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三粒「洋種子」讓世界遇見雲南味道

2024-02-29美食

說起雲南的「好吃好在」,那是一年四季都在「上分」,野生菌、鮮花餅、汽鍋雞、雲腿月餅、米線……

說些「冷」知識——全球最大的澳洲堅果產區在雲南臨滄,98%以上的中國咖啡產自雲南,牛油果價格被「打」下來還得看小城孟連。這三粒「洋種子」漂洋過海,紮根雲南,成為當地致富增收的「土特產」,也讓世界遇見「雲南味道」。

紅彤彤的咖啡果。人民網記者 虎遵會攝

普洱咖啡,香溢世界

過完正月十五,春節旅遊小高峰告一段落,華潤梅終於可以歇口氣。

今年31歲的華潤梅,已從事咖啡種植9年,這位名副其實的「咖三代」,是雲南省普洱市大開河泰富來咖啡莊園的主理人。

這座咖啡莊園建在半山腰,簡約的原木風裝飾幾乎橫跨了整個大廳的吧台,吧台上整齊地擺放著意式咖啡機、手沖咖啡器材、莊園自產的咖啡豆……移步到十米多長的露台,可將漫山風景盡收入眼底。「遠山、樹林的味道」在這裏被具象化了。

咖啡莊園遊作為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的載體,近年來是普洱市延伸咖啡產業鏈的發展重心。2023年1至10月,咖啡產業帶動普洱市25.7萬人就業,帶動實作旅遊綜合收入17億元。

作為普洱市「咖旅」融合發展中的優秀代表,泰富來咖啡莊園是全市咖啡產業發展的一個典型縮影。這片土地上,不乏這樣的故事樣本。

1月16日,雲南省普洱市孟連縣富巖鎮,咖農正在翻曬咖啡豆。人民網記者 虎遵會攝

故事要再往前溯洄。1892年,一名法國傳教士在雲南種下第一棵咖啡樹,這粒「洋種子」雖然生根發芽,但並未成規模發展。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國日益融入國際社會,咖啡在雲南才得以重生和崛起。

1988年,華潤梅的外公帶領大開河村村民在普洱最早種植咖啡,但由於偏重一產,以銷售低價原料為主,附加值並不高。

2009年開始,華潤梅的父親陸續成立大開河咖啡專業合作社、林潤經貿有限公司,以「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帶領咖農發展,但雲南咖啡在市場上依然被區別對待,咖農很少有議價權。

2015年,華潤梅也加入大開河咖啡莊園,和咖農們一起著力改善咖啡種植環境,堅持人工除草、施有機肥等,努力建設優質的咖啡大田。

經過幾年的努力,其中約1000畝已於2018年取得歐盟有機認證,每年可產優質咖啡生豆100噸,合作社還培養了專業的采摘團隊,將紅果率從65%提高至95%。

「最直觀的結果就是咖啡豆賣得起價了。」華潤梅說。據數據顯示,2022—2023產季,雲南咖啡生豆的收購價格在紐約期貨價格的基礎上每公斤上浮了1.5美元左右。

在價格的背後,是中國已成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咖啡消費市場,年均咖啡消費增速超15%。咖啡之於國人,從一杯奢侈品變為日常飲品。

市場的蓬勃發展,讓「中國咖啡之都」普洱市走向前台。截至2022年,雲南種植咖啡面積達127.34萬畝,占全國種植面積的98%以上,其中約一半來自普洱,這個高海拔又不乏溫暖氣候的西南小城,已成為中國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品質最優的咖啡主產區之一。

截至目前,普洱市咖啡種植面積達67.9萬畝,2022—2023采季,生豆產量5.13萬噸,實作綜合產值63.03億元。

掛滿枝頭的牛油果。人民網記者 虎遵會攝

「舶來品」變「金果果」

作為北回歸線上的綠洲,普洱除了咖啡外,還有牛油果。

牛油果,又名牛油果、油梨、樟梨、酪梨,因其營養價值豐富,被譽為「森林奶油」,近年來備受國內市場青睞。但在過去,中國市場上的牛油果幾乎靠進口,價格居高不下。

2007年,孟連試種牛油果取得成功。目前種植面積已達10.83萬畝,不僅填補了中國無國產牛油果的空白,還成功替代了15%的進口份額。

春節前夕,記者來到孟連縣公信鄉糯董村的牛油果種植基地,一個個圓潤飽滿、皮色鋥亮的牛油果掛滿枝頭,在冬日的陽光下尤為誘人。

基地裏,果農們三五成群,穿梭在果樹之間,忙碌地采摘著今年最後一波牛油果,豐收的喜悅溢於言表。「在這裏幹活兒,每個月能有3000多元的薪金,年底還有入股分紅。」糯董村村民紮兒笑著說。

公信鄉糯董村,是孟連縣發展牛油果產業較早的村寨之一,目前種有牛油果3026畝,投產1200畝。「2023—2024產季,預計采果400噸,收入800萬元左右。」孟連縣公信鄉糯董牛油果種植基地技術員三真說。

三真介紹,2018年,糯董村就成立了孟連糯董致鑫牛油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提供土地入股,以「龍頭企業+公司+農戶」方式實作利益聯結機制。透過幾年的發展,牛油果產業已逐步發展壯大,群眾也得到了實惠。「這個產季,預計農戶能分紅200多萬元。」

村民正在采摘牛油果。人民網記者 虎遵會攝

2023年,糯董村還在上海市的幫扶下,建設了牛油果種植基地滴灌設施及產業生態園,修建牛油果產業觀景棧道700米、建設牛油果品鑒中心1間、打造野餐營地約20畝、生態蔬菜園約15畝……

該專案惠及糯董村10個村民小組,覆蓋農戶183戶732人3個集體組織。有了上海幫扶專案的加持,糯董村3000余畝牛油果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依托牛油果基地,推動產業融合發展,不僅提升了產業附加值,也讓群眾發展產業的信心幹勁更足。

如今,走進糯董村的牛油果基地,不僅有品鑒中心,還有觀景台、棧道和露營地等,牛油果不再是餐桌上價格昂貴的「洋果子」,而是變成了尋常百姓家出遊體驗的「農家樂牌」。

糯董村牛油果產業的發展,只是孟連縣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孟連縣積極探索,建立了「334」聯農帶農利益分配機制,即農戶土地入股獲利30%,技術企業以種苗和技術入股獲利30%,國有管理公司、合作社、村集體共同獲利40%,助力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2023—2024年產季,孟連縣牛油果投產面積達2.04萬畝,預計鮮果產量達1.73萬噸,實作產值6億元以上,並與多家國內知名企業開展了戰略合作,產品直銷「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

如今,孟連不僅打破了牛油果的「進口神話」,還建成了國內種植規模最大的牛油果基地,成為國內唯一批次穩供優質國產牛油果的區域。

村民正在采收澳洲堅果。人民網記者 虎遵會攝

小堅果,成就富民大產業

除了咖啡和牛油果,澳洲堅果也是一個舶來品。

上世紀90年代初,雲南首次引種澳洲堅果。經過30余年的發展,截至2023年,雲南已累計種植澳洲堅果420萬畝,成為全球最大的澳洲堅果種植產區。

春節剛過,位於雲南省臨滄市鎮康縣南傘鎮的堅果種植基地內,數萬畝澳洲堅果樹陸續進入花期,果農們也忙了起來,除草、施肥、放養蜜蜂……為即將到來的盛花期授粉做準備。

氣候宜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地處滇西南的臨滄市,各項自然條件與澳洲堅果的原產地相近,是雲南的澳洲堅果主產區。

1991年,臨滄市永德縣引進試種澳洲堅果並獲成功,2002年,臨滄市將澳洲堅果列為重點造林樹種,先後引進8家堅果龍頭企業,同時積極搭建國際合作、國內科研、質素管控平台,開始規模連片發展澳洲堅果種植。

多年來,在政府扶持、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積極參與下,臨滄澳洲堅果產業迅速成長,帶動了許多農戶致富增收,成為雲南高原特色農業的重要組成部份。

「去年家裏的澳洲堅果采收了30噸鮮果,銷售收入超過90萬元。」作為臨滄澳洲堅果產業發展的受益者之一,李天紅家種植的澳洲堅果連續多年大豐收。這些年,靠著堅果種植的收入,李天紅家裏蓋了新房、買了新車,生活越過越滋潤。

澳洲堅果掛滿枝頭。人民網記者 虎遵會攝

「腰包」鼓起來的,不止農戶。經過30余年的發展,臨滄市堅果種植面積達262.77萬畝,成為占全球種植面積40%的堅果產業基地,而「臨滄堅果」也榮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臨滄堅果也逐步標準化種植,向著特色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

堅果漿、堅果油、堅果蜂蜜、堅果酥、堅果牛軋糖……這幾年,當地也開發了不少堅果品類新品,嘗試著將堅果產業做深、做新,不斷延伸堅果產業鏈。

2023年,臨滄堅果幹殼果產量9.65萬噸,綜合產值59.39億元,其中農業產值24.91億元,農產品加工業產值25.38億元,批發零售銷售額9.05億元,種植戶人均收入3346元。

「臨滄將積極引進堅果精深加工生產企業,透過科技創新,提高堅果附加值。」臨滄市堅果協會會長吳宏英表示,下一步,將大力向外推廣「臨滄堅果」公共品牌,壯大產業規模,實作共同發展,將這一顆小小的堅果,做成富民的大產業。(虎遵會 蔡樹菁 劉怡)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編輯:楊利婭

責編:牛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