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專訪日日煮創始人:預制菜出海有機會,我們堅持多品牌和並購

2023-12-28美食


近期在紐交所上市的「日日煮DayDayCook」,又收購了一個海外品牌。12月26日,日日煮宣布與美國泰式食品品牌Yai’s Thai達成收購協定,這也是這家公司在美國市場的第二筆收購。

Yai’s Thai;圖片來源:Yai’s Thai

日日煮起源於「教你做飯」的美食社區。來自香港的Norma Chu朱嘉盈2012年創辦美食社區日日煮,後來逐漸成為在包括YouTube、Facebook、Instagram、優酷、騰訊、小紅書等平台具備流量的美食自媒體。而這家公司隨後陸續嘗試內容電商與線下體驗店模式,並隨後推出自有品牌, 如今成為集合了內容、產品、品牌、渠道於一身的新經濟消費公司。

與其他預制菜行業中,大多出身食品制造行業的入局者不同,日日煮是一個由內容平台轉型做預制菜的品牌。而這家公司也實作了從美食自媒體的流量變現,摸索出符合當下趨勢的商業模式。抓住預制菜的風口,日日煮借助國內的供應鏈優勢,向海外拓展市場實作錯位競爭。

即使站上風口,預制菜賽道也不乏各方入局的競爭者。這家公司如何把握消費趨勢切中細分市場需求研發產品,又怎樣應對不同文化市場的挑戰?日日煮的創始人Norma Chu朱嘉盈向FBIF詳細分析了它的轉型機遇、洞察和策略。

日日煮的創始人Norma Chu朱嘉盈;圖片來源:日日煮

一、從美食社區到自己做品牌,踩中預制菜風口

就像社交媒體興起時無數博主透過制造內容創業,朱嘉盈也透過美食影片賺得了第一桶金。2012年,她在日日煮網站上傳了第一支自制美食影片,專註於食譜交流和教學;隨後陸續開通了YouTube、Facebook、Instagram平台上的賬號,積累了第一批流量。2015年日日煮正式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在優酷、騰訊影片、新浪微博、小紅書、微信等平台同步進行內容投放,成為美食領域知名KOL。

日日煮網站;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在探索內容社區商業化的路徑上,日日煮陸續嘗試了廣告、內容電商、知識付費等多種模式。2017年,日日煮在上海K11開出內地首個線下美食體驗館,隨後拓展到廣州和武漢,提供餐飲教學並售賣廚具、餐具和半成品食材包等商品。

經歷了線上社區起步,內容電商與線下體驗店結合的階段後,日日煮在2019年推出了自有品牌業務——方便速食。 之所以創立自有品牌,是因為給其他品牌「帶貨」的模式缺少定價能力,而即食產品與此前的美食內容關聯程度高,受眾也匹配;另外在產品研發方面,美食社區積累了使用者互動數據,在洞察消費需求上具備優勢。

「沒有刻意追求風口,只是順應市場需求做正確的事、做適合的事,就剛好抓住了風口。」提及為何轉型做預制菜,朱嘉盈認為疫情以來,不只是年輕人,現代消費者在家烹飪的場景仍在,而他們對多樣化、便捷化產品的需求仍然有待被滿足。

事實上,在Innova市場洞察釋出的2024年全球食品飲料十大趨勢中,本土特色的美食走向全球化、宅家烹飪仍然是重要的消費趨勢。[1]這也契合了日日煮將亞洲傳統美食推廣至海外,並推出豐富、多元化口味預制菜的做法。

根據其招股書,截至2023年3月31日,日日煮的主要產品包括自熱方便速食、快速烹飪和新潮健康系列,消費場景覆蓋辦公室、旅行和家庭自煮等領域。

日日煮海鮮撈飯;圖片來源:日日煮

在品牌策略上,日日煮堅持建立多品牌矩陣。 對於公司而言,透過經營多個品牌,可以進一步分散單一品牌的經營風險,並進一步拓寬銷售管道、擴大消費群體。

日日煮在中國內地的三大品牌分別為「日日煮」「漁家翁」和「猛味」。日日煮作為旗艦品牌,已經開發了超過100種SKU,漁家翁主打扇貝和深海魚等風味水產制品及即食類風味魚糜零食;猛味則主打自熱火鍋、自熱飯和快餐飯等自熱及快餐食品。

日日煮旗下品牌;圖片來源:日日煮

二、國內供應鏈加海外渠道,實作錯位競爭

朱嘉盈也承認,在如今的中國市場,預制菜是相當「卷」的競爭領域。但成熟的食品工業體系造就了高效、發達、有成本優勢的供應鏈,使得孵化一個新品牌變得相對容易。

於是朱嘉盈找到一個差異競爭的機會, 即充分利用中國內地發達的供應鏈制造具有吸重力的產品,再透過國際化的品牌能力將產品投放至海外,獲得更大的市場空間。

2022年7月,日日煮透過在北美亞洲商品購物平台Yamibuy.com上銷售產品,進入美國市場。

售賣產品是第一步,想要在海外獲得持續增長和渠道擴張,提升海外消費者對於日日煮的品牌印象,核心策略是收購。

除了上述提到的泰式食品品牌Yai’s Thai之外,其招股書顯示,日日煮在2022年完成了4次收購,2023年收購了位於美國舊金山的亞洲食品品牌「Nona Lim」——這也是公司在美國的第一筆收購。

Nona Lim;圖片來源:Nona Lim

在朱嘉盈看來, 收購海外品牌可以有效進行優勢互補。 比如Nona Lim以東南亞面食產品為主,在被收購前只做冷凍藏品,因此渠道受限於線下,集中在Whole Foods Market、Target和Kroger等主要零售商。

收購後,日日煮運用國內的供應鏈優勢,在4個月時間裏為該品牌推出了符合美國食品安全標準,且滿足「清潔標簽」需求的常溫產品。

「這是一個結合了我們消費者洞察、供應鏈優勢以及海外渠道的完美案例。」朱嘉盈說。

不難看出,目前日日煮收購的品牌主要集中在亞洲風味的即食品類。「中華料理、印度菜、泰國菜、南韓菜在美國都受到歡迎,而推出這類亞洲風味預制菜的一個機會點是,家庭廚房想要制作出這些正宗口味,工序十分復雜。」朱嘉盈說,這也是日日煮關註亞洲美食品類的一個關鍵因素。

並購戰略仍將是其接下來持續執行的一條增長路徑。朱嘉盈透露稱,在判斷一個品牌是否值得投資時, 考慮的因素包括創始人對品牌的定位;產品研發的思考,比如配料表要幹凈;以及業績增長情況、利潤率等等。

對於上市之後的日日煮來說,未來的發展有三個明確的目標:一是積極施行多品牌策略,二是持續拓展海外市場,三是控制成本、擴大利潤。而在競爭日趨激烈的預制菜行業,如何以更低的成本進行研發創新、提高物流效率、協同銷售渠道,並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把握趨勢,仍然具有挑戰。

參考來源:

[1] Riri,【正選 | Innova釋出2024全球食品飲料十大趨勢,哪些重要因素在影響消費者決策?】,2023年11月,FBIF食品飲料創新

本文為FBIF食品飲料創新原創,作者:辛綠,校對:薯薯,編輯:Bobo,轉載請聯系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