,蠱惑皇帝給正在抗金前線的嶽飛發了12道金牌,催他回朝。嶽飛和嶽雲父子二人匆忙趕路,途中遇一老方丈。老方丈是個高人,知道嶽飛受壞人陷害,此去前途兇險,想提醒嶽飛,可又不能明明白白地說,就做了一碗面,把肉藏在碗底。原來老方丈是要嶽飛翻,就是提醒他要造反,但嶽飛忠誠,吃面後匆匆上路。老方丈長嘆一聲:天滅大宋,天意難違啊!後嶽飛父子二人被害於風波亭。嶽飛冤案平反後,人們開始把肉放在上面。這好吃又便宜的大肉面,世世代代傳承了下來。

蕎粉

蕎粉,顧名思義,就是以蕎麥為主要原料制成的健康美食。隴西蕎粉如今已成為網紅打卡美食,其色澤醬紅,味美爽口,令人回味無窮,是消夏解暑、增加食欲的不二之選。

人們日常食用的蕎麥分為甜蕎與苦蕎兩種。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說:「蕎麥最降氣寬腸……氣盛有濕熱者宜之。」隴西蕎粉制作以優 質甜蕎麥為原料, 透過洗滌、磨碎、篩分、浸泡、洗粉濾汁、煮粉和成形冷卻等工序,制作出來的蕎粉用瓷盆盛裝,反扣於案板之上,成盆坨狀。成品的蕎粉柔軟、透明,皮硬瓤嫩,圓潤飽滿,細膩而富有彈性。

隴西蕎粉有兩種切法,一種是用刀切條,另一種是用「撈撈」順盆坨頂端順時針刮成細條,這種方法相對刀切更入味。食用時,將制成的「粉坨兒」用粉刀切成約 2 厘米寬、8 厘米長、0.3 厘米厚的長片,或用粉銠兒旋成筷子粗細的長條,盛入碗中,依次調入鹽、芝麻醬、芥末醋、油潑辣子等。那一片一片顫抖著的條形粉片翻滾在瓷碗中,放進嘴裏慢慢品味,酸辣諸味令唇齒留香。

作為地方名優小吃, 隴西蕎粉因其鮮美的味道和香嫩爽滑的口感,據說早在清朝就大量應市了。早年賣蕎粉的人用扁擔挑一個銅皮包邊雕花紋小粉箱,拾掇些頗為講究的銅盆瓷碗走街串巷叫賣。「吃蕎粉咯—— 」長長的吆喝聲響起,饞嘴的食客就會從四面八方聞聲而來。

隴西蕎粉既是餐桌佳肴,又是饋贈親友的佳品。蕎粉裏透著隴西人的生活習慣、市井風俗和文化底蘊。人們坐在一起吃蕎粉,交流的是家長裏短、婚喪嫁娶、物價漲落的市井文化,透出的是淳樸、厚道和友愛的人情世故。蕎粉之於隴西,是源遠流長的文化瑰寶;蕎粉之於隴西人,是濃濃的故土情懷。

醪糟

隴西醪糟起源於何時,方誌無記載,根據調查走訪,至少也有百年的歷史了。它是一種酒味甘醇、味美香甜、清淡爽口的甜食,在人們以進酸辣為主的情況下,它以香甜獨領風騷。

隴西醪糟以蓧麥、青稞為主要原料,所以分蓧麥醪糟和青稞醪糟兩種。農村一般多為蓧麥,個別地方也有在蓧麥裏加少許小麥的。

制作有 20 多道工序。選優質的蓧麥和青稞為原料,簸凈後,用少量水拌濕,去殼皮。蓧麥皮易去掉,青稞皮殼比較堅硬,現在用碾米機去皮,功效提高了許多。蓧麥和青稞煮熟後攤放在面案上散熱。按季節掌握好一定的溫度拌曲裝盆發酵,曲子是用陜西周至的名酒曲和其他曲子配合制成,一天兩夜即可做成。發酵時核心是曲子,關鍵是掌握好溫度。發酵料一般放在麥草圍成的「倉子」裏,冬天溫度低的時候放在火炕上,上覆保溫的草瓣(約 2 厘米厚的麥草瓣)。室內溫度一般在 20℃左右。20 世紀 90 年代,搪瓷盆代替了剩盆(俗叫瓦盆),減少了有害細菌的感染;電熱褥和空調先後代替了麥草、草瓣,使發酵溫度基本處於恒溫狀態,極大地提高了醪糟的質素。青稞醪糟也是隴西地方的特產風味小吃,晶瑩透亮,純甜可口,清味撲鼻,具有生津止渴、健脾開胃、清暑驅寒的功能,是自食品嘗、饋贈親友和外出旅遊的佳品。特別是老字號董家胖老頭(董健)醪糟,已有百年的經營歷史,有祖上三代流傳的陳曲,有傳統更新的釀造工藝,一直被譽為上品,不僅占有一定的本地市場, 產品還批發銷售到漳縣、岷縣、渭源、安定等周邊縣區。

「一顆印」韭菜包子

隴西縣的風味小吃「一顆印」韭菜包子非常具有地方特色。選早春 陽畦裏露天生長的頭刀韭菜,長約5寸,半為白根,半為青葉。精選洗凈後,切碎拌餡,另選肥瘦相間、表皮紅紫處的火腿,切成四四方方印章般大小的肉塊。正是因為肉餡只有一塊形似印章的臘肉,因此人們稱為「一顆印」。相傳當地人因其寓意甚好,便多在趕考、求學之前食之以討個吉利。包時先放入已拌好的韭菜,再在中央嵌入一顆印臘肉,上籠蒸熟,即可食用。因臘肉肥脂和香味在蒸熟過程中自然浸入菜餡,嫩菜的鮮味又滲入臘肉,吃起來香味撲鼻,越嚼越香,備受當地人青睞。

「一顆印」韭菜包子與明末清初隴西名士王了望有一段淵源。王了望系鞏昌府隴西人,父母早逝,由親友撫養成人。他自小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博覽群書,通事明理,所作詩文名揚故裏。29歲時曾遭株連,含冤入獄。傳說他在押期間,獄吏敬其人品,仰其書法,多有向其索求字畫者,可獄中僅有筆墨紙硯,不準犯人帶進印章等物什。王了望苦於沒有印章難成上好之作。一日用餐,忽見飯中有一塊肉皮,便乘夫人探 監送飯之際讓下次送臘肉包子來,肉不可過熟,一定要切得如印章般大小。時值春令,新韭剛剛上市,夫人依其吩咐做了。王了望把包子中可用的方正臘肉揀了出來,然後咬掉指甲作「刻刀」,在那紅紫柔韌的臘肉皮上刻了名號,再染上自己的鮮血為印色,蓋在所書條幅上,便成了完整的佳作。茲後,王了望在獄中寫下【冤辯】, 經獄吏暗中幫助,轉呈巡按禦史魏榮。魏大人見此奇文,感嘆:「獄中何地也,尚作此等語,其為人何如?憐才君子,自當別照!」先生由此而得釋。

王了望出獄之後,每與夫人談起,總要提及「一顆印」韭菜包子的好處。後來,王了望成為中國書壇承先啟後的一代大家。晚年回隴西後,每至春令,他總邀約隴西的文人雅士,一起品嘗「一顆印」韭 菜包子。久而久之,「一顆印」韭菜包子便作為隴西的春令小吃之一傳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