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六堡茶、普洱生茶、綠茶,口感相似,卻有本質區別

2024-05-06美食

浙江茶友李先生問:

老師你好,為什麽剛做出來的傳統工藝六堡茶口感很像綠茶,我可以把它理解為跟生普一樣嗎?

這個問題問的茶友比較多,特別是剛開始接觸傳統工藝六堡茶的茶友。今天我想用獨立的一篇文章來和大家探討一下。

先來說說我的觀點:傳統工藝六堡茶發酵非常輕,新茶階段湯色偏黃綠,清香鮮爽較生澀,難免有些茶友把它誤以為是生茶或者綠茶。 但事實上,它們之間有著本質的差別!

特別的,如果大家有機會品飲到真正有年份的老「生」六堡,就會知道它跟綠茶是截然不同的。

(1)首先,傳統工藝六堡走的是自然後發酵的路線,即茶葉在制作完成後,需要存放到良好的倉儲環境中自然陳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隨時間慢慢醇化、變溫和。 新茶做出來,要具備繼續轉化的能力,為之後漫長的陳化蓄積能量。

但綠茶並不具備上述特點。主要因為綠茶的殺青跟烘幹溫度一般都比較高,為的是鎖鮮保綠跟提香。在此過程中, 茶葉中活性酶被鈍化,茶葉不再具備 後期陳化的基礎。 而傳統工藝六堡講求低溫殺青、低溫慢烘,讓茶葉適當保留活性,為後期陳化奠定基礎。

(2)其次,傳統工藝六堡在經過蒸壓成型之後,在熱作用下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轉化;同時,緊壓的形態讓茶葉內部形成相對厭氧的環境,利於後期陳化。這點也是綠茶所沒有的。

(3)再者,傳統工藝六堡茶還有一道關鍵工序叫【堆悶】,即對茶葉做了一次微發酵, 這點也是它區別於綠茶跟生普的關鍵原因。

※小知識

綠茶工藝: 殺青、揉撚、幹燥

普洱生茶工藝: 殺青、揉撚、日光幹燥、蒸壓成型

六堡茶傳統工藝: 殺青、初揉、 堆悶 、復揉、幹燥、篩選、拼配或不拼配、汽蒸或不汽蒸、壓制成型或不壓制成型、陳化或不陳化,不經過渥堆發酵的工藝。

堆悶其實是利用了茶葉本身的水分和內部的微生物活動進行輕微的發酵,這一過程促進茶葉內部物質的轉化,從而改變茶葉的顏色、香氣和滋味。

在1957年出版的【茶葉採制方法】一書中,對六堡茶的制作工藝曾有過這樣的記載:「 …主要的特點是殺青、揉撚之後, 堆放幾點鐘進行後發酵後 ,再行幹燥… 」。這裏所描述的堆放,就是「堆悶」。

「堆悶」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在過去,茶農烘幹茶葉的效率比較低,揉撚完茶葉後時間夜深,就把茶葉堆放一晚,等到第二天再繼續處理。想不到這種築堆悶茶的方式,讓茶葉滋味變得醇和、苦澀味大減,更容易為人們所接受,於是便逐漸成為了一道工序保留了下來。

由此看出,傳統工藝六堡雖然口感顯生,但它經過了一次堆悶發酵,本質上還是比生普「熟」一點。不過,為了方便大眾理解,其實把傳統工藝六堡稱為「生茶」,也不是太大的問題。

總而言之: 傳統工藝六堡茶具備陳化潛力,追求後期的陳化,講求慢養;而綠茶不具備陳化潛力,追求新茶的鮮爽,講求品鮮;一個註重未來,一個註重當下。

只不過近年來,受到生普審美的影響,很多人習慣了直接喝傳統工藝六堡茶新茶,而且容易把它與綠茶或者生普劃上等號。事實上,它們三者的本質是不同的。雖然傳統工藝六堡茶的新茶也可以喝,但越陳越佳才是六堡茶核心的價值,同時還要考慮到茶性的溫熱寒涼問題, 相比之下,我更建議大家藏新喝老,這樣才能體會到六堡茶真正的魅力。

————END————

文圖來源:(原創)六堡聚,六堡茶微刊;轉發僅用於交流學習,非商業用途,如侵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