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吃貨的三重境界,你煉到第幾重了?

2024-02-11美食

我一向對和吃有關的書不太留意。

直到去年讀【燕食記】,唏噓故事人物際遇的同時,也為書中各種美食嘆為觀止。

接著,追電視劇【繁花】,寶總到哪吃飯、和誰吃飯,是重大問題:至真園就著竈台邊吃的幹炒牛河,和汪小姐一路走來的排骨年糕,夜東京永遠等著他的豪華版泡飯「滿堂紅」……讓人分不清該垂涎三尺的,是他筷下美食,還是他身邊美人。

兒時最期待過年,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過年時候就能「吃好吃的」。

長大以後,卻忽然發現,不知從什麽時候起,腸胃早已對「過年」冷淡了。

大年初一,合上手中這本【至味人生】,懶洋洋地坐在午後的陽光下,恍惚了很久。

這本書脫胎於央視百家講壇「舌尖上的歷史」第二部講稿,作者是北京師範大學李凱教授,從書的副標題「三千年飲食文化與人物風流」,對書的內容可以略窺一斑。

作者從廚祖伊尹開始,選取了歷史上十幾位對「吃」頗有研究的名家,透過食物,品味他們的處世哲學和人生境遇:樂天知命的孔子、通透達觀的蘇軾、耿介坦蕩的鄭板橋、閑適平淡的李漁…… 「不僅僅是美食的歷史,更是由人物貫穿而起的文化史和精神史」

正如葛亮所說,「中國人的道理,都在這吃裏頭了。」

竊以為,王國維先生關於詞的「境界說」,也可以用在「吃」上。

「青菜蘿蔔糙米飯」,是吃的第一重境界:吃就是吃,但求果腹。

人是鐵飯是鋼,吃,是生命得以持續的首要條件。

即便是講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孔子,也會因吃的問題狼狽失態。

書中講到,孔子倉皇離開齊國的時候,因為怕被人加害,只好「接瀝而行」:正在淘米呢,等不及把水瀝幹就三擋起步了。但他雖是逃命,卻不忘把米帶上——人生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人逃出去、飯沒了。

大才子蘇東坡動不動就被皇帝扔到偏遠的地方去,常常因為囊中羞澀,想方設法解決吃的問題。到惠州後,買不起羊肉,只好買沒什麽肉的羊脊骨,「得銖兩於肯綮之間,意甚喜之」;他總不忘記諷刺這個世界,煞有介事地叮囑孩子——可別告訴人家我在海南吃生蠔,不然他們得爭著要貶謫到這兒來了。

那些憂國憂民的人,也總是念著天下蒼生能不能吃飽,「浮瓜供老病」的杜甫如此,「青菜蘿蔔糙米飯」的鄭板橋亦如此。

「玉京曾見舊繁華」,是吃的第二重境界:吃不是吃,別有所圖。

吃飯是為了填飽肚子,可有些人,明明肚子不餓,還得到處「吃飯」,甚至得爭分奪秒趕著場子吃飯。

這事兒,廚祖伊尹就開了先河,「負鼎俎,以滋味說湯」,這裏的「湯」不是菜湯肉湯,而是成湯,商王朝的建立者。伊尹這個家夥,背著飯鍋和砧板,跑去找大王搞野炊,說是順便研討一下關於烹飪調味的課題,其實他的真正目的,是給大王賣自己的治國之道。

他成功了,成了名垂後世的賢臣。他的方法,後人也前赴後繼,變著法兒地用,甚至為此專門發明了一個很形象的詞:飯局——表面是飯,暗中設局。

其中很普遍的一種玩法,便是借吃飯機會秀自己的身份地位。

這方面玩得最狠的,是宋徽宗。過生日總得吃吧?別人是吃個蛋糕唱個happy birthday to you,頂多再包個KTV開幾件藍帶1844。但老趙是別人嗎?他大手一揮——我生日就叫「天寧節」,簡簡單單搞個五天!你們安排好就行!

這要是被媒體曝光了總不太好吧?專家蔡京的重要性這時候就體現出來了,他把老趙的盛宴上升到理論高度:豐亨豫大——老大你要是不盡情享受,那是違背天意,對國家和人民會造成重大傷害呀……

後來,老趙被金國人抓去了,每逢生日,總忍不住長嘆,「玉京曾記舊繁華」吶……唉,都怪我,天寧節還是搞簡單了,才讓百姓們遭受戰亂。

「世間好物,利在孤行」,是吃的第三重境界:吃仍是吃,請認真吃。

真正的吃貨,從來不把追求食材貴重難得當作第一要務,能讓尋常的食材吃出不尋常的味道,才是王者。就像火腿和豆腐,不算太名貴的材料,但能做出「二十四橋明月夜」,使洪七公乖乖把降龍十八掌傾囊相授的,只有黃蓉。

在吃豆腐——我說的是吃真豆腐——方面,袁枚和洪七公有一拼,他去道台家吃飯,發現滿桌山珍海味都不及那盤豆腐,不僅留下「豆腐得味,遠勝燕窩」的千古名句,甚至為了求得做豆腐的方法,毫不猶豫地為之折腰。

吃得最認真的,還有李漁。他認為,「飲食之道,膾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漸近自然也」,最自然的,才是最好吃的。

李漁最喜歡筍,他對吃筍很有心得,首先必須是出在山林裏的筍,「城市所產者,任爾芳鮮,終是筍之剩義」。其次是做法,「素宜白水,葷用肥豬」,要素的,白水煮熟加一點點醬油就行;一定要葷的,牛羊雞鴨都不行,只能用肥豬肉,弄熟之後,「肥肉盡當去之」,肉就扔了吧,連汁都只能留一半再加清湯。

「世間好物,利在孤行」,這世間最好的吃法,就是簡簡單單、認認真真,單吃這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