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為什麽精神疾病患者往往不承認自己有病?

2024-07-22健康

生活中,當我們身體不舒服時,會意識到自己生病了,並接受相應的治療。然而對於大多數精神疾病患者來說,他們往往不願承認自己有病,更不願接受治療。

為什麽會這樣呢?

出現這種情況時,家屬又該怎樣做?

01

缺乏自知力

自知力指病人對其自身精神狀態的認知能力。通俗來說,病人能否察覺或識辨自己有病和精神狀態是否正常;能否分析判斷並指出自己既往和現在的哪些狀態和表現屬於正常、哪些屬於病態的能力。

當我們身體不舒服時,會選擇去藥店或醫院買藥,積極治療,這時我們的自知力是完整的,是可以意識到自己生病了,並且接受治療。而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對自己患病而不自知,舉幾個例子:

精神分裂癥患者憑空會聽到有人跟TA說話,在罵TA或表揚TA等,但家屬是聽不到的,此時患者認為這是真實存在的,不是由於生病而產生的,會反復尋找聲音,甚至出現暴力行為;

雙相情感障礙躁狂期表現為熱鬧、交往多、滔滔不絕;自覺能力強,能掙好多錢,而出現花錢無節制,有些甚至出現盲目的投資。

自知力不足是精神疾病的常見癥狀,很多患者由於缺乏自知力不願承認自己生病,就會拒絕治療,以致延誤病情。若家屬要他們看精神科,就可能懷疑家屬別有用心。

溫馨提示

這種情況下,家屬不必徒勞地和患者爭辯,要他們承認自己的病態,而是要想方設法帶他們就醫,讓其接受正規系統的治療,從而可以慢慢恢復自知力。

02

病恥感作祟

由於社會公眾對精神疾病患者持有排斥和回避的態度,再加上人們普遍認為精神疾病患者瘋瘋癲癲,性格敏感偏激,有暴力傾向。這種刻板印象容易使人們對精神疾病患者產生偏見,因而精神疾病患者普遍存在較為明顯的病恥感。

這種病恥感會讓很多患者對自己患有精神疾病感到恥辱、羞愧,無顏面對家人朋友,更怕別人知道自己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

病恥感給患者及家屬帶來的影響多數是消極的,會影響患者及時就醫及治療依從性等,對患者的康復也會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為害怕被貼上「瘋子」的標簽,很多患者往往會隱瞞病情,不願意去醫院就診,不願用藥;

病恥感也會讓家屬有較大的心理壓力,能明顯的感受到外界對患者貶低歧視的態度,擔心出門被人指指點點等。這也會影響家屬對待患者的態度,會將患者視為負擔,過度指責,而缺少家庭的支持,患者的康復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病恥感不但會讓患者不願承認疾病,而且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患者的康復,為了減少由於病恥感帶給患者及家屬的負面影響,日常生活中可以這樣做:

1. 多了解學習精神心理相關知識:患者和家屬要多了解疾病知識,要知道精神疾病也只是一種疾病而已,經過規律治療,多數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甚至臨床治愈,做到自己心中有數,從而減少因偏見而產生的心理壓力。

2. 多了解有助於康復的知識:放平心態,積極接受治療,早日康復或許是對抗別人閑言碎語最好的方法。不論哪種疾病都強調全病程治療,遵醫囑規律用藥,不要因為任何原因隨意減藥、停藥。

3. 家屬要多關註患者病情變化,避免復發:督促患者按時服藥,治療期間仔細觀察患者睡眠、情緒、行為、藥物反應等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就醫;預防一些生活事件或者緊急情況對患者造成的心理應激反應,安撫患者情緒並幫助患者解決問題等。

在此,也希望公眾能夠科學看待精神疾病,多一些理解與包容。

精神疾病被汙名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大多數人不了解這類疾病。其實,精神疾病就像糖尿病、高血壓或心臟病一樣,是一種需要長期治療的慢性病,我們不能因此就給患者貼上不友好的標簽。

消除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恥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社會民眾應該理解關心精神病患者。相信隨著精神疾病知識的普及,患者能沖破病恥感的「牢籠」。

03

內心充滿愧疚感

有些抑郁癥患者內心充滿內疚感,總覺得自己是家人的累贅,不願拖累家人,在這種內心的煎熬下,選擇掩飾自己的病情,即使家人問起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生病了。

有些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患者在經歷創傷後,往往容易自責內疚。他們認為,如果在創傷發生時他們的行為有所不同的話,悲劇可能就不會發生,甚至常常對不是自己造成的後果也抱有負罪感,他們不認為自己這是病態,也不會主動跟家人聊。

這種因愧疚而選擇隱瞞病情的做法比較危險,因為家人並不能及時察覺患者內心的波動,不能及早帶患者就醫接受治療,有可能耽誤治療時機。

溫馨提示

當面對內心充滿愧疚的患者時,一定要留意他們平時的言語或行為,及早辨識可能的危險訊號;這類患者由於自罪自責感較強,容易產生輕生的念頭,一旦發現問題,一定要盡早對患者進行治療,降低自殺自傷風險。

參考文獻:

[1] 甘俊,樊潔,劉婉婷,朱熊兆.精神分裂癥自知力與陽性/陰性癥狀及工作記憶的關系.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2022,30(1):56-57.

[2] 徐興紅,吳玉峰,劉玉蓉.閱讀療法改善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恥感和社會功能的隨機對照研究.中國實用護理雜誌,2022,38(9):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