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關愛骨骼健康,千萬不要百密一「疏」!警惕骨質疏松的這3個訊號

2024-10-16健康

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松日,今年的主題為「管體重、強骨骼」,可能到這裏就有人想問了,關愛骨骼健康不應該多喝點骨頭湯、多吃點鈣片嗎?跟體重和肌肉有什麽聯系呢?

在這裏,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就要跟大家介紹一下骨質疏松的病因:

首先,骨質疏松癥是一種骨骼疾病,是由於骨密度和骨量降低,骨骼變得脆弱,容易導致骨折、骨痛和肌無力,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甚至發紺等並行癥狀。

其次,肌肉作為骨骼的保護機制,我們透過鍛煉肌肉,可以增加肌肉的強度和力量,提高骨骼的保護能力,減少骨折的風險。

最後,骨頭湯中鈣離子大多都是以磷酸鈣為主,不溶於水的,甚至,骨頭湯裏面存在著大量的嘌呤和脂肪成分,還容易導致我們體重增加,增加痛風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哦。

所以喝骨頭湯≠補鈣!

那會有朋友想說,我不喜歡運動,能不能只吃鈣片來預防骨質疏松呢?

我們回過頭再來看一看骨質疏松的發病人群。

前面我們知道了,骨質疏松癥是一種易於發生骨折的代謝性疾病,它在各年齡階段均可發病,但常發作於老年群體,特別是絕經後的女性群體。

這是由於體尼利分泌的下降,女性在50歲左右,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男性在60歲左右,睪酮水平出現下降。致使破骨細胞功能增強,加速骨量遺失,因此,骨質疏松癥好發於這兩類人群。

而除了內分泌以外,營養物質的缺乏、運動減少所導致的肌肉萎縮、骨量減少,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是導致骨質疏松的重要原因。

導致骨質疏松的原因

1.內分泌因素

女性在50歲左右,卵巢功能開始衰退,雌激素缺乏使破骨細胞功能增強,加速骨遺失;男性則在60歲左右,睪酮水平出現下降。因此,骨質疏松癥好發於這兩類人群。

2.營養因素

鈣和維生素D的缺乏會導致甲狀旁腺分泌增加,進而導致骨吸收增加。同時,維生素D缺乏會影響鈣和磷的吸收,使骨基質礦化受損。

3.遺傳因素

年輕時期峰值骨密度的高低、絕經後或老年時期骨量流失的速度,以及骨質疏松癥及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發生風險均與遺傳因素相關。

4.運動因素

肌肉發達、骨骼強壯者,骨密度高。老年人性激素缺乏、活動減少、力學刺激少,肌肉萎縮,骨量也相應減少。

5.不良生活習慣及生活環境

吸煙、飲酒、戶外活動少、高蛋白高鹽飲食、大量飲用咖啡、光照少、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均是導致骨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

那我們要如何預防骨質疏松呢?

1.首先從「吃」下手

保證蔬菜、水果的足量攝入,每天吃的蔬菜為半斤到一斤左右,深色蔬菜應占一半以上,新鮮水果半斤;補充足夠蛋白質,每天堅持一個雞蛋,優先選擇魚和雞鴨等禽類補充蛋白;多進食富含異黃酮類食物,如豆制品,適量吃堅果;增加含鈣豐富食品攝入,如乳制品、海產品等;足量飲水:每天7~8杯,少飲酒、咖啡和濃茶;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

2.運動

減少久坐,每天運動半小時,包括:步行、跳舞、健骨操、慢跑、有氧健身操、太極、騎單車等。老年體弱的骨質疏松患者,一定要根據自身身體狀況和場地條件決定運動方式和強度,避免引發骨折等運動損傷的活動。

3.預防

預防跌倒,不給骨折留機會,老人是骨質疏松重點人群,由於骨質疏松癥短期治療難以奏效,所以提高肌力,預防跌倒就是最重要且刻不容緩的。

4.生活習慣

每日花半小時左右到戶外進行溫和的陽光照射(避免暴曬);戒煙限酒;避免不良生活習慣,減少咖啡因和碳酸飲料的攝入,保持適當的體重,避免長時間久坐或久站,保障骨骼健康。

5.藥物預防

每日鈣攝入推薦劑量為800~1200毫克;維生素D成人推薦劑量為每天200單位,老年人因缺少日照、運動不足及吸收功能減退,其推薦劑量為400~800單位。其他抗骨質疏松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所以,預防骨質疏松,除了補充鈣片和維生素之外,適量運動,養成健康合理的生活習慣,同樣也必不可少哦。

骨質疏松雖然不像某些急性病醫院有著明顯癥狀,但病無大小,千萬不要因小「拖」大哦,當您有以下征兆時,請盡快到醫院配合治療,勿諱疾忌醫。

骨質疏松的臨床癥狀

1.骨痛和肌無力

早期無明顯癥狀,需要透過x線或骨密度精密測量發現,嚴重的表現為腰背疼痛、乏力或全身骨痛。

2.骨折

常因輕微活動、創傷、彎腰、負重或摔倒發生骨折。

3.並行癥

駝背或胸廓畸形者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甚至發紺等表現。

如您出現以上癥狀,可至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就診。

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的骨質疏松專病門診由內分泌代謝科名醫專家坐診,為每位患者提供骨密度篩查及診療等綜合一站式服務,普及骨質疏松知識,排查骨質疏松癥。確診骨質疏松的病人可以在門診接受規範化診療,獲得專家科學的骨骼健康管理指導,有效預防和減輕骨質疏松所引起的健康風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 劉珂 譚美華

(編輯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