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一文讓你了解食源性感染疾病

2024-06-10健康

01

食源性感染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 ,凡是透過攝食進入人體、由各種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或中毒性的一類疾病,都稱之為食源性疾病。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對食源性疾病也有明確的定義:食源性疾病是指食物中致病因素進入人體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

02

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食物

1、動物源性生食最容易受到汙染,特別是 生的或未煮熟的肉類和家禽、生的或稍微煮熟的雞蛋、未經高溫消毒的(生)牛奶和生貝類。

2、水果和蔬菜也可能受到汙染。

3、雖然某些食物更有可能使您生病,但任何食物都可能在田間、加工過程或食品生產鏈的其他階段受到汙染,包括透過與廚房中的生肉交叉汙染。

生禽肉都含有彎曲桿菌, 它還可能含有沙門氏菌、產氣莢膜梭菌和其他細菌。生肉可能含有沙門氏菌、大腸桿菌、耶爾森氏菌和其他細菌。

生(未經巴氏消毒)牛奶 和用它制成的產品, 包括軟芝士、冰淇淋和酸奶,您可能會生病。這是因為生牛奶可能攜帶有害細菌,包括彎曲桿菌、 隱孢子蟲、大腸桿菌、李斯特菌和沙門氏菌。

雞蛋可能含有一種叫做沙門氏菌的細菌 ,即使雞蛋看起來幹凈且沒有破裂,也有可能引起疾病。在準備需要生雞蛋或未煮熟雞蛋時,請使用巴氏殺菌雞蛋和蛋制品。

03

食源性疾病的分類

1、細菌性食物中毒: 食物中常見的致病菌有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肉毒梭菌、蠟樣芽胞桿菌、大腸埃希菌、空腸彎曲菌、克羅諾桿菌屬(阪崎腸桿菌)及單核球增生李斯特菌等。

2、病毒性食物中毒: 病毒也可以透過食物的傳播導致食源性疾病。諾如病毒食源性感染的常見原因,其特征為惡心、爆發性嘔吐、水樣腹瀉和腹痛。甲型肝炎病毒透過食物傳播可導致長期肝臟疾病,通常透過生的或未煮熟的海鮮或受汙染的生農產品傳播。

3、寄生蟲性食物中毒: 一些寄生蟲,如魚源性吸蟲,只透過食物傳播。其他絳蟲,例如棘球絳蟲,可能透過食物或直接接觸動物感染人。其他寄生蟲,如蛔蟲、隱孢子蟲、透過水或土壤進入食物鏈,汙染新鮮農產品。

4、化學性食物中毒: 化學性有害物包括有毒金屬;有機磷等農藥以及一些化學物質亞硝酸鹽、砷化物;獸藥,如鹽酸克倫特羅(「瘦肉精」)等;工業用有毒物質,如甲醇、甲醛等。

5、有毒動植物性中毒: 常見的含有毒素的動植物有菜豆、發芽馬鈴薯、烏頭、貝類毒素、河鲀魚、組織胺等。

6、真菌性中毒: 食用了被真菌毒素汙染的糧食和食品而發生的食物中毒。目前為止,已發現的真菌毒素多達300余種,與食品關系密切的、比較重要的幾種有毒蘑菇、黴變甘蔗、去氧雪腐鐮刀菌烯醇中毒。

04

食源性疾病的三個基本要素

食源性疾病包括三個基本要素: ①傳播疾病的媒介-食物;②食物中的致病因子-導致人體患病; ③臨床特征-急性中毒或急性感染。

05

食源性中毒常見致病菌癥狀及來源

食物中毒引起疾病的 前五種細菌 是:諾如病毒,沙門氏菌,產氣莢膜梭菌,彎曲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

癥狀在接觸後30分鐘至8小時開始:惡心、嘔吐、胃痙攣,大多數人也有腹瀉。

常見食物來源:處理後未煮熟的食物,如肉片、布丁、糕點和三明治。

弧菌:

暴露後2至48小時出現癥狀:水樣腹瀉、惡心、胃痙攣、嘔吐、發燒、發冷,

常見食物來源:生的或未煮熟的貝類,尤其是牡蠣

產氣莢膜梭菌:

暴露後6至24小時出現癥狀:腹瀉、胃痙攣,通常突然開始並持續不到24小時。嘔吐和發燒並不常見。

常見食物來源:牛肉或家禽,尤其是大塊烤肉;肉汁;幹的或預煮的食物

沙門氏菌:

暴露後6小時至6天出現癥狀:腹瀉、發燒、胃痙攣、嘔吐

常見食物來源:生或未煮熟的雞肉、火雞和肉類;雞蛋;未經巴氏消毒的(生)牛奶和果汁;生水果和蔬菜

其他來源:許多動物,包括家禽、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以及嚙齒動物 (袖珍寵物)

諾如病毒:

暴露後12至48小時出現癥狀:腹瀉、惡心/胃痛、嘔吐

常見食物來源: 綠葉蔬菜、新鮮水果、貝類(如牡蠣)或不安全的水

其他來源:感染者;接觸帶有病毒的表面

肉毒桿菌:

暴露後18至36小時開始出現癥狀:復視或視力模糊、眼瞼下垂、口齒不清。吞咽呼吸困難,口幹,肌肉無力和癱瘓,癥狀從頭部開始,隨著病情惡化而逐漸下降。

常見食物來源:自制的罐頭或發酵食品。

彎曲桿菌:

暴露後2至5天開始出現癥狀:腹瀉(通常為血性)、胃痙攣/疼痛、發燒

常見食物來源: 生的或未煮熟的家禽、生的(未經高溫消毒的)牛奶和受汙染的水

大腸桿菌(大腸桿菌):

接觸後3至4天開始出現癥狀:嚴重的胃痙攣、腹瀉(通常為血性)和嘔吐。大約5-10%的大腸桿菌食物中毒的人會出現危及生命的癥狀。

常見食物來源:生或未煮熟的碎牛肉、生(未經高溫消毒的)牛奶和果汁、生蔬菜(如生菜)、生豆芽、不安全的水

環孢子蟲:

暴露後1周開始出現癥狀:水樣腹瀉、食欲不振和體重減輕。胃痙攣/疼痛、腹脹、脹氣、惡心和疲勞。

常見食物來源: 生水果或蔬菜 和草藥

李斯特菌:

暴露後1至4周開始出現癥狀: 孕婦通常會出現發燒和其他類似流感的癥狀,例如疲勞和肌肉酸痛。懷孕期間的感染可導致新生兒嚴重疾病甚至死亡。其他人(通常是老年人):除了發燒和肌肉疼痛外,還會出現頭痛、頸部僵硬、精神錯亂、失去平衡和抽搐。

常見食物來源: 軟芝士、生豆芽、甜瓜、熱狗、肉醬、熟肉、熏海鮮和生(未經高溫消毒)牛奶

06

食源性疾病的發病特點

(1)一般潛伏期短,來勢急劇呈暴發性,短時間內多人發病。

(2)發病與食物有關,暴發病例有食用同一汙染食物史,流行波及範圍與汙染食物供應範圍相一致。

(3)病人臨床表現相似,最初或主要癥狀多以胃腸道癥狀為主。

(4)一般停止進食汙染食物後,暴發流行即停止。

07

食源性疾病的處置

1

停止進食

不要再繼續進食,吐出嘴裏的食物,避免再繼續食用這些食物造成中毒。

2

催吐

如果進食食物時間在 1~2小時內 ,可使用催吐的方法。

方法1 :立即取食鹽20g加開水200ml溶化,冷卻後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幾次。

方法2 :用100g鮮生姜搗碎取汁用200ml溫水沖服。

方法3 :用筷子、手指等刺激咽喉,引發嘔吐。

需要註意的是, 中毒者若昏迷,則不能催吐 ,以免嘔吐物堵塞氣道。

這些方法無效時,應及時去醫院進行藥物催吐。

3

導瀉

進食 2個小時後 ,食物已經到了小腸、大腸裏,此時催吐效果不明顯,應考慮導瀉。

可以將中藥大黃用開水泡服,也可服用元明粉,即無水硫酸鈉。

但需要註意的是,導瀉一般用於體質較好的年輕人,小孩、老人孕婦或月經期婦女要慎用。

4

解毒

如果是吃了變質的魚、蝦、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ml加水200ml,稀釋後一次服下。

若是誤食了變質的飲料或防腐劑,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鮮牛奶或其他含蛋白的飲料灌服。

5

洗胃

洗胃可以徹底將身體含有毒素的食物排出體外,減少毒物被吸收所產生的副作用。

6

補液治療

到醫院進行及時的補液、輸液,食物中毒時有可能會出現水、鹽、電解質紊亂,要及時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補液治療,促進身體早日恢復。

08

預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 清洗:在準備食物之前、期間和之後洗手和工作台面。細菌可以在廚房周圍的許多地方存活,包括您的手、餐具、砧板和台面。

➤ 生熟分開:將生肉、家禽、海鮮和雞蛋與即食食品分開。使用單獨的砧板,讓生肉遠離購物車和冰箱中的其他食物。

➤ 烹飪:將食物烹調至合適的溫度以殺死有害細菌。

➤ 冷藏:將冰箱保持在-4°F或以下。在烹飪後2小時內冷藏剩菜。

09

1張圖讀懂食源性疾病