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體內的小石頭,可能是吃出來的!醫生提醒→

2024-10-02健康

有一種「小石頭」長在人體內,成為了一種令人煩擾的疾病,那就是結石。結石的生長可能會造成管腔的梗阻,連累所在器官液體的排出,產生疼痛、出血或者是繼發感染等一系列癥狀,是不容忽視的疾病。醫生提醒大家需要正確認識結石,同時要註意預防。

尿路結石

案例

腎結石掉落堵住輸尿管 引發尿源性膿毒血癥

48歲的李明(化名)因嚴重腰痛、發熱被家人送往廈門市中醫院,到醫院後血壓開始下降,並伴有感染性休克,經過搶救才脫離危險。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高金龍說,李明是因泌尿系統感染引發尿源性膿毒血癥,這是一種全身性的感染性疾病,病情兇險,嚴重者可危及生命。而導致他泌尿系統感染的「元兇」,是尿路結石。

據了解,李明多年前曾在體檢中發現患有腎結石,但他不當回事。時間一長,腎結石從腎臟掉落堵住輸尿管,引起尿路梗阻,但因為沒有明顯的疼痛感,他並未察覺。尿路梗阻後,腎臟裏面逐漸積了很多水,稍微有點細菌感染,但滋生繁殖速度非常快,病情發展也很快。

影響

形成重度腎積水後 最終喪失腎臟功能

高金龍指出,腎結石掉落引起尿路梗阻,一部份患者因為疼痛感不明顯而被忽視,直至泌尿系統感染才到醫院就診的患者,臨床上很常見。癥狀表現主要為腰痛、發熱,嚴重的會引發尿源性膿毒血癥、誘發感染性休克,合並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的尤其危險。這種情況一般以外科治療為主,在超聲引導下放入一條管子,讓膿液順著管子流出來,退燒和腰痛消退後,再配合中藥調理、外科手術取出結石。

另外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是形成重度腎積水後,由於水的壓力很大,一直壓迫腎臟,造成腎實質越來越薄,最終喪失了腎臟功能。這類患者會建議他們透過手術切除無功能的腎臟。

預防

最好的辦法是多喝水 尿液黃說明飲水不足

高金龍說,預防結石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喝水,既經濟又有效。絕大部份患者腎結石的根源是代謝缺陷,吃東西消化後產生的代謝物在尿液中形成結晶。多喝水可以使腎結石的形成率下降,一般一天的飲水量要在2000毫升以上,但有的人需要更大的飲水量。最簡單的就是透過尿液顏色來判斷飲水量是否足夠,如果尿液很清澈,說明飲水量夠了。如果尿液顏色較黃,則說明飲水量不足。

還有一小部份患者是高尿酸癥引起的腎結石。如果發現尿酸偏高,就要調整飲食習慣,不要喝酒,不要吃海鮮、動物內臟,也不要喝熬很久的濃湯。同時也要多喝水,讓身體內的尿酸透過尿液排出去,喝水對於治療和預防尿酸結石也是非常好的方式。

提醒

體檢可及時發現結石 較大結石吃中藥無效

高金龍強調,應重視每年的體檢,這樣如果有腎結石可以及時發現,並定期復查。如果腎臟內的結石比較小,位置一直沒有移動,體積也沒有增加,就是安全的,不需要處理,這樣穩定的結石不影響健康,可能陪伴你一輩子。

如果腎臟內的結石不穩定,體積不斷增加,位置移動,就比較危險了。但在從腎臟掉進輸尿管前,對健康影響較小,可以不處理。一旦掉進輸尿管,引起尿路梗阻,就必須處理。梗阻尿路的結石,小於6毫米的,可以喝中藥排石,喝中藥能使局部炎癥消退、增加尿量等,排石效果好,且不用住院;結石在6毫米到1公分的,中藥排石排出的機率較低,可以先嘗試中藥排石,如果行不通再進行手術或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1公分以上的不穩定結石藥物治療效果差,需要外科醫生處理。

他特別提醒,中藥排石只對已經掉進輸尿管內,且體積較小的結石有效。結石比較大的,時間久了會反復刺激產生炎癥,與輸尿管壁組織長在一起,這種情況吃中藥是無效的,只能透過外科介入。有的患者只吃中藥,反而耽誤了病情。

膽囊結石

案例

腹痛惡心以為消化不良 做腹部彩超後發現元兇

張女士近半年來頻繁出現右上腹隱痛,尤其是在進食油膩食物後疼痛加劇,偶爾伴有惡心、噯氣及輕微的嘔吐感。起初,她以為是消化不良,自行服用了一些胃藥,但癥狀並未得到有效緩解。近期,疼痛發作越來越頻繁,且夜間休息時也能感受到不適,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和工作質素,遂到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就診。

該院普外科副主任劉寒接診後,發現43歲的張女士體態偏胖,詢問中得知,家裏已有2個孩子,其母親有膽囊結石病史。劉寒建議張女士做個腹部彩超檢查,結果顯示,膽囊內可見多枚大小不等的強回聲光團,後伴聲影,隨體位改變而移動,確診為「膽囊結石伴慢性膽囊炎」。

劉寒表示,膽囊結石多發於肥胖、多產、年齡大於40歲的女性。膽囊結石是指發生在膽囊內的結石所引起的疾病,這是一種常見疾病。中國膽囊結石的發病率達10%,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呈進行性上升趨勢,女性明顯多於男性。

提醒

40歲以上的肥胖女性 吃高脂高糖食物易中招

劉寒介紹說,膽囊結石的危險因素包括肥胖癥、糖尿病、肝病或快速減肥、口服避孕藥、懷孕、有膽結石家族史等。此外,還與個體的生活習慣有關。

如果不吃早餐,膽囊就不會收縮,膽汁貯存的時間過久,導致其中的膽固醇處於過飽和狀態,容易引起膽固醇沈積,逐漸形成結石。

40歲以上的肥胖女性,如果愛吃高脂肪、高醣類、高膽固醇的食物,加上女性雌激素影響,會使得膽固醇更多地聚集在膽汁中,也可能導致膽囊結石。

對於久坐人群,胃腸道蠕動減慢,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膽汁排泄,也妨礙膽汁酸的重吸收,膽固醇易沈積下來,易形成結石。

治療

一旦檢查發現膽囊結石 建議進行膽囊切除手術

據悉,膽囊結石很多是無癥狀膽囊結石。常見癥狀包括膽絞痛,即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陣發性痛或持續性疼痛,陣發性加劇,常伴有腰、右肩部的放射痛;進食過多、吃油膩食物後更為明顯;部份患者可能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部份嚴重患者可能出現發熱、黃疸等癥狀。

一旦檢查發現膽囊結石,無論有無以上臨床癥狀,都建議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劉寒認為,膽囊的作用主要是濃縮膽汁和儲存膽汁,切除膽囊後並不影響肝臟細胞分泌膽汁,膽汁失去儲存的場所,可以儲存在膽管裏。膽囊切除套用臨床至今已有100余年歷史, 經長期觀察,切除膽囊後對身體的影響並不大。因為結石長期刺激膽囊黏膜,可引發膽囊慢性炎癥,甚至膽囊癌。另外,小結石若排入膽總管,可引起膽源性胰腺炎、急性膽管炎、重癥膽管炎等嚴重並行癥。

預防

每天要按時吃早餐 減少高脂食物攝入

如何預防膽囊結石?劉寒建議,飲食規律,按時吃早餐,避免暴飲暴食;合理膳食,減少高脂、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增加富含纖維的食物;控制體重,避免肥胖,保持適當的體重;加強運動,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促進膽汁排泄;規律作息,晚上不要太晚睡、早上不要睡懶覺,影響膽汁分泌;定期體檢,特別是對於有膽結石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應定期進行體檢以早期發現並治療。

(文/廈門晚報記者 龔小莞 汪燕妮 通訊員 江昌銘 陳嘉俊 漫畫/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