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神經遞質是導致精神障礙的病因?為何這種假說受到越來越多質疑?

2024-07-05健康

本文字數約:3972 字

閱讀時間約:8 分鐘

本文章節:

01、主流抗抑郁藥源於「神經遞質假說」,抑郁癥被破解了?

02、質疑聲音越來越多:很多患者的神經遞質沒有異常

03、神經遞質濃度異常只是「中下遊」,絕非病根

此圖為AI生成

最近,我們在文章、影片反復強調,抑郁癥、雙相障礙、精神分裂癥等常見的精神心理障礙不是「基因遺傳性疾病」,科研人員花了至少30年,投入了巨大資金,都沒有找到所謂的「致病基因」。

已經有學者開始意識到,尋找致病基因這條路是走不通的,這個方向是錯的。

那有的患者、家屬可能會說,如果這個病的病因不是基因遺傳,那會不會是大夫所說的「大腦神經遞質濃度異常」導致的?比如五羥色胺啊,多巴胺啊等等。

這些家長說的現象確實存在。有些大夫已經意識到了,常見精神心理障礙並不是遺傳性疾病,因為很多患者的父母沒得病,患者也沒有明顯的家族史,這時候再「甩鍋」給遺傳,就明顯說不過去了。

但很多大夫會說,「這跟大腦神經遞質有關」「可以吃點藥調節一下」,尤其是抑郁癥。而且,不少精神科藥物的機理就是用來調節神經遞質濃度的,很多患者吃了也有效。

但是,如果深究起來,把患病根源歸咎於神經遞質濃度異常,這也是站不住腳的,某個程度上,也是一種「甩鍋」。今天這篇文章就詳細說說這個問題,希望能幫助患者、家屬、網友們看清楚真相。

01、主流抗抑郁藥源於「神經遞質假說」,抑郁癥被破解了?

不知道有沒有網友覺得奇怪:主流精神醫學說抑郁癥、雙相障礙、精神分裂癥等病因不明,機制也不明,那怎麽還能開發出那麽多治療藥物的呢?

其實,很多精神科藥物的研發不是來自於疾病機制,而是來自於臨床中的發現,然後科研人員開展研究,提出假說。

比如,人類歷史上第一種抗抑郁藥「異煙酰異丙肼」一開始並不是用來治療抑郁癥的,而是用來治療結核的。但是大夫們發現,這種藥吃了以後,病人的胃口變好了,睡眠改善了,人變得有活力了,更願意社交了。

這個意外發現令大夫們很高興——這些好處,不就是抑郁癥患者所需要的嗎?正好當時還沒有十分有效的抗抑郁藥,大夫們就開始讓抑郁癥患者服用「異煙酰異丙肼」改善病情。

為什麽這個藥能改善情緒?

研究人員發現,有很多抑郁癥患者的五羥色胺(也叫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經遞質的濃度水平比較低,而「異煙酰異丙肼」正好可以透過一些機理,提高五羥色胺的濃度水平。

這些發現在當時掀起了「神經遞質假說」的熱潮,催生了大量關於神經遞質濃度與抑郁癥關系的研究。

其中,關於五羥色胺的研究最多,相關研發的藥物也最多。現在主流精神醫學中,用於治療抑郁癥的藥物主要是SSRI類藥物,也就是「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類藥物」,目的是提高患者大腦中的五羥色胺水平。

很多患者、家屬熟悉的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西酞普蘭及氟伏沙明,就是SSRI類藥物,被譽為抗抑郁藥的「五朵金花」。

當然,研究人員還根據關於其他神經遞質的研究,開發出其他類別的抗抑郁藥,比如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攝取抑制劑(欣百達、文拉法辛、安非他酮等等)。

這些藥物投入臨床套用時,對於很多患者來說效果非常顯著,很多患者本來死氣沈沈的,服藥2、3周後,精神煥然一新,以前從沒有哪種治療方法能這麽有效。

這讓研究人員、精神科大夫非常興奮,一度覺得找到了破解抑郁癥的方法。直到現在,神經遞質假說仍然非常流行,影響力非常大。所以不少從業人員認為,抑郁癥就是神經遞質濃度異常引起的,很多精神科大夫都這麽說。

02、質疑聲音越來越多:很多患者的神經遞質沒有異常

但是,神經遞質假說的輝煌時代已經過去了,因為10多、20年來,隨著人們對抑郁癥的了解越來越多,質疑神經遞質假說的聲音和證據也越來越多。

首先,上面提及,很多抑郁癥患者的神經遞質濃度水平下降了,這只是部份的事實。還有另一半事實是:不少抑郁癥患者的神經遞質濃度水平沒有明顯異常,甚至有的還高了。

比如,擁有美國臨床精神藥理學專家執照,還擔任Nature等學術期刊編輯的著名台灣學者陸汝斌教授曾公開表示:

「抑郁癥患者血液、尿液和腦脊髓液中血清素(即5-HT)和去甲腎上腺素及其代謝產物,與正常人沒有差異,甚至更高……有些患者確實是低,但也有患者是高,也有很多患者和正常人一樣。完全無規律可循」。

還有,很多抑郁癥患者服用了抗抑郁藥,但沒有明顯效果。這樣的患者不是一個兩個,而是占據40%到50%,臨床上被稱為「難治性抑郁癥」。

另外,抗抑郁藥進入人體後,往往幾個小時之後就可以提高神經遞質濃度的水平。但是,臨床精神科大夫都知道,常見抗抑郁藥的起效時間至少2周。

顯然,神經遞質假說是不能很好地解釋這些問題的,尤其是第一個,很多抑郁癥患者的神經遞質濃度水平壓根兒沒有異常。

光憑這一點,我們就不能說「抑郁癥的病因是神經遞質濃度出現了異常」,這明顯是不客觀的。我們最多只能說,「有的抑郁癥患者出現了神經遞質濃度水平下降,如果服用相關藥物,有可能可以緩解癥狀」。

這幾年,有的學者提出了「抑郁癥海馬神經元再生障礙假說」,認為抑郁癥的發生與海馬體體積縮小有關,很多患者的海馬體體積比健康人群小,而且患病越久,體積縮小就越嚴重。

還有學者發現,長期服用抗抑郁藥可以幫助海馬體「長大」,但這有一個過程,需要時間,這就能解釋為什麽抗抑郁藥起效慢了。

但是,這還是遇到跟「神經遞質學說」一樣的困境,不是所有抑郁癥患者的海馬體體積都變小了,也不是所有患者服藥後都有效。

所以,希望患者、家屬和網友們要意識到,不管是「神經遞質假說」還是「抑郁癥海馬神經元再生障礙假說」,它們都只是一個假說,而不是證據確鑿的病因。有一些研究發現支持這些假說,但也有不少研究發現與之相悖。

03、神經遞質濃度異常只是「中下遊」,絕非病根

除了上面的質疑聲音之外,其實還有一個質疑「神經遞質假說」的理由。而且這個理由不需要大量的研究,隨便一個邏輯性比較強、腦袋比較清醒的老百姓就能提出:

「如果抑郁癥的病因是大腦神經遞質濃度水平異常,那為什麽神經遞質濃度本來好好的,會突然出現異常?是什麽導致的?」

如果這個老百姓邏輯性更強一些的話,還會發現這個問題:

「大夫,你說孩子現在大腦神經遞質濃度異常,這到底是孩子出現了抑郁癥之後所引起的,還是說,這個異常先出現了,然後再導致了抑郁癥?」

精神科大夫其實無法有理有據地解答上面2個疑問。尤其是第一個。如果被患者、家屬問急了,大夫可能也很無奈,「這個病就是這樣,現在還病因不明,可能是先天的,比如基因遺傳」。

這樣的回答讓問題又回到了原點,沒有任何意義。

其實,神經遞質濃度水平發生異常是有原因的,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一個是——長期、慢性的應激事件,又或者是強度過大的刺激事件,都能導致神經遞質過度消耗,超出人體正常的恢復能力,導致神經遞質缺乏,濃度下降,於是個體出現焦慮、抑郁表現。

北京回龍觀醫院院長、主任醫師楊甫德教授曾經深入分析過這個問題。

他說,人的精神活動可以簡化為一個「刺激-調節-反饋」的迴圈。外部事件會刺激大腦的神經中樞,改變大腦內神經遞質的濃度,然後影響到人的情緒、意誌、欲望、情感等等。而這又會反過來對人的認知形成反饋。

他還說,雖然大腦中神經遞質的濃度異常跟抑郁癥是有關聯,但這只是整個環路的中下遊,不是全部,更不是源頭。

我非常認同楊甫德教授的這個觀點,神經遞質濃度異常、包括海馬體體積減小等,都不是抑郁癥的根源,而是中間環節。神經遞質濃度不可能會無緣無故、突然地改變。否則,抑郁癥就變成了一個完全受神經遞質自主控制的病癥了,這成了一個令人恐懼的哲學問題。

不過,雖然神經遞質濃度的改變是中間環節,可是它在腦細胞之間傳遞資訊,可調節人的情緒,所以神經遞質濃度異常了,也會反過來進一步影響患者的情緒和行為,陷入惡性迴圈。

所以,根據上面的分析,抑郁癥等精神心理障礙的根源到底是什麽?

其實,是外界的事件,也就是患者後天的經歷,是心理社會因素。具體來說,是大量的病理性記憶,至少包括疊加性心理創傷,疊加性心理渴求,以及不理性的歸因模式。

只不過,這些病理性記憶發生時都被人們認為是「小事」,患者時隔多年後,也想不起來了,事件記憶只儲存於內隱記憶層面,所以它們與精神心理障礙的因果關系難以被發現。

這些病理性記憶單獨長年累月地疊加、累積,從量變到質變,最終引發了病癥。這就是抑郁癥、雙相障礙、精神分裂癥、強迫癥、焦慮癥、成癮疾病等精神心理障礙的主要根源。

其實,臨床上有些大夫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了,尤其是開始重視多個心理創傷的影響,2018年確立的「復合型創傷後應激障礙(C-PTSD)」就是顯著的進步。

但是,主流精神科大夫還是搞不清楚抑郁癥、雙相障礙、精神分裂癥等的背後到底有哪些心理社會因素,因為很多患者的父母看起來很民主、很和善,患者也沒經歷過很多難過的事情。主流精神醫學還是只能看表面,在外顯記憶層面理解這些障礙,無法進入內隱記憶層面。

所以直到現在,主流精神醫學中,常見精神心理障礙仍然是「癥狀學診斷」,「病因不明」。

說到這裏,不得不提醒廣大患者、家屬,要警惕一些醫療機構所謂的「腦神經遞質檢測儀(EFG)」,這極有可能是忽悠。

一開始,這個所謂的「醫療儀器」在「某田系」醫療機構中使用,大夫聲稱可以檢測出多種大腦神經遞質濃度的數值,然後「高的數值要調低,低的要調高」,病就能治好了,但價格高昂。

很多患者嘗試後,卻發現沒有任何效果,才意識到自己被忽悠了。後來,一些公立醫療機構也出現了這類儀器,有的精神衛生中心甚至也使用。希望患者、家屬們要提高警惕。

以上的分析,並不是要完全否定「神經遞質學說」,更不是讓患者、家屬不要服藥,而是希望更多精神心理從業人員、社會大眾看清楚常見精神心理障礙的真正根源。

尤其是患者、患者父母,要免於恐懼,恢復理性,可以使用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緩解癥狀,但最主要的是,患者的病理性記憶要得到修復。患者父母可以透過學習「精準精神心理學知識」和「自我家庭治療」實作這一點,幫助孩子加快康復。

我們也希望更多的精神科從業人員能夠改變認知,不要再耗費過多的資源研究致病基因、神經遞質等生物學因素,也不要再向大眾傳遞「非真實客觀」的資訊。

從業人員及時地打破認知邊界,才能改變更多患者、家屬的固有認知,為他們註入更多的康復信心和真正高效、科學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