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鴨,是中國的傳統美食。起源於宋代,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烤鴨的種類也變得多種多樣,可能你現在只知道北京烤鴨,畢竟北京烤鴨的名聲在烤鴨界中是最大的,但根據地方不同,口味不同,烤鴨的制作方法也不同,而其他種類的烤鴨,要是在北方地區可能只吃過北京烤鴨。今天介紹一下幾種地方不同的烤鴨,不僅可以增長見識,還能過過眼癮。

首先是北京烤鴨,北京烤鴨是北京的代名詞,也是北京的特色美食,在國內外都享有盛名。其用料和做法比較講究,鴨胚主要選自優質肉食鴨北京鴨,大多是果木炭火烤制,色澤紅潤,外脆裏嫩。吃的時候講究片鴨方式,地道的食客會多吃皮,少吃肉,挑一點甜面醬抹在餅上,再夾幾片烤鴨片蓋在上面,搭配黃瓜絲和蔥白絲,入口醇厚酥香。北京烤鴨有兩大流派,即掛爐烤鴨和燜爐烤鴨。相信很多人都吃過,因為北方的烤鴨跟北京烤鴨的做法差不多,口味也不盡相同。

而與北京烤鴨對應的當屬南京板鴨,有人說南京板鴨是北京烤鴨的鼻祖。以南郊麻鴨為主要原料,屬明爐烤鴨,肉質更加飽滿松嫩,肥而不膩。烤好後切塊,要配上秘制鹵汁泡著吃,香味濃郁,尤其下飯。其價格相對較為親民,來到南京,板鴨是你的首選。

而在雲南,可能過於炎熱,烤鴨整體偏甜,蜂蜜也作為配料,用土坯火爐,以松毛結暗火烘烤,選用宜良特有的「小麻鴨」,表皮抹上蜂蜜制成。成品色澤油黃,肥瘦相宜,清香離骨,地方風味顯著。吃一口宜良烤鴨,感覺整個世界也美好了。

而在四川,當地人將冒菜和烤鴨結合起來,形成就兩種做法結合起來,成為「冒烤鴨」,結合了北京烤鴨的皮脆肉嫩和四川特有的冒菜吃法,將烤鴨放到辣湯中熬制,賦予烤鴨辣椒的味道,並且葷素搭配,沒有了原有烤鴨的多油,更加爽口,鴨肉和鴨皮口感滋潤。

在廣東地區,廣東人的燒臘聞名世界,廣式烤鴨,不見明火,鴨子需經過腌制、縫針、打氣、燙皮、風幹等步驟,再放入掛爐裏燒制等工序。烤出的鴨肉色勻味美,表皮幹香酥脆,然後斬塊裝盤,醬汁隨上。與北京烤鴨不同,它沒有配菜搭配,整只鴨都入味,啃骨頭也別有一番滋味。

在安徽的廬州烤鴨,是安徽的名菜,據說是明朝之前的宮廷禦膳美食,跟別的地方烤鴨不同的是,先腌制後烤制,烤出來的烤鴨因為腌制過的原因,使得烤出來的鴨子紅潤而不油,而且特別入味,就不需要別的什麽配料來激發鴨子的味道。

湖南的烤鴨,可能在地域上跟南京相近,烤鴨的做法跟南京也不盡相同,選用當地土鴨,用橘子皮、茶籽殼、米糠皮、八角、桂皮等多種配料熏烤而成,香味特別濃,越嚼越香。但當地人吃時要搭配一種白露酒;烤鴨更有味道。

而河南的汴京烤鴨,河南開封特色傳統美食之一,歷史比北京烤鴨早得多。選用個大皮薄、肥嫩豐滿的鴨子,采用棗木炭烤,讓鴨子帶上棗木香味,呈棗紅色,配以高爐燒餅夾食,再佐以河南風味菜蔬荊芥,鴨皮酥脆,氣味芬芳,鮮香不膩,因為我沒有去過河南,也不知道是不是這麽好吃,望朋友們給點建議。

來到山東,進入濟南,就必須來一道濟南烤鴨,早於北京烤鴨,制作工藝復雜,多用燜爐烤炙。烤出的鴨子外皮金奶油亮,肉鮮嫩多汁,與北京烤鴨相比毫不遜色,搭配章丘的大蔥、濟南的面醬,卷入薄而柔韌的小面餅裏,入口香酥不膩,鹹香適宜。

烤鴨相比於其他菜品來說,更會激起人們的食欲,烤鴨的做法也沒有那些高級菜品豐富,作為打工人,沒有時間做飯,買個烤鴨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的價錢也不貴,買一只就足夠兩個人吃,歡迎大家分享不同的烤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