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銳評|賣不掉就扔?麪包沾染浪費汙點,何談品牌形象

2024-02-29美食

麪包房是城市煙火中讓人難以抵禦的美食風景,但只屬於白天。一到晚上閉店,許多烘焙房就會上演令人痛心的畫面——沒賣出去的麪包蛋糕,被毫不留情地丟入垃圾桶。

據新華社記者近日走訪,報廢面點現象屢見不鮮。比如,西部某省會城市20家烘焙面點門店中,過半門店產品報損率超過10%的行業平均水平,13家門店選擇直接將剩余面點裝袋丟棄;上海某餐飲減損團隊負責人探訪10家麪包店發現,打烊前半小時,有上千個麪包被丟掉,個別門店報損率超過50%。

麪包蛋糕的生命線比較短,因此幹這一行的,有條不成文的行規:當天做的,當天賣掉,賣不掉的,當天扔掉。避免向顧客兜售過期、變質的麪包,讓顧客買得更放心,本是好事一樁。與此同時,「賣不完就扔」也成了一些商家自詡高端、吸引食客的賣點,以致「為了宣傳所謂‘極致’的品牌形象,很多連鎖烘焙企業寧可將賣不出去的產品扔掉,也不願打折促銷減少浪費」。維護產品品質,似乎成為商家浪費的借口。

「從南京到北京,買的不如賣的精」。哪個面點商家經得起天天丟棄上好的食材,而且一扔就是一麻袋?堤內損失堤外補,把扔掉的麪包成本加在銷售的麪包身上,不就萬事大吉了?這也是麪包高溢價的核心原因之一。開啟社交平台,一面是對烘焙店扔麪包刺痛眼睛的吐槽,一面是成百上千元「麪包刺客」的出沒。扔掉的麪包猶如一把把小刀,狠狠刺向消費者的口袋。

更令消費者氣憤的是,商家對浪費糧食這一行為的無感。在鎖住口味新鮮感的同時,丟掉了浪費糧食的羞恥感。無所顧忌的浪費,比把成本轉嫁給食客的性質更嚴重。當一袋袋麪包被扔進麻袋,商家想到那些有需要的人嗎?雖然少數麪包房會在每晚把剩余麪包分給福利院等機構,但大多數經營者不認為這是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

指望道德倡導來約束經營者的浪費行為,不切實際。浪費食物早已從道德問題升級為違法行為,按照【反食品浪費法】,食品生產經營者如浪費食物又拒不改正,將被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近年來,多地監管部門對浪費嚴重的烘焙房開出責令改正通知。只是此類處罰太少,震懾力也不大,許多經營者在「一扔一麻袋」的行為慣性中,依舊有恃無恐。

為了避免浪費和效益最大化,也有麪包房在打烊前短時間內進行打折促銷,但效果不如人意。原因是部份消費者集中在打折階段購買剩余麪包,會影響正常時段的銷售額。即便商家出於經營理念不願意打折促銷,麪包賣不完之後,也並非只有打折和扔掉兩個選擇。一方面,可以把剩余麪包送給更需要關愛的人,一方面,還能從生產源頭進行預防。麪包店每天的銷售量是有一定規律的,商家在日常銷售額上進行符合市場需求的生產,不盲目追求貨架滿滿的所謂「好看」,就能減少扔掉的麪包,降低麪包的價格。

浪費是極大的犯罪。高溢價,高的是動輒成百上千元的麪包價格;高報損,損的是消費者的口袋,更是粒粒皆辛苦的糧食。麪包房想方設法杜絕亂扔,麪包才能越嚼越香,回味無窮。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辛音

流程編輯:u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