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精選報告|2024年中國健康管理行業研究報告

2024-03-14健康

健康管理是指對健康人群/患者健康進行監測、分析和評估,對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幹預,控制疾病發生、發展,保持健康狀態的行為。其核心價值在於將健康維護的重點從治療和康復向疾病的預防前移。今日推薦艾瑞咨詢【2024年中國健康管理行業研究報告】,從中國健康管理行業發展背景、全球健康管理行業發展研究到中國健康管理行業發展研究、分享典型健康管理服務商案例,展望健康管理行業發展趨勢。

什麽是健康管理?

三個需求層次相輔相成,共同構建綜合性的健康管理體系

健康管理是指對健康人群/患者健康進行監測、分析和評估,對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幹預,控制疾病發生、發展,保持健康狀態的行為。它通常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包括泛健康管理、保健級健康管理和醫療級健康管理。泛健康管理關註日常生活,保健級健康管理強調個體疾病預防,而醫療級健康管理則處理個體已經存在的疾病。這三個層次協同工作,幫助個人或組織實作健康目標,提高生活質素。

健康管理核心價值

健康管理助力推進健康中國行動,肩負疾病預防與健康促進的重要使命

在國家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宏偉目標的大環境下,整個社會觀念也逐步由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健康為中心,健康管理已經是真正的全民剛需。其核心價值首先在於將健康維護的重點從治療和康復向疾病的預防前移,透過「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健康管理能夠減少疾病的負擔,提高生活質素,降低醫療成本。其次,健康管理能夠促進整體國民的健康水平,透過提供一種綜合、可及、可持續的方法,健康管理希望確保每個國民都能夠享受到全面便利身體健康和福祉。

中國健康管理行業發展背景

市場驅動:老齡化、慢性病困擾及健康支出增加奠定健康管理發展基礎

2022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已高達14.9%,這一比例的上升表明老齡化趨勢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不可逆轉的趨勢。同時,【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指出,2019年中國因慢病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比例高達88.5%,隨著慢性病患者生存期的不斷延長,加之人口老齡化、城鎮化、工業化行程加快等對慢性病發病的影響,中國慢性病患者基數仍將不斷擴大,因慢性病死亡的比例也會持續增加。伴隨而來的,則是醫療健康支出的不斷提高,2017-2022年中國居民醫療保健支出大體保持上漲態勢。綜上所述,龐大的需求為健康管理市場向好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中國健康管理行業發展背景

意識轉變:居民健康素養日益提升,健康困擾促使其開展健康管理行為

「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是反映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糊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的一項綜合性評價指標。根據衛健委數據,中國居民健康素養從2012年的8.80%提高至2022年的27.78%,這表明居民的健康意識在不斷提升,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並對自身的健康狀況愈加重視。根據艾瑞調研數據,2022年較大比例的居民存在缺乏鍛煉、作息不規律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並面臨一系列健康困擾。在這一背景下,居民健康觀念正在加速從「以疾病治療為中心」逐漸向「以健康促進為中心」轉變,其對緩解健康困擾的健康管理服務需求將日益旺盛,這同樣為健康管理市場的快速發展註入強大動力。

中國健康管理行業發展背景

資本活躍:投融資盛宴過後活力不減、更趨穩健,資本向優質企業聚集

健康管理自引進並在中國快速發展後,因其概念火熱被寄予厚望,健康管理企業大受資本青睞,投融資事件熱度集中在2018-2021年,規模在2021年達到頂峰,跨過該年投融資熱潮後,各家廠商融資節奏放緩,資本逐漸回歸理性。整體而言,2018年-2023年投資結構呈V字形態,這一投資結構說明行業已經孵化出一批成熟模式的企業,這類企業目前更多與大集團在業務協同上有更深度的合作,如平安健康、醫聯等。同時行業也在不斷培育新業態,可持續關註A-B輪企業的發展,如左手醫生、天與養老等。在結束機制上,目前國內IPO收窄,艾瑞預測健康管理賽道未來1-2年將持續出現收並購的熱潮。

全球健康管理行業發展歷程

健康管理興起於美國並蓬勃發展,各已開發國家積極效仿

市場主導:美國健康管理發展現狀

魚大水大,市場主導促進多方合作共贏,管理式醫療穩步發展

美國實行市場主導的管理式醫療。其健康管理是對整個醫療健康服務體系資源的整合,不僅包含非醫療健康服務,也包括醫療服務,在特定歷史階段促進了多方共贏:消費者透過購買健康保險,依托保險公司對醫療供給機構的談判能力,獲得低成本的優質健康服務、降低疾病支出風險;保險公司采用各種健康管理手段激勵、降低參保人疾病風險,獲取商業利益;政府對商業保險的鼓勵和支持,在降低全社會醫療費用支出的同時,提高了全民健康水平。因此可以說,美國管理式醫療快速發展的實質是,在醫療支付方迫切的控費訴求和共同的利益合作基礎上,醫療機構和醫療支付方互相讓步、合作共贏。

政府主導:英國健康管理發展現狀

典型的福利型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全科醫生是居民健康的一線守門人

英國采用的是以國民健康保障體系(NHS)為主、商業健康保險為輔的一種典型福利性的醫療服務體系。其社區健康管理服務的服務物件為全部國民,健康管理服務的供給主要由政府設立的社區健康服務機構承擔。全科醫生是健康管理服務的具體提供方,提供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轉診等健康管理服務,健康管理服務的費用主要由國家支付。盡管在90年代後期以來,社區健康領域引入內部市場化力量,但是政府提供籌資、支付的主導地位沒有發生改變,同時相應的健康管理服務機構也仍然主要由政府公立機構組成。在這一模式下,社區全科醫生與簽約居民之間建立長期信任的關系,真正實作了一線守門人角色。

混合發展:德國/日本健康管理發展現狀

法定健康保險與商業健康險雙元並立,以法定保險為主,具有強制性

德國是世界上最早開始建立社會醫療保障制度的國家,同時是世界上第一個以社會立法實施社會保障制度的國家,實行的是一種強制性的、以社會健康保險為主、輔之以商業保險的醫療保險制度。德國商業健康險發展完全依附於社會保險,一直作為法定醫療保險的補充和替代而發展。日本借鑒德國經驗著手建立本國的社會健康保險制度,並成功實作公共健康保險全民覆蓋。同德國一樣,日本的公共健康保險具有強制性、公平性的特點。伴隨著少子老齡化的社會現狀和醫療需求的不斷擴大,日本的商業健康保險存在較大發展空間,健康促進型保險需求將不斷增加。

總結與啟示

政府引導,互聯網加持,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體參與,中國走出健康管理獨特發展道路

縱觀國際市場,美英德日等已開發國家已經摸索出一套適合本國國情的健康管理發展路徑。相比而言,中國健康管理更多由政府進行引導與監管,充分結合互聯網技術,多元化服務提供商共同參與,構建了獨具特色的中國健康管理模式。見賢思齊,博采眾長,當前情況下,由於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醫療服務需求的多樣性,采取多元化的健康管理模式更能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借鑒西方市場導向的機制,結合國內的醫療體系和互聯網技術,可以更靈活地滿足多樣化的健康管理需求。從長遠規劃的角度來看,中國的獨特文化和龐大市場使得中西醫結合、強調個人化服務的路徑更具有可持續性。在保持市場競爭和創新的同時,透過政府引導和監管,確保整個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中國健康管理行業發展歷程

中國健康管理起步較晚,處於發展初期階段,市場仍有較大上升空間

中國健康管理產業鏈分析

院內院外各健康管理業態競相湧現,豐富最佳化全周期健康管理體系

從中國健康管理行業產業鏈結構來看,產業鏈的上遊為藥品等生產企業;中遊為健康管理相關企業,包含院內及院外兩大場景,院外目前以互聯網醫院、體檢、保險、檢測、養老+健康管理為主;下遊為不同類別的消費人群,政府部門帶動、產學研支持以及科技賦能貫穿產業鏈的全過程。

中國健康管理服務路徑與服務內容

健康管理是一個健康監測 一 健康評估 一 健康幹預迴圈往復的過程

健康管理服務體系由健康監測、健康評估、健康幹預三個主要環節構成,是一個不斷執行的迴圈。即對健康危險因素的檢查監測(發現健康問題)一 評估(認識健康問題)一 幹預(解決健康問題)一再監測 一 再評估 一 再幹預的往復迴圈。

中國健康管理市場規模

健康管理市場需求不斷增加,2028年行業規模將突破3萬億元

聚焦整體健康管理範疇,隨著健康觀念的提升、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的增加,以及人口老齡化和慢性病患病率上升等多重因素的推動,中國健康管理市場呈現平穩增長趨勢,預計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8107億元。與此同時,政府多次展示在全國範圍推廣健康管理服務的決心,大量資本投入進入健康管理行業,推動健康管理逐漸進入發展健康體檢、健康保險、互聯網醫療等多樣業務的融合階段,市場前景看好。預計到2028年,整體健康管理市場規模將突破30000億元,2023-2028年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2.5%。

中國健康管理商業模式 — 總覽

按院內與院外兩種類別劃分,參與主體多樣,服務模式豐富

健康管理可以作為有效手段,配合各種類別企業的服務模式對使用者進行全周期的健康管理。目前國內健康管理參與主體與服務模式具有多樣化特征,大體分為院內與院外兩種形式,具有醫院、互聯網醫療、體檢、保險等多種服務模式,以健康體檢為基礎,以促進健康、維護健康、傳遞健康、方便快捷、健康生活為核心,覆蓋全生命周期人群的健康管理。

院內商業模式 — 院內健康管理

以院內體檢為主,檢後就醫服務為輔,器材先進,專業水平高

院內健康管理服務主要發生在院內,以公立醫院開設的體檢中心、保健科等為服務開設主體,主要為個人與團體提供體檢+檢後就診服務。公立醫院進行體檢有專業人員、先進器材、技術資源等多方面優勢,社會公信力更高,易於被使用者接受,同時對於疾病人群,醫院能夠方便快捷進行專家特診、住院手術等治療流程。最近幾年,隨著人們對健康問題的關註,醫院健康管理也由「患病求醫」向「全程健康管理」的方向轉變,醫院正積極布局健康管理,透過「治未病」科室等方式最佳化拓展健康管理全鏈服務。

院外商業模式 — 體檢+健康管理

提供個人化、客製化體檢服務,可復制性強,能夠連鎖化、產業化布局

體檢+健康管理的主體多為私立企業創辦的體檢中心或門診部、療養院,以體檢服務為主,檢後咨詢等檢後服務為輔,附加專項健康管理等增值服務。與公立醫院體檢相比,私立體檢服務機構受到的經營限制更少,能夠運用市場化的行銷手段開展健康體檢教育,了解其個人化健康體檢需求,及時靈活地開展創新專案,調整經營模式,充分發揮其市場有利競爭。因此私立體檢機構經營模式最成熟,最容易復制,更適合連鎖化、產業化發展。

院外商業模式 — 互聯網醫療+健康管理

服務模式更加線上化、綜合化,慢病管理值得重點關註

互聯網醫療+健康管理服務以互聯網醫療企業為主體,整合醫療服務流程,同時向外延伸,提供健康科普、慢病管理、用藥咨詢等健康管理服務,服務模式更加綜合。在「互聯網+醫療」掀起熱浪的背景下,慢病管理或許會成為最受益的領域之一。慢病管理的核心是有效的患者教育和依從性管理,而「互聯網+醫療」則能很好地介入其中,讓醫患溝通更順暢,輔助進行慢病的線上線下全周期管理。透過大數據進行分析,互聯網幫助建立電子病歷,輔助院內醫生進行慢病診療;院外則透過記錄自身指標進行患者的自我管理,同時透過數據收集分析完成飲食指導、用藥指導等醫師指導環節。這在輔助患者日常慢病管理的同時也大幅提升了醫生及醫院的診療效率,提高病患的服務質素和醫院對患者的粘連度,這一模式符合「健康中國」規劃,成為現下健康管理一大重點領域。

院外商業模式 — 保險+健康管理

整合保險與健康管理雙重服務,進一步實作風險管理與健康促進的雙贏

保險+健康管理服務以保險機構及健康險科技服務商為主體,在客戶購買保險產品之余提供豐富的醫療與健康管理服務。這一模式從支付端入手,以附加健康服務促進保險產品的銷售,同時對細分客群進行精準分析,提供健康管理相關服務,幫助維持更好的健康水平,減緩疾病的發生、發展,從而降低賠付風險,提升客戶的體驗和滿意度。基於此,保險公司能提升自身產品價值,增強核心市場競爭力,也會獲得更高的利潤,並獲得更好的客戶口碑及更多的忠誠客戶。

院外商業模式 — 檢測+健康管理

重點聚焦於早篩早評估,主動探索與健康管理、保險等業態的生態融合

檢測+健康管理服務以檢測機構及檢測中心為主體,在客戶購買檢測產品時提供檢後醫療與健康管理服務,主要聚焦於早篩早評估。隨著技術的發展,各類常見檢測成本逐步下降,這使得個人已經逐漸可以擔負起檢測成本,導致檢測市場進一步擴大。目前市場以腫瘤易感基因、慢性病遺傳病基因、產前與母嬰診斷以及各類健康管理與天賦基因檢測淺層類檢測為主,各檢測公司也在積極布局,透過與健康管理、健康保險、醫療資源等深度結合來拓展自身業務鏈條。

院外商業模式 — 養老+健康管理

打造智能化養老服務鏈條,「養、護、健、醫」一體化成為發展趨勢

養老+健康管理服務以養老相關企業為主體,透過智能終端收集老人健康數據,在數據分析後進行針對性的健康管理服務。透過搭建復制性強的智慧養老健康管理平台,橫向可以協助養老機構擴張連鎖,縱向可以深入服務更多人群,將優勢資源由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向居家養老及健康管理輻射,形成網絡化、資訊化、智能化的養老及健康關系體系。同時,在老齡化加劇背景下,這一模式不失為低成本應對老齡化挑戰的戰略選擇,「養、護、健、醫」一體化成為今後養老產業發展的必然之路。

健康管理行業趨勢展望(1/4)

使用者擴容:使用者增長從自然發展轉向有序擴容,探索市場競爭新格局

過去,健康管理服務主要面向有健康問題的人群或健康要求更高的高凈值人群,如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或中高消費人群。一般來說,使用者主要是基於疾病治療和康復的需求,健康管理服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被動的應對手段,使用者規模相對有限。隨著時間的轉變,在人口老齡化與慢性病負擔加重、政策支持、互聯網普及以及健康意識增強等多方面因素推動下,中國健康管理領域正在迎來使用者擴容的顯著趨勢,健康管理不再僅僅關註疾病治療,而更註重健康的全程護航和全面促進。這一轉變帶來了健康管理市場的有序擴容,形成了一個更大、更廣泛的使用者基礎,健康管理行業透過市場化競爭留存使用者的行為也將愈發顯著。

健康管理行業趨勢展望(2/4)

服務拓展:多元化、標準化、融合化引領健康管理服務成熟度提升

健康管理服務行業正在迎來多元化、標準化以及業態融合的發展方向。首先,健康管理服務呈現出更加綜合化合多元化的特點。在全周期疾病管理基礎之上,其服務內容逐漸拓展至心理健康咨詢、個人化營養規劃、客製化運動方案等多元領域,以更好地滿足使用者多樣化的需求。其次,標準化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趨勢。為了提高服務質素、保障使用者權益,健康管理服務機構逐漸趨向於建立一套統一的標準和規範。這涉及到從服務流程、數據管理到專業人員培訓等多個方面的標準化建設,有助於確保服務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最後,業態融合成為行業創新的重要推動力。健康管理服務已經不再是單一的醫療服務,而是涵蓋了多種業態的融合,由此形成全方位、跨行業的健康生態系。

健康管理行業趨勢展望(3/4)

廠商布局:隨著行業持續繁榮發展,廠商商業化發展路徑將逐漸清晰

在健康管理行業的發展中,健康管理廠商面臨著兩種主要發展路徑,即「先做大再做強」和「先做深再做強」。先做大再做強強調透過拓展多元化的業務場景,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互聯網+新業務等方式實作規模擴大和全方位服務使用者的目標,多符合互聯網企業、綜合性企業、整合平台等發展戰略。先做深再做強則註重專註核心領域,技術與數據深度整合,提供個人化服務,以在特定領域建立行業領先地位,多是科技創新企業、個人化服務提供商、專業性垂直機構等的發展路徑。

健康管理行業趨勢展望(4/4)

模式出海:健康管理生態加速融通,成熟模式或將開拓國際新市場

目前「健康險+健康管理」融合發展已成業內共識,下一步,院外市場的體檢、互聯網醫療、養老等健康管理各業態將不斷加速融合,生態融通讓健康管理各環節之間實作更緊密的協作,形成協同效應,從而打造院外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體系閉環。這一趨勢將為中國健康管理行業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也為全球健康管理領域帶來新的發展思路和範式。透過戰略合作、技術輸出和建立本土團隊等方式,中國企業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企業積極出海不僅將中國健康管理經驗與數碼化智能化技術帶到全球,提升全球市場份額,同時也推動了跨國合作、促進了技術創新,形成了一個雙贏的國際合作格局。隨著生態融通模式在海外市場的成功實踐,企業的國際品牌影響力得以提升,全球範圍內的健康管理體系正逐步迎來更為緊密的協作與創新。

醫療產業創新洞察

關註公眾號AI智醫網,每日接收產業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